现代文阅读的答案 初一学生现代文阅读一篇(文章+题目+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现代文阅读答案:儿行千里 问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文表达了对母爱,对亲情的赞美,呼吁大家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亲情,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B.“多少年行色匆匆地穿行于全中国的地图”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在四方、热衷于工作的青年形象。 C.“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站在阳台上的亲人一个个离我而去”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故去的亲人在情感上的愧疚,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情的珍惜和眷恋。 D.本文的细节描写非常成功,例如写母亲吃力地试背沉甸甸的行囊这一细节,就很好地刻画出既平凡又伟大的母爱,让人觉得真切可感。E.作者直接引用了余纯顺父亲的话,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对余纯顺行为的不理解,同时也呼吁社会不要盲目的去赞美那些忽略亲情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2.文中写作者少年时看过的一部外国影片,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3.《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出门旅游,外出打工,异地上学,出国留学……人们有太多的理由离开亲人。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6分) 答案:1.(5分)B、E(B,主要是要表现自己每次出远门时行色匆匆,而忽视了亲人在情感的愧疚;E,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对母爱,亲情的赞美) 2.(4分)写出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揭示了文章的主题。(2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2分) 3.(6分) 可以围绕下面几点展开论述:(1)《论语》中的观点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2)我们要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去感受亲情的可贵,享受亲情的美好。(3)在与亲人分离的日子,我们要从思想到行动去关心、关爱自己的亲人,多与亲人沟通感情。

母担忧

课外现代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抓住文章的题目,每篇文章起码读三遍,筛选文中的重点词语和中心观点,认真审题,完善简洁地回答问题等是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技巧一、抓住题目把握中心思想
  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在做课外阅读时,如果抓住了文章的题目,就能抓住文章的灵魂,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整体。
  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主题,如《月是故乡明》一文,从题目入手分析,可推测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应是借描写明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说明文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说明的对象或对象的特征,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一文,从题目可推测出文章说明的对象应该是中国戏曲,说明的中心是中国戏曲的特点。如何把握说明的中心内容?考生可沿着题目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一定要注意总说性的语段、过渡性的语段,通常在这样的语段中能找出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词语或句子。
  议论文的题目往往能揭示文章论述的话题或文章的中心论点。如《谈宽容》、《说天才》,这些题目是作者要议论的问题,即论题。《宽容是一种美德》、《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这些题目是作者对“宽容”和“天才”的看法,即论点。由此可见,论题包含着论点,以论题为线索去分析,就能快速找到论点。抓住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技巧二、由略到精最少读三遍
  ①文章读三遍:阅读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中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共有三个课外语段,对于任何一篇课外阅读,考生都要至少读三遍。
  第一遍略读,整体把握。第二遍精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第三遍更换角度,检查试卷。如果考生只草草地把文章读一遍,就下结论写答案,那么很容易中途受挫,或扭曲自己的思考方向,而且也容易忘记自己想表达什么。
  ②画重点词句:考生在阅读语段时,可以在重点地方(说明文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首括句、尾结句,文中的设问句、过渡句;记叙文开头和结尾句、议论抒情的句子、景物描写的句子、人物描写的句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议论文中标志中心论点的词语,如“我认为”、“所以”、“总之”、“可见”、“综上所述”等)用铅笔画线,以利于了解、分析问题,同时也节省了再次整体阅读的时间,提高答题效率。第三遍阅读可根据画线部分快速浏览,检查回答是否准确。
  ③换角度审题:很多考生对答案检查了很多遍,也没有发现错误,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有些考生只检查答案,而没有再看看问题。二是一直用同样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同一个角度,当然只能得出同样的结果。防止这种错误出现就要更换角度,重新审题思考,避免答题的片面性,使错误能及时得以纠正。
  技巧三、还原词句就近找论点
  在记叙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中,经常设置如对某个词语的理解、对某个语句含义的把握等问题。考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一定要牢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首先,找到这个词语或句子的出处。把词语或句子还原到文中,然后再思考问题。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推断词语的含义,准确了解语句在文中所占的位置。考生万不可一见到题就草率作答,这样极易断章取义,偏离文章中心。
  其次,不要随意联系现实。有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总喜欢联系现实,当现实与文章内容不一致时,总认为文章的作者是错误的,然后就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已有认知答题,完全不顾文章,这是大错特错的。
  再次,遵循就近原则。议论文中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某某文字直接证明的道理是什么?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考生在回答时,首先应关注某某文字前面或后面是否有说理性文字,如果有,那很可能就是答案。如果没有,再找某某文字所在段的中心句,如果有中心句,那就是答案。如果没有,那么再找文章的中心论点。
  技巧四、依靠重点词完善采分点
  有的考生做阅读题时,发现问题简单,自己会做,就盲目乐观,精神松懈,考生常因此丢掉一些最基本的采分点。
  譬如《扬州个园》中有这样一段话,“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如果根据此段内容设置问题:此园名为“个园”的原因是什么?考生会感到回答此题非常轻松,但是却容易忽视一个最基本的采分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因此,考生越是认为试题容易,越应该慎重。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说明文提炼信息准确度好把握,信息点回答不全面却是个大问题。那么,如何全面筛选信息呢?像上面介绍的例子,只要考生在阅读时注意到“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前有一个“又”字,此题就不会轻易丢掉采分点了。所以在阅读时,尤其是阅读说明文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又、还、也、此外、而且”等词语。
  技巧五、言简意赅分条作答
  做课外阅读,需要书写的文字较多,一些考生常怀有侥幸心理,答案写得非常详细,以便阅卷教师从中找到正确答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考生回答问题时,应言简意赅。比如在回答“请概括文章所使用的事实论据,或请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一类的问题时,考生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如果是正面的事实,可以概括为“某某按照论点的内容去做了,有怎样的效果”;如果是反面的事实,可以概括为“某某没按照论点的内容去做,有怎样的后果”。这样既节省笔墨,又抓住了采分点。
  有些问题的采分点较多,如果考生把所有的内容放在一起,混成一片,不利于阅卷教师批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丢分,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条理的清晰。尤其是3分或4分的题,考生应在每一条答案前标明序号,以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地抓住答案中的几个采分点。
  技巧六、仔细审题避免丢分
  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都必须审慎对待,细心透视题干的重点和考点。须知: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视阅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明确考点、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
  考生因不仔细审题而丢失的分数,往往多于没有掌握知识点而丢失的分数。如题干让你找错误的选项,而你找了正确的;题干让你用原文语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都是不注意审题所致。这类考生在答题时,往往是“想当然”,思维总停留在见过的题型上,总认为此题似曾相识,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答题,而很少去领悟此次考试出题者的意图。成绩发表后,才追悔莫及,为时已晚。所以,越是似曾相识的题,越要仔细审题,避免丢分。

目送

⑴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⑵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眼光和我凝望的视线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⑶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很明显地,他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⑷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⑸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⑹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⑻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⑼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⑽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⑾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⑿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简要概括作者写了哪两种“目送”。
2、仔细品读下面句子,结合带点的词语说说这句话表达了华安怎样的心情。(带点词语:无边无际。隔空交会。)
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眼光和我凝望的视线隔空交会。
3、文中带※号的句子重复出现,说说其间包含的不同感情。
4、读完这篇文章后,重新审视和父母的关系,你对父母的态度也许会有些改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想法

答案:
1、目送儿子逐渐长大独立 目送父亲渐渐衰老离去
2、“无边无际”写出了华安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惶恐无助,“隔空交汇”指的是母亲和儿子的感情交流,其中包含华安因为惶恐而产生的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3、前者是母亲在面对孩子渴望独立逐渐远离父母时的落寞,后者则表达了在面对衰老死亡的自然规律时的感伤。
4、读了这篇文章,我才领悟到有时父母的罗嗦、关注背后隐藏的是一份深深的爱,我要懂得珍惜和回报,不能用自己的冷漠和自私去伤害他们。


#夏泻肿#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答案 - 作业帮
(15213975281):[答案]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 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不超过20个字)(2分)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为:人...

#夏泻肿# 还来就菊花的现代文阅读答案《还来就菊花》(王清铭)(有删改),完成后面题目.(18分)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不... - 作业帮
(15213975281):[答案] 精锐教育提醒你:1.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对菊花进行了说明?(3分)菊花的造型→ → → 2.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菊花?(至少写出三种)(3分) 3.细...

#夏泻肿# 《金字塔夕照》现代文阅读答案(1)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世界是大奇迹之一,令人神往.然而,在本文作者的眼力,在夕阳下矗立的金字塔却是怎样的呢... - 作业帮
(15213975281):[答案] (1)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世界是大奇迹之一,令人神往.然而,在本文作者的眼里,在夕阳下矗立的金字塔却是怎样的呢? 答:本文在作者的眼里金字塔是那样干燥、郁闷、荒凉的. (2)面对夕照下的金字塔,作者感情很复杂,说说在本文中作者...

#夏泻肿# 荷叶青青 现代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荷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 - 作业帮
(15213975281):[答案] 可以分点来作答 1 祖母的笑容 2 祖母对荷花的喜爱以及侍弄荷花时美好的情态 3 祖母的善良以及与荷花有关的往事

#夏泻肿# 《春风》 杨斤澜 现代文阅读答案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春风》 杨斤澜 现代文阅读答案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 - 作业帮
(15213975281):[答案] 起风,刮土;北京的春天时间短,且“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南方的春天时间长,“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草长,花开莺飞,”这就是“不像”的具体内容.贬的意思.我认为本文想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只要...

#夏泻肿# 求:现代文阅读答案 -
(15213975281): 18.根据语境,为第④⑤两段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诗句,其顺序应为___BCA___(3分)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湖上春来似画图19.依据作者看法,自然美的魅力来自于__形式美 .多样性和多面性、...

#夏泻肿# 现代文阅读盛开在碗里的硬币问题及答案.大家帮帮忙吧.谢谢~ - 作业帮
(15213975281):[答案] .第①段中说“我”的目光被女孩所吸引,有哪些原因?(4分)2.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描写的作用.(4分)3.请理解第⑥段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一句的含义.(4分)4.结合全文,请理解第⑦段画线句中...

#夏泻肿# 2011河北省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案: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 - 作业帮
(15213975281):[答案] 14.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15.不能: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16.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

#夏泻肿# 捕捉每一个美丽的瞬间的现代文阅读答案 - 作业帮
(15213975281):[答案] 记得病危时,家里每天都会来很多的人,而又总会告诉他们同样的一句话,那就是请他们帮着照看一下宝贝,那时总是担心,年幼的我在往后的日子里不能得到细心的呵护.当有一天,天真的认为睡着了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夏泻肿#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曹旭校园的路,开头两段描写的主要作用 - 作业帮
(15213975281):[答案] 以三十年前“沿着阳光洒满的路”走进大学,将笔触延伸到当时乡村田野般的校园,为下文具体描写“校园的路”及其变化提供参照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