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是什么意思?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生老病死,相爱却分离了,怨恨长久积压在心里,追求却得不到,放弃又不舍得。这是人生的八种苦。佛祖说,你的命运是由你自己造成的,外相由你的心生出。就是说人喜欢自寻苦恼。佛家是唯心论,里面有好有坏,不要太痴迷。

这八种情况都是人生的苦难

即是叫你抛弃七情六欲

这个予以深刻~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什么意思~

人生八苦,这八苦一类是生老病死,二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生苦
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老苦
我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病苦
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随着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死苦
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爱别离苦
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
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妻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怨憎会苦
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求不得苦
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五阴炽盛苦
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扩展资料:
梵语 buddha 之音译,巴利语同。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驮、勃陀、馞陀、步他、不打、不得。意译觉、觉者、觉悟者。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佛教与耆那教都以“佛陀”这个称号来尊崇他们的创始者;也用这个称号来称呼真正解脱的人。但通常所称的佛陀为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佛教术语,全称“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者。一切众生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都可能会成佛。佛是脱离了轮回的、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也可以把佛理解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佛者觉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将宇宙万物三界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佛和汉语中的“圣人”相近,但“圣”无法表达出觉悟和修行,所以当时的译经者用了“佛”这个词汇。
这里所要向各位介绍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因此,这里试将“佛”的定义如下: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佛学大辞典》:佛为仙人中之最尊者,又称大仙,或金仙。
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巴利文和梵文的 “佛” 字 Buddha 音译成汉语应为“布达呀(二合音)”即“佛陀耶”
佛是“佛陀耶”的音译,国人喜欢精简故简化只称一个佛字。佛、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属小乘,但求独善其身。“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为不请之友。“觉行圆满”是佛。“圆满”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性有三种烦恼,一为见思烦恼,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觉他者能兼断尘沙,自行化他。还有根本无明,把见思尘沙无明断尽,又断根本无明即圆满成佛。
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
参考链接:
人生八苦-百度百科
佛 (佛法与佛学)-百度百科

这个是人生的八件痛苦的事 真的很难


#糜变砌# 人生有八苦,具体指的是那些...
(18727989576):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糜变砌# 人生为什么会有八苦
(18727989576):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爱别离、五阴盛. 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汝等当知.此八种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谛实是苦.集谛者.无明及爱.能为八...

#糜变砌# 佛教的定义? - 作业帮
(18727989576):[答案]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语言、文字又何尝不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曰:由爱故... 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

#糜变砌# 佛经里说人间八苦 :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悔,求不得,放不下. -
(18727989576): 八苦实际上就是苦苦,苦苦里面分八大类.「又八苦者,乃人间之苦」.这个讲的就很贴实,我们人世间的苦.哪八种?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一共八种.第一个,「生居胎狱,是生苦」.一个人来投胎,在母...

#糜变砌# 仓央嘉措《问佛》原文 -
(18727989576): 仓央嘉措《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美丽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

#糜变砌# 说些佛教,禅学的名言. 或简述 简单的佛理. -
(18727989576):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

#糜变砌# 有没有一些关于佛学的优美的句子 -
(18727989576):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

#糜变砌# 怎么脱离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
(18727989576): 这是佛说的,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跟生死一样是自然规律,要脱离八苦,先首要有(出离世俗心)脱离心、要有敬畏生命心.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终极目标,但生活在当下还是要通过学习佛法,过自在生活'个人理解;、 南无阿弥陀佛!

#糜变砌# 求一些佛教经典的句子 -
(18727989576):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糜变砌#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 你参透了几苦?经历着几苦? -
(18727989576): 释迦牟尼佛翻译成中国话是能仁寂默之大觉者.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面,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为什么我们的本师要寂默那.是不是本师喜欢孤独喜欢独处.如果喜欢孤独寂默那么能仁如何解释那?其实寂默不等于孤独,在表现上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