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什么途径传播的 江西樟树发生登革热疫情,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5~8d。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一、典型登革热
  (一)典型登革热
  1.发热 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全身毒血症状 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3.皮疹 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5.其他 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二)轻型登革热 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疹。
  (三)重型登革热 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二、登革出血热
  分为两型即较轻的登革出血热和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 。
  (一)登革出血热 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血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二)登革休克综合征 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

  [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二、对症治疗(一)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二)维持水电平衡 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三)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四)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五)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预防]
  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
  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 由蚊子吸血是从唾液传播进人体的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虫媒病,也就是通过蚊虫的刺叮吸血传播的。它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所传染的。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这也是珠海宣传的公告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除了蚊子,人何人也能吗~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伊蚊叮咬作为媒介传播。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
目前未发现人和人可以。

是蚊虫传播。
登革热的由一种叫做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由蚊虫传播,大部分是伊蚊,被体内携带有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就有可能感染登革热。


登革热起病骤急,潜伏期比较短,一般是三天到两周左右,初期症状是突然的高热,39℃以上,并持续好几天,随后可能会有一些皮疹、头痛、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登革热可能会出现一些出血的症状,比如牙龈出血、流鼻血等,这些都还算是比较轻微的症状,登革热最危险的症状是出现登革休克综合征,一旦出现病情就比较危急,五到六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人死亡。

登革热在早期很容易被误诊为流感,也有一些人不愿意去医院,而选择吃点退烧药等,这些其实对病情都没有太大作用,登革热是无法自愈的,需要去医院进行专门的治疗才可以。
菲律宾、泰国、孟加拉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气候湿热,是登革热疫情的高发区,如果有去过这些地方,一定要及时观察自己的状态,一旦发现有疑似登革热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就诊。

如果还没有患上登革热,而要去这些东南亚地区,也要时刻关注,尽量避免蚊虫叮咬。比如点蚊香、挂蚊帐等。出门可以穿上长裤长袖,喷驱蚊水。注意卫生,清理积水。只要确保自己不被蚊虫叮咬,那么患上登革热的几率就会大大下降。


#舒婵致# 登革热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14717409921): 从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经济成本来看,登革热为全球最严重的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该病毒主要是通过埃

#舒婵致# 登革热经什么传播 -
(14717409921): 登革热是由蚊子吸血是从唾液传播进人体的.[预防] 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 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

#舒婵致# 登革热传播的途径是什么我现在看到这个新闻上面,说这个登革热是比较
(14717409921): 你好,主要是蚊子, 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新发疫点的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6天.隔离室应有防蚊设施,如纱窗、纱门、蚊帐,没有防蚊设施者应在室周围100米范围内定期杀灭成蚊.

#舒婵致# 革登热发病的原因及传播途经,表现状态. -
(14717409921):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病因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

#舒婵致# (2011•上海)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微生物传染病,该病的传播途径属于( ) - 作业帮
(14717409921):[选项] A. 接触传播 B. 空气传播 C. 病媒传播 D. 媒介物传播

#舒婵致# 登革热传播途径是什么的啊我最近也是听说这个登革热的传染性疾病的,
(14717409921): 你好,潜伏期5~8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突然高热、恶寒、头痛、眼眶后痛、肌炎、剧烈性头痛、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