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成住坏空 人生短长 并无别事,是什么意思 佛曰:“成往坏空,人生短长,并无别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
外在一切境界的生灭成坏,皆由心念的生住异灭所招感,内心和外境息息相关。
体会一切无常的道理,有助于开阔心胸面对周遭的人事物,
放下人我是非烦恼,积极创造因缘,把握每个当下,及时行善,广集福慧资粮。
而了解心与境的关系,便明白想要转境就必须先转念,
日常生活藉事磨炼这念心,不为外境影响,
日久功深,这念心自然能作主自在。

人生短长并无别事,这句话可能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存在,只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成、住、坏、空,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然而,这种态度并不符合佛教的教义。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修行和奉献,通过修行和奉献,我们可以超越生死轮回,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境界。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面对人生,努力修行和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帮助更多的人获得解脱和涅槃的境界。

成住坏空:

我们做人不能去求,要想到我一时得到了,我也会失去,就是你不想失去,也会失去,有时你不想去得到它,你却会得到,人生就是这样的。人跟人是不是这样?谈恋爱的时候,你盯着这个女朋友说:“你嫁给我吧。”那个女的不理睬你,等你三四天不去理睬她了,她心里就难过了,会主动来找你,她也不想失去,不就是这样的吗?所以人的痛苦之点就是整天不想失去,那样就会更苦。因为人不想失去,想抓住这个世间的一切,而不让它失去,包括我们这个色身,不想让自己老,其实这个人就是有幻想症。很多演员已经老成那样了,天天打羊胎素、敷面膜,你能坚持到几岁?八十岁的时候,你还能看成像三十岁左右吗?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这张脸看起来像三十岁,但是骨头呱啦呱啦地响,手伸出来一看就是很老的样子,所以说这种事情不要去掩饰。要懂得,我们活在成住坏空当中,我们不要执着在人间暂时拥有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都是因缘具足而成的,是因果,都是临时的。

缘起就会缘灭,缘分生出就会缘分没有了,这只是时间问题,人只要生出到这个世界,就会失去这个世界。所以,不要嫉妒未曾拥有的东西,那也是因缘。你没有得到的事情多得很,你们哪一个人在死之前敢说,全世界我都去旅游过了?西非你去了没有?说不定其它国家你都去过了,可是西非不一定去过。所以,得不到就是因缘不具足,不具足缘分就要看开、想通、想明白,这个不是我的,为什么我去要啊?

世界上的一切如流水浮云一样,一会儿就变了,一会儿就没有了,想一想,再过几年,奥  巴马就要下台了,结束了,对不对?现在做总  统又怎么样?想一想我们澳大利亚和平统一促进会的会长,跟台长感情那么好,台长做他的副会  长那么多年,现在已经失去他,心中也不是滋味啊,那是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个人。师父跟他讲过,一定要当心身体。如果他还能再活几年的话,他还能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我们说有就有,说无即无,我们要明理学佛,要懂得这个智慧,我们才会随缘随顺。一个人一定要随着缘分,顺理成章地去做事情,对不对?如果水都流下了,你非要硬顶着逆流而上,你这条船永远开不到目的地,所以一定要随缘。

空性就是在理解人间的一切皆为空的基础上,才是空性。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的,连你的人也是空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能够永远存在的,对不对?成住坏空啊,现在这个房子,几百年、一千年之后还会有吗?没有了。像你们现在坐的这些椅子,几百年之后这些椅子到哪里去了?不知道被扔到哪个垃圾桶去了,对不对?就是你们面前的这盆鲜花,一个星期之后它到哪里去了?空了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人也是空的。人因为有本性,它就是空性。

人间既然一切皆为空,这个世界上既然一切都会变成空的,不就是一切皆空吗?也就是说,在这个人间,一切物质都会变空,而超自然的意识那是存在的。想一想,睡觉做梦的时候,你的身体是完全不动的,是静止的状态,那么为什么你的思维可以走到东、走到西呢?可以受苦、可以享受呢?这就是超自然的意识的存在。所以,当一个人已经修到一定的程度,境界达到一定的悟性之后,你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就会提高,你会懂得,人的肉身、所有的物质皆为空性,这个时候,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开悟之人。

想一想,如果一个人看穿了,他会为一句话难过吗?如果这个人真的看穿这个世界,他还会为跟人家争几十块钱、几百块钱难过吗?所以,我们不要去为得到一个名、一个利而争斗。就像很多社团里的人,为了当一个会长,争得你死我活,你当几年会长又怎么样呢?一切在人间都是空的,师父经常讲的那个凯撒大帝,征服欧洲、亚洲、非洲,最后死的时候跟下面的人说,把他的两只手放在棺材外面,让全世界那些自认为和他一样能征服世界的人看一看,凯撒大帝走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啊。

开悟之人的心是没有限制的。一个人一旦开悟,他的心是无限的广大,他不会纠结于人间的一分一厘、一句话、一个难过的事情,他是无止境、无有别、无有际,他是心胸宽大的人,所以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弥勒佛笑天笑地,笑天下可笑之人,想一想,有多少人为了一句话气得半死?有多少人为了几块钱难过半天?我们小时候丢掉一点钱,我们会难过半天的,现在你们丢掉几块钱也不会难过。

要懂得,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情要无罣碍,要懂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三法印。师父跟你们讲的佛法都是用白话讲给你们听的,这样的话,你们就会懂得,原来师父刚才讲的就是诸行无常,这个世界一切的东西都是无常的。诸法无我,就是所有我在人间做的事情都不是我的,因为我最后不知道到哪里去。你生出来的时候,要是不给你取个名字,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啊?死掉后你又是谁?看看那些墓碑上的名字,师父问你们,你们还记得自己的祖爷爷叫什么名字吗?你们还记得自己的爷爷奶奶的名字吗?好了,现在明白了吧?懂得这些东西,无有我的实体,也就是说,没有我,因为我到人间来就是借了一个名字,借了一个肉身,在人间活啊,活到最后,把这个借来的身体还给了地球,把名字也还给了地球,最后走了,一样东西都没有,只有这个灵魂可以走掉,这就是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静下来,没有了。涅槃是什么?智慧拥有,慢慢走掉,

在世间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当中,无有我之实体。无有我的实体即无我,何来你啊?我们今天所有学佛学法的人,没有我,你如果只要没有自己,你就是没有自己,师父问你们,如果你今天没有这个肉体,你是谁?你在哪里?何来你呢?所以要想通,世间一切法,无时无刻不在生住异灭中。生出来,开始长大,住在这个世界当中,异就是开始变化,最后灭度,结束了,就是这些事情。所以,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异变,那就是“异”。一个人常住在世间,身体会起变化,越来越老,身体不好,越来越难过,将来终究会归于灭度,要走掉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超过一百五十岁的。如果你们现在说,这个人一百五十岁的话,这个人如果从清朝一直活到现在,他就应该关在某个房间里,让大家买票参观了,那是怪物。人其实是很痛苦的,只要你今天生出来了,你就必须面对最后死亡的这个痛苦。我们不会死吗?肯定要死的。难过吗?难过。死是最痛苦的事情,所以学佛懂无常,现在就要活在未来的境界中。

----恭录:通灵活 佛  lu军宏台长博客   三法印  知空性



成、住、坏、空是指世界从形成到毁灭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称为一个「中劫」。每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

  「劫」是梵语「劫簸」的简称,为计算时间的单位。由于时间太长,无法用年月日计算,所以用「劫」表示极长的时间。劫的计算方式,根据《大毗婆沙论》记载:人寿自十岁起,每隔一百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为一个增劫;再由八万四千岁,每隔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称为减劫。如是一增一减,为一个小劫。

  前一个世界,经历了成住坏三个中劫,于空劫结束后,由于众生业力的驱使,又逐渐地生成新的世界,进入成劫。第一个小劫形成山河、大地等「器世间」;后十九个小劫,形成「有情世间」,即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如此,经过二十个小劫,世界就形成了。

  成劫后,世界进入住劫时期。住劫,指世界安稳存在的时期。这段期间,众生开始造作诸行,并随善恶业因,遭受不同的罪福果报,于六道中升沉浮降,轮回生死。住劫中,有二十个增减劫,每个减劫之末,会发生小三灾,即饥馑灾、疾疫灾、刀兵灾,我们现在正处于住劫中第九个小劫的减劫。

  住劫过后,世界就进入坏劫,前十九个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一小劫,坏器世间。坏劫有三种大灾祸──火灾、水灾、风灾。坏劫后,世界便进入空劫。

  空劫也要经过二十个小劫。世界已坏灭,于欲、色二界之中,唯色界的第四禅天尚存,这段期间,没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唯有虚空。

  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外在一切境界的生灭成坏,皆由心念的生住异灭所招感,内心和外境息息相关。体会一切无常的道理,有助于开阔心胸面对周遭的人事物,放下人我是非烦恼,积极创造因缘,把握每个当下,及时行善,广集福慧资粮。而了解心与境的关系,便明白想要转境就必须先转念,日常生活藉事磨炼这念心,不为外境影响,日久功深,这念心自然能作主自在。

佛曰:成住坏空 人生短长 并无别事,是什么意思~

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
外在一切境界的生灭成坏,皆由心念的生住异灭所招感,内心和外境息息相关。
体会一切无常的道理,有助于开阔心胸面对周遭的人事物,
放下人我是非烦恼,积极创造因缘,把握每个当下,及时行善,广集福慧资粮。
而了解心与境的关系,便明白想要转境就必须先转念,
日常生活藉事磨炼这念心,不为外境影响,
日久功深,这念心自然能作主自在。

宇宙生成演化包括四个阶段:成,住,坏,空。就是说事物是从形成,到发展,到衰落,到消失这样几个过程的。不管人生是长还是短,也都包含在了这个规律之内,人生短长似也包含了借代的修辞,借用短长来表示人生的复杂性,矛盾性,但是人生的这些特点也都跳不出成住坏空,理解了这一点的人
就会慨叹:人生并无别事。


#党徐莘# 佛家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啥意思呀? -
(17361538710): 佛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不异空] 的色是代表物质的现象,指存在的东西,也就是具备形体之物.空,并非虚空或无之意,更不是表示什么都没有,都不存在的意思,而是 指[没...

#党徐莘# 佛说空不是没有,也不是永恒的实有,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
(17361538710):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我觉得这就可以解释了,世间万事万物就是法,法可以理解成是色,色是存在又会消失,再出现在消失,虽然存在但是不能长久,又是空的.个人理解

#党徐莘# 佛说过什么很有哲理的话? -
(17361538710):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

#党徐莘# 佛教中的色、空是什么意思? -
(17361538710): 一、佛教中的“空” 空,是佛教对世界一切事物本质最简要的描述,是释迦世尊洞彻世界万物缘起的结论.故《心经》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党徐莘# 之前一直信佛,可是最近有些疑惑,佛说一起唯心造,那有事什么创造了这个心呢? -
(17361538710): 《楞严经》卷二:云何汝等,遗失本妙 圆妙明心 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

#党徐莘# 有谁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 -
(17361538710):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美丽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

#党徐莘# 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谁写的? -
(17361538710):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少林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

#党徐莘# 仓央嘉措《问佛》原文 -
(17361538710): 仓央嘉措《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美丽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

#党徐莘# 想做大事的人应该先从什么做起? -
(17361538710): 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5)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6)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

#党徐莘# 我想问一句佛语的意思. -
(17361538710): "有为法"中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有为"是指由因缘(条件)构成的. 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 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都会消散)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象梦幻泡影,好象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