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梅兰竹菊诗词各四句 五言绝句 著名的诗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图像素太小,看不清,放大了更显模糊梅花: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兰花:广群芳谱 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黄 滔 《芳草》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
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上官仪《假作幽兰诗》
日月虽不照,馨香要自丰。
有怨生幽地,无由逐远风。 王 勃《春兰》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竹子: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赋予得临池竹
唐·唐太宗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
拂牖分龙影,临池得凤凰。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竿万竿斜。竹窗闻风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菊花: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梅:寒梅生傲骨,雪压溢香来。兰:幽兰诗书味,墨香雅韵久。竹:风月摇竹影,扶疏见清白。菊: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ps:写菊的我实在是没看懂,其他三句都内副画上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9206293.html

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俗称诗的国度,诗歌的种类繁多。古代早期那些短小精悍,而又脍炙人口的歌谣便是诗歌形成的雏形。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分为“风”,“雅”,“颂”,是我国诗歌历史的初步形成。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又创造出一种诗歌体裁一一骚体,这是一种抒情韵文。以《离骚》为代表,一般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参差,多六、七言,以“兮”字作语助词。到了汉代,以两汉乐府和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大约400年间,文人诗和民歌都有很大发展。文人诗方面,先后涌现出“三曹七子”、蔡琰、阮籍、嵇康、左思、陶渊明、“二谢”等一大批卓有建树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大大丰富了诗歌表现自我情怀的美学功能。同时,许多诗人在诗歌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面作了创新性探索,五言诗走向兴盛,七言诗渐成主流,格律诗已具雏形,从诗歌本体上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唐朝诗歌可谓是达到鼎盛时期。其诗歌的发达,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朝代。而先前的一些诗歌体裁,在唐朝也得到了更好的完善。因而我国古代的诗也常用唐诗来概称。再至宋,元,明清,随着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出现,即使这些风格体裁取得如何的辉煌成就,都没有取代诗歌的地位。到近现代,新体诗脱颖而出。新体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等等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现当代诗歌的主要形式。纵观历史,诗歌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抹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供参考。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 “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 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 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的确还有 “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 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这着实、妙!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 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 “ 想见”,正是由于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 ,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上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发现那人的一瞬间 ,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 ,还须添足 :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 ”,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 ”,“豪放”,好象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 。此特借词喻事 ,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 ,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
  助人为快乐之本。
  无须谢我,要谢就谢我家那口子。


#严官贞# 梅兰竹菊的诗文名句 -
(19292476471): 《梅》: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兰》: 《秋兰篇》 傅 玄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

#严官贞# 关于梅兰竹菊的诗句,只要诗句,不要诗,诗句至少一句. -
(19292476471): 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菊: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严官贞# 梅兰竹菊诗句 -
(19292476471): 一些关于梅兰竹菊的诗句- -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说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缜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咏菊》) 众芳摇落独轩妍...

#严官贞# 劳驾,大哥些,帮我找一下秋天.松.竹.梅.兰.菊的诗(只要4句诗) -
(19292476471): 秋天.《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严官贞# 有关梅兰竹菊的诗.要求:诗句开头第一个字分别是梅、兰、竹、菊. -
(19292476471):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陈子昂)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菊花垂湿露,棘径卧干蓬.(李贺)

#严官贞# 梅兰竹菊诗句 - 有关梅兰竹菊的诗句或名言警句各两句
(19292476471): 梅兰竹菊四君子,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 和淡泊的四种品格. (一)梅 雪舞长天彻地寒,千山素裹看冬残. 梅枝一碧迎风绽,俏若仙葩竞艳欢. (二)兰 群山涧壑自生来,撷取天灵紫气开. 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三)菊 九月东篱三径露,黄葩蕴秀叶枝稠. 无心竟与春风识,笑傲寒临叙暮秋. (四)竹 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阳春破土身坚节,到朽身残节不残.

#严官贞# 关于梅、兰、竹、菊的诗句(至少各2句) -
(19292476471): 梅花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

#严官贞# 咏梅兰竹菊松各两首诗.急!!!!!!!!! -
(19292476471):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兰 李峤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

#严官贞# 描写梅兰竹菊的诗
(19292476471):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说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缜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咏菊》) 众芳摇落独轩妍,占尽风光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