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弯曲的爱因斯坦方程 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时空弯曲”,是怎么个弯曲法?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9

所有理论都有自己的方程式。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把时空变形的程度与引力源的性质和运动联系了起来,物质告诉时空必须如何弯曲,而时空告诉物质必须如何运动。爱因斯坦方程是极为复杂的,其中涉及的物理量不再只是力和加速度,而是还有距离和时间间隔。它们是张量,这种量的每一个都像一张有着多项条目的表格,包含着关于几何和物质的所有信息。
引力对物质的作用比电力更为复杂,从而需要有比标量(纯数)和矢量(有三个分量)更复杂的数学术语来进行描述。为认识这一点,我们可回顾在牛顿引力理论中只有物体的引力质量才是引力源,这个质量是由一个固着地联系于物体的纯数来表示的。在爱因斯坦理论中,引力质量只是与物体相联系的总引力量的一个分量。狭义相对论(它对于一个引力可看作均匀的小时空区域总是适用的)已经证明,所有形式的能量都与质量等价,从而都能产生引力。一个物体的能量是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有关的。对于一个静止物体,所有的能量都包括在它的“静质量”中(E=thC‘!);但物体一且运动,其动能就会产生质量,从而产生引力。要计算一个物体的引力效应,就必须把它的静止能量与描述其运动的“动量矢量”结合起来,这就是对引力源的完整描述需要使用“能量一动量张量”的缘故。
更有甚者,对时空中的每一点都需要20个数来描述其弯曲情况。时间和空间的几何变形因此需要有“曲率张量”(我们记得,曲率随着维数的增多变得越来越复杂)。爱因斯坦方程正是描述曲率张量与能量一动量张量之间的关系,把二者分别放在一个等式的两边:物质制造曲率,而曲率使物质运动。
并不试图详细讲述爱因斯坦方程。曲率张量和能量一动量张量的不同分量是如此紧密地相互联系着,以至于一般说来不可能找到方程的精确解,甚至不可能从整体上定义什么是空间,什么是时间。我们不得不把引力源加以理想化,才有可能算出一点什么来。有鉴于此,迄今已找到的解(描述着各种弯曲时空)大多与真实的时空毫不相干。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方程的内涵是太丰富了,它允许无数个有着稀奇古怪性质的理论上的宇宙。
这种丰富性或许损害了爱因斯坦理论的可信性,但是,我们不要由此以为广义相对论只预言那些不可能观测或是超越人类理解力的东西。恰恰相反,爱因斯坦既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他试图描述我们的这个宇宙,并且从太阳系开始。运用他的方程的近似解,他首先计算出了太阳系里三个不能由牛顿引力定律得出而又可观测的引力效应:太阳附近光线的偏折,水星轨道的异常,引力场中电磁波频率的变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然界存在的情况,其中对引力源所作的简化被证明是完全合理的,相应得出的爱因斯坦方程精确解就能对宇宙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给出很好的描述。看似奇怪的是,这种简化在两个极端的距离尺度上最富成效。我们能够计算真空中一个孤立物体所产生的引力场(也就是该物体周围的时空变形)。一颗恒星的周围区域(例如太阳系)或一个黑洞的附近,都能由这个解来很好地描述,因为这些情况的物质高度集中于一个小时空区域,周围近乎真空。在另一个极端,我们能够计算宇宙整体的平均引力场(宇宙的整体几何),因为在很大的尺度上物质是大致均匀地铺开的,星系就像是均匀的宇宙气体中的分子。广义相对论因而使我们能建立宇宙学,即研究宇宙整体的形状和演化。在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于70年代出现之前,宇宙学是广义相对论真正得到应用的唯一领域,当然,是和黑洞一起。
广义相对论的第三个主要应用,即引力波,恐怕不得不等到对世纪。爱因斯坦方程在引力理论中的地位,相当于麦克斯韦方程之于电磁学。现在我们都知道电荷的加速产生电磁波,类似地,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源的运动也产生波,即曲率的起伏在弹性时空结构中以光速传播。



27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时空是弯曲的?看后才恍然大悟



弯曲时空的爱因斯坦~

Flection timespace 我相信,单纯的思考足以了解世界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内容,他解释了引力作用和加速度作用没有差别的原因。还解释了引力是如何和时空弯曲联系起来的,利用数学,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也改变路径。广义相对论指出,时空曲率将产生引力。当光线经过一些大质量的天体时,它的路线是弯曲的,这源于它沿着大质量物体所形成的时空曲率。因为黑洞是极大的质量的浓缩,它周围的时空非常弯曲,即使是光线也无法逃逸。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由于有物质的存在(即引力场),空间和时间(时空)会发生弯曲,而引力场实际上是造成时空弯曲的原因。爱因斯坦用太阳引力使空间弯曲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中一直无法解释的43秒。广义相对论的另一预言是引力红移,即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向红端移动,20年代,天文学家在天文观测中证实了这一点。广义相对论的第三大预言是引力场使光线偏转。最靠近地球的大引力场是太阳引力场,爱因斯坦预言,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一点七秒的偏转。1919年,在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组织下,英国派出了两支远征队分赴两地(一支到南美洲巴西的索贝瑞尔(Sobral),由戴森亲自领队;一支到非洲西岸的普林西比岛(Principe),由爱丁顿领导)观察日全食,经过认真的研究得出最后的结论是:星光在太阳附近的确发生了一点七秒的偏转。 爱因斯坦在1905年既复活了光的微粒说,又维护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正确性,但是他发觉自己进退维谷。关于辐射的这两个概念是相互矛盾的:如果光是由粒子组成,那么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它就会受别的物质影响,果若如此,光速又怎能如狭义相对论要求的那样是绝对恒定呢?这个矛盾当然应归根于引力。引力在宇宙中无处不有,并使所有物质加速,而狭义相对论的惯性系是严格地没有加速度的。爱因斯坦很清楚这个症结,并认识到,要使引力能与狭义相对论的电磁时空相协调,首先必须重新理解“力”的概念本身。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要求一切物体都具有一种称为引力质量的内在属性,用以量度每个物体所能产生的引力。此外,牛顿还用三个基本定律概括了物体在任何力(引力或别的力)作用下的行为。牛顿第一定律简单地说就是笛卡儿的惯性原理:不受力的物体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使一个物体加速的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和质量都成正比(即人们熟知的公式F=ma);牛顿第三定律陈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等性:每一个力(例如人推墙的力)都伴之以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墙也推人)。所以,力是使物体偏离其惯性运动的原因。物体总是反抗对其惯性状态的改变,这种反抗由其惯性质量来量度。按照这个思路,万有引力同其他任何力一样,也是一种力,而引力质量之于引力恰如电荷之于电力。我们知道,惯性质量相同而带电荷不同的物体在同一电场中受到不同的加速,因而在牛顿理论中就没有理由认为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必定相等。但是,伽利略和牛顿所观察到的引力的基本性质,正是地心引力同样地加速所有物体,而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或引力质量、体积以及化学性质都无关。一片羽毛、一个分子或是一块砖,在地球表面附近释放后都同样具有约9.8米/秒的加速度(也就是说,假如没有空气阻力,它们的速度每秒钟都增加9.8米/秒,在第一秒末是9.8米/秒,在第二秒末是19.6米/秒,等等。这个恒定的加速度正是地球表面的引力加速度)。这意味着,不仅根本不存在“引力中性”的物体,而且所有物体都具有完全一样的相应引力荷。这只有在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严格相等时才可能。这种相等性于是被接受为一条公理,称为等效原理。这种相等起初被认为只是近似的,后来却经受住了整个科学史上最高精度的核查。匈牙利男爵罗兰·万·厄伍(Lorandvon E6tvbs)先在1889年,后又在1922年对等效原理作了验证,精度达十亿分之一。检验精度已经提高了1000倍。由于一个物体中的所有能量都对惯性质量有贡献(把电子和核束缚在原子中的电磁能就很显然),我们就能得出结论:所有能量都有重量,尤其是,光也有重量。爱因斯坦意识到,等效原理是理解引力的关键。引力与电磁力大不相同,包括进引力,将给狭义相对论带来实质性的扩充。让我们来进一步考虑等效原理的物理意义。在爱因斯坦看来,引力质量与惯性的等效只是一个更强得多的等效性的弱形式,而强等效性是把均匀引力和加速统一起来。爱因斯坦指出:1.任何加速都相当于引力:一个坐在加速度与地心引力(即g=9.8米/秒)相等的飞船里的人感觉不出与站在地面上有什么区别。2.引力的作用可以通过选择一个适当的加速参考系来消除。他的著名例子是一架突然断了缆绳的电梯,其中的人将觉得失重,与在太空中已脱离地球引力的人的感觉一样。我们在这里看到引力与自然界所有其他的力(如电力)之间的巨大差异。不可能用加速来冒充电力,因为一个电场中的物体并不受到同样的加速,加速度与物体的电荷有关。准确地说,引力实际上不是一种作用于时空中的不同物体之间的力,而是时空自身的一种性质。引力对人们早已熟悉的时空结构摧毁性地入侵的结果,就是广义相对论。

由于自然界是不连续的,存在着质的变化。因此,对于人类的认识来说,自然界就是一个无法打开的黑箱子。
所以,人类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其所创建的各种理论,都只是相对于一定的现象和实验,关于自然界的同构系统。

各种自然现象和实验都是人类给予自然界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当理论与自然界相对于这些信号是不可分辨的,理论就被暂时视为自然界本身。

广义相对论的进步意义在于,建立了空间与物质的统一联系,是相对于新出现的现象和实验,如水星剩余进动、光线弯曲和引力红移等,关于自然界的同构系统。于是,由经典力学的机械世界变更为广义相对论的几何空间。
那么,广义相对论的空间弯曲为何难以理解呢?

地心说的本轮均论,也是难以想象的,但在数学上,与日心说却是相同的。从表面上看,上述两个理论的区别,只是因为它们选取的参照系不同。根据狭义相对论,所有的参照系都是平权的,所以地心说与日心说是等价的。然而,实际上,地心说是唯象型理论,缺乏具体的物理机制,最终会由构建型的日心说所取代。
与地心说相类似,广义相对论也是唯象型理论。该理论用几何的空间弯曲,取代了具体产生引力的物理机制。这就是物质引起空间弯曲的解释,难以理解的原因。
量子力学的产生,表明宇宙是由量子构成的。离散的量子构成空间,由高能量子组成的封闭体系成为物质。
由于物质的封闭性小于1,所以物质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其与空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影响。比如,物质会对外辐射能量,使空间产生热的梯度分布。
于是,另一物质会因此受到空间量子的不对称碰撞,这就是产生万有引力的物理机制。


#卓侮闵# 爱因斯坦的广义狭义相对论和时空扭曲真的存在吗? -
(19894726328):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继狭义相对论之后,深入研究引力理论,于1913年提出的引力场的相对论理论.这一理论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它把引力场归结为物体周围的时空弯曲,把物体受引力作用而运动,归结为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短程线的...

#卓侮闵# 关于时空弯曲的问题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空间和时间会发生弯曲,而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爱因斯坦用太阳引力使空... - 作业帮
(19894726328):[答案] 要利用广义相对论来研究时空结构,就需要精确了解引力场,太阳附近的引力场,太阳附近空气非常稀薄,就算是不稀薄但相对太阳的引力来说也是一个很小的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人造航天器在地球引力场范围,相当于弱引力场,一般情况下人...

#卓侮闵# 现在仍然在使用的关于时空弯曲标准依赖于爱因斯坦的场方程.日前,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存在于 -
(19894726328): A 试题分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故B项错误,不能入选;C项与题意不相符合,亦不能入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D项错误,不能入选;题中“占据宇宙空间 95 %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存在的新发现,需要一套新的引力场方程来描述这种潜在的新能量形式”体现了A项;因此,答案是A项. ...

#卓侮闵# 什么是场方程?(爱因斯坦) -
(19894726328): 根据广义相对论中“宇宙中一切物质的运动都可以用曲率来描述,引力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弯曲的时空”的思想,爱因斯坦给出了著名的引力场方程(Einstein's field equation): R_{uv} - \frac{1}{2}g_{uv} R = - 8 \pi {G \over c^2} T_{uv} 其中 G 为牛顿...

#卓侮闵# 韩金鉴的问题根据广义相对论中“宇宙中一切物质的运动都可以用曲率来描述,引力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弯曲的时空”的思想,爱因斯坦给出了著名的引力场方... - 作业帮
(19894726328):[答案] 估计在百度这找不到答案的...

#卓侮闵# 简单说一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9894726328):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般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

#卓侮闵#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底讲的是什么 -
(19894726328): 爱因斯坦在1915年左右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给出了广义相对论最初的形式.他首先注意到了被称之为(弱)等效原理的实验事实: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是相等的(目前实验证实,在10 − 12的精确度范围内,仍没有看到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差...

#卓侮闵#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阐述了什么 -
(19894726328): 相对论是一个关于时空(狭义)和引力(广义)的理论,其主要贡献是建立起一个不同于牛顿的,物体与时空相互作用的时空观. 以牛顿、伽利略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物理的缔造者认为:时间和空间就好比容器,物体在这个容器内运动并不能改...

#卓侮闵# 爱因斯坦梦断“大统一理论”? -
(19894726328): 人们把目光首先集中到了太阳系最里边的行星水星上.这不是偶然的,因为水星给牛顿出了一个难题.牛顿的引力理论虽然硕果累累,但它并不能解释水星轨道的进动.根据牛顿的引力理论,水星应沿一条封闭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而太阳应...

#卓侮闵#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求大神指点 -
(19894726328): 场方程:R_uv-1/2*R*g_uv=κ*T_uv(Rμν-(1/2)gμνR=8GπTμν/(c*c*c*c) -gμν) 这是一个二阶张量方程,R_uv为里契张量表示了空间的弯曲状况,T_uv为能量-动量张量,表示了物质分布和运动状况,g_uv为度规,κ为系数,可由低速的牛顿理论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