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古来共谈”的“共”是什么意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共是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答谢中书书古来共谈”的“共”是共同的意思。



答谢中书书古来共谈”的“共”是共同、一起的意思。

读音:gòng

在这里是共同,一起的意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共”是什么意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共”是共同的意思。
分析过程如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的美丽,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共同赞叹的话题。从这句话可以倒推出共是共同的含义。
共[ gòng ]常见含义解释如下:
(1)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
(2)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
(3)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
(4)总计,合计:~计。总~。

扩展资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出处:《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川之美

共:共同
山川间美丽的景色古往今来就是人们共同讨论的话题。


#杭帘郎# 《答谢中书书》文中统领全文的是哪一句 -
(17217525681): 统领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主要内容: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思想情感:欣赏山川的愉悦之情和能与古今雅士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原文:《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

#杭帘郎# “答谢中书书夕日欲颓”的拼音是什么? -
(17217525681): “夕日欲颓”读音:xī rì yù tuí,意思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杭帘郎#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包含作者什么感情 -
(17217525681):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包含作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答谢中书书》是南...

#杭帘郎# 答谢中书书里的“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是什么意思? -
(17217525681): 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能看到. 时:季节.

#杭帘郎# 《答谢中书书书》的赏析是什么? -
(17217525681): 《答谢中书书》的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

#杭帘郎# 答谢中书书的翻译 -
(17217525681): 答谢中书书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

#杭帘郎#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眼中最能体现出山川之美的景物有哪些? -
(17217525681): 答谢中书书陶景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景物有高峰 云 清流 石壁 青林翠竹 晓雾 猿鸟 夕日

#杭帘郎# 答谢中书书是写景小品文吗?
(17217525681): 是的.《答谢中书书》是写景小品文.

#杭帘郎# 我要《答谢中书书》的原文,解释,注释和中心! -
(17217525681):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①,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②,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③之仙都.自康乐④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①歇:停止,消散.②颓:...

#杭帘郎# 山川之美译文求啊 -
(17217525681): 原文:《答谢中书书》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