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名称定义
所谓有效数字:具体地说,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所谓能够测量到的是包括最后一位估计的,不确定的数字。
我们把通过直读获得的准确数字叫做可靠数字;把通过估读得到的那部分数字叫做存疑数字.把测量结果中能够反映被测量大小的带有一位存疑数字的全部数字叫有效数字.如上例中测得物体的长度7.45cm.数据记录时,我们记录的数据和实验结果的表述中的数据便是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的概念
测量结果都是包含误差的近似数据,在其记录、计算时应以测量可能达到的精度为依据来确定数据的位数和取位。如果参加计算的数据的位数取少了,就会损害外业成果的精度并影响计算结果的应有精度;如果位数取多了,易使人误认为测量精度很高,且增加了不必要的计算工作量。
一般而言,对一个数据取其可靠位数的全部数字加上第一位可疑数字,就称为这个数据的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据的有效位数是该数中有效数字的个数,指从该数左方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包括零)的个数,它不取决于小数点的位置。

有效数字的正确表示
1、有效数字中只应保留一位欠准数字,因此在记录测量数据时,只有最后一位有效数字是欠准数字。
2、在欠准数字中,要特别注意0的情况。0在数字之间与末尾时均为有效数字。如0.078和0.78与小数点无关,均为两位。506与220均为三位。
3、л等常数,具有无限位数的有效数字,在运算时可根据需要取适当的位数。

有效数字的具体说明
(1)实验中的数字与数学上的数字是不一样的.如
数学的 8.35=8.350=8.3500 ,
而实验的 8.35≠8.350≠8.3500.
(2)有效数字的位数与被测量的大小和仪器的精密度有关.如前例中测得物体的长度为7.45cm,若用千分尺来测,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有五位.
(3)第一个非零数字前的零不是有效数字.
(4)第一个非零数字开始的所有数字(包括零)都是有效数字.
(5)单位的变换不能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因此,实验中要求尽量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据.如100.2m可记为0.1002km.但若用cm和mm作单位时,数学上可记为10020cm和100200mm,但却改变了有效数字的位数.采用科学计数法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了.

有效数字与不确定度的关系
有效数字的末位是估读数字,存在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只取一位,其数位即是测量结果的存疑数字的位置;有时不确定度需要取两位数字,其最后一个数位才与测量结果的存疑数字的位置对应.
由于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不确定度所在的位置,因此有效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测量值的不确定度(或误差限值).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越多,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越小;有效数字位数越少,相对不确定度就越大.可见,有效数字可以粗略反映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有效数字的舍入规则
1、当保留n位有效数字,若后面的数字小于第n位单位数字的0.5就舍掉。
2、当保留n位有效数字,若后面的数字大于第n位单位数字的0.5 ,则第位数字进1。
3、当保留n位有效数字,若后面的数字恰为第n位单位数字的0.5 ,则第n位数字若为偶数时就舍掉后面的数字,若第n位数字为奇数加1。
如将下组数据保留三位
45.77=45.8 43.03=43.0
38.25=38.3 47.15=47.2
效数字:是指从该数字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到该数字末尾的数字个数。

以不是零的数开始算起,在他前面的零不算,在后面的算





数学问题!!!~

一共借了1000,用去970,剩下30元, 还爸爸10块, 还妈妈10块,也就是970+10+10=990,自己剩下了10块,那么990+10=1000。
其实这句话就不对了“自己剩下了10块, 欠爸爸490, 欠妈妈490”,970除以2等于485,再加上还的10元,就是欠495元,而不是490元。
或者这样算:买了双皮鞋用了970,一共还了20元,970+20=990,(不是分别欠490,而是一共欠990),然后加上自己的10元就等于1000。这种题属于一种思维幻觉题,以后遇到这类的题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出来了。

扩展资料:
定义定理公式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数学

中位数25
只表示中间的数,既不表示总体的平均数,也不表示最多的个体数.
原因:100对每一个项目投资太多,20又太少,所以是25万.
26*100=2600(万元)其余项目2600-2000=600(万)
600/25=24(万元)约为25万
所以用25万表示.


#嵇竹到# 数学问题!!! -
(13440502885): (55*800-43800)/50=4 所以是第四号箱缺量. 其实只要取45袋,第十号箱的十袋不用取就可以了, 45*50=2250 因此如果称出的是2250克那就说明第十箱是缺量的,如不足则用不足部分除以50,商是几,几号箱就是缺量的.

#嵇竹到# 小学数学常见问题 -
(13440502885):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

#嵇竹到# 常见的数学问题,急急急!!!在线等 -
(13440502885): 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会在火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是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如果是则有 别管前面公交车开的1/3了,,反正公交速度40,则有出租80两者开完2/3路程相差为15+30=45分钟=3/4小时 设出租车开了X小时走完这2/3路程80X=40(X+3/4) X=3/4小时 则2/3的路程=80X=60千米 则全部距离为90千米

#嵇竹到# 简单的经典数学问题. -
(13440502885): 解:因为11是个质数,即它不可能被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后,还是整数. 再因为 1/2+1/4+1/6=11/12 即不等于1. 所以我们可以把 (11+1)*1/2=6 (11+1)*1/4=3 (11+1)*1/6=2 这道题目属脑筋急转弯,不是纯数学计算题. 望楼主能理解!

#嵇竹到# 数学问题 50分 -
(13440502885): 设这个数可以表示为ABC(即百位为A 十位为B 个位为C) 当然你也可以用xyz表示 列三个方程 B=A+C ; B-C=2 ; 100C+10B+A-100A-10B-C=99 即C-A=1 解上面三个方程就可以了 得到 A=2 B=5 C=3 就ok了

#嵇竹到# 数学问题数学问题
(13440502885): 因为: 2 = 1 + 1; 3 = 1 + 1 + 1; 5 = 1 + 1 + 1 + 1 + 1; 所以: 2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5; 证讫. 前面是 2、3、5的定义,后面是加法规则.由此可见,一个严格的证明要涉及自然数和加法的定义. 自然数的定义,可用皮...

#嵇竹到# 小学数学问题. -
(13440502885): 1)电冰箱所占空间最大.文具盒所占空间最小2)饮料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嵇竹到# 有关数学的问题
(13440502885): 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①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②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么可尝试运用公式、十字相乘法来分解; ③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分解,那么可以尝试用分组、拆项、补项法来分解; ④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先看有无公因式,再看能否套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解要合适.”

#嵇竹到# 关于数学的问题 -
(13440502885): 1.平均数是对于几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是一般几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方差...

#嵇竹到# 关于数学的问题
(13440502885): 楼主今年是读高中么?高中的数学其实题型是比较灵活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方法和原理还是来自课本,因为不知道楼主的具体情况如何,因为不便作答,不过回归课本确实是最基础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才是钻研难题.对于物理的话就是要学会分析物理过程,比如说运动,要能够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式,过程以及期间受力的变化,确定变量与不变量,方便运用公式定理列方程.化学还是以记为主,没有过多的逻辑推理,关键在于熟悉化学课本上的知识,然后方能运用自如.如果可以的话,楼主可以说一下自己具体的情况,方便对症下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