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人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作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对孩子进行着自己以为是为孩子好的教育。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第一大误区是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开始上学后,父母经常性的帮孩子整理书包、陪着做作业、检查作业,使孩子对父母过度的依赖,遇事需要别人的指点帮助。长期如此,造成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第二大误区是对孩子过度干涉,这类型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发展成为最优秀的人,但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把握人生的方向,所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做孩子的导师,给孩子设定各种条条框框,使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按着父母的意愿;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第三大误区是对孩子完全放任,这类型的家长坚信 “树大自然直”的理念,认为孩子只要不生病就行,自己小时候不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还不是生活得好好的。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全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我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老师就得帮我把孩子教育好。这是由于家长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第四大误区是重智育轻德育,在孩子的智力发展方面,家长们不遗余力费尽心思,却忽视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家长大多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孩子谈心,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缺点和问题,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孩子学好学坏,长大能否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影响和父母的教育。

父母的榜样是最好的家教

家庭教育历来倍受人关注,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这就客观存在着家长以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对此体会最深,她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是家庭,这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宋庆龄主席还从孩子喜欢模仿的特点出发,首先告诫家长要注重“身教”。她说:“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大人骗孩子,孩子也就学会了欺骗别人;大人打孩子,孩子也就学会了动手欺侮他人。”

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的行为就是他们的榜样,而父母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家教。做父母的都有这种体会,那就是当我们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的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甚至走路的姿势,都来自父母的示范。人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很强,而这个时期,孩子主要是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接受父母的熏陶。父母像画家和雕塑家一样,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孟柯小时候,遇到事情总爱问个为什么。有一次,他看到村子东头杀猪,就问母亲:“妈妈,人家杀猪干什么呀?”孟母正要忙着做别的事,不在意地随口答道:“要给你吃呀!”话刚出口,孟母自知失言,很后悔,她想:我一直以来,就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现在孩子已经成长起来了,懂得一些事理了,我怎么可以对他说谎呢?这是教子不诚实啊!于是孟母就从邻居那里买来了猪肉,煮好给孟轲吃,表示自己并没有欺骗孩子。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亚圣,与其从小受到这种良好的“无言之教”有着极大的影响。

教育子女德为先

父母要用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去影响孩子,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东晋一代名将陶侃之所以能有过人的亮节,这与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陶母十分注重儿子的品德修养,直到陶侃后来做了官时,陶母仍然丝毫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教育。那是陶侃在浔阳县当县吏时,有一次鱼汛到来,陶侃指

挥渔民连夜捕捞,获得了很好的收成。陶侃看着银光闪闪的鱼堆,不由想起了多年来在贫困艰难中度日的母亲,于是他派人送了一罐腌鱼回家。这在当时来说,一个管鱼的官员,给家里送点鱼,简直是小事一桩。但是过了一天,腌鱼又被家里原封不动的退回来了。来人还给陶侃带来了一封他母亲给他写的信。信上说:“你身为官吏,却拿公家的东西送给母亲,这不仅对我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损公即是不孝,读书人应该有道德修养,行为要端正,不要随便取不应取的东西,办事要尽心尽力,说话要老老实实,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表面和内心要相符……”陶侃接到母亲的信,羞愧万分。从此,他更加努力的工作,并逐步升迁为武昌太守,荆州刺史以及都督八州军事等高管,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贪赃之事了。就连打仗时的战利品,也全部分给士兵,一点也不私藏。

养成廉洁奉公的好品格,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而为人父母者,不为一时私利所迷惑,时时处处为子女的健康人格着想,这确实是明智之举。

几乎所有伟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杰出的长辈给他们以教育、以影响,绝大部分伟人同时又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或母亲。最伟大的革命导师、经济理论学家马克思就是一位称职的父亲。马克思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爱憎分明的感情。他自编故事、童话,运用孩子们喜爱的《一千零一夜》,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学会思考,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又让孩子们懂得了人生的道理。马克思精心培养子女,长大后都成了杰出的人物。马克思被女儿们赞誉为“最理想的朋友,最亲切、最使人愉快的同志。”

教会孩子做人与处世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需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都可以随便点。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教会孩子做人与处世。著名作家老舍从小就受到母亲勤劳、要强、办事认真的美德的影响。老舍母亲是一位勤劳

的母亲,她整天给人家洗衣裳,在母亲和三姐做活的时候,老舍就在一旁打下手:递烙铁、看火、送热水。他为能减轻母亲的一分劳累而感到高兴。老舍爱花、爱清洁、爱整洁、守秩序,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他母亲那里学来的。他家的小院子里种着两棵枣树,还有几株石榴和夹竹桃,他们得到了母亲的浇灌和爱护,每年夏天开了许多花。母亲每天打扫院子,总是把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她常常擦拭桌子,使旧桌面永远不留灰尘。母亲浇花,他就帮忙取水;母亲扫地,他就帮着倒垃圾,老舍的这些好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老舍一直自己动手收拾屋子,取水浇花,他老是把那些饭碗茶壶、桌椅板凳擦洗的干干净净。他的衣服从来不华丽,只求整洁,他的稿子永远是清清楚楚、整整齐齐。

天下父母排座次,中国父母排在最后边,中国父母太溺爱孩子了。现在的一些孩子一出世就成了“天之骄子”,他们在“百般迁就,万般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生子女大多独立性极差,有人称我们的孩子是抱大的一代,说中国培养了一代小皇帝。据报载:北京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连煮熟的鸡蛋都不知道怎么剥壳。报上还说一位16岁女孩,考取了留美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拿到了手上,她却犯愁了,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妈妈,我该怎样的生活?……这都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带来的恶果,让孩子劳动,做家长的于心不忍。孩子要做的一切,实行了统包统管政策,被不让孩子叠、衣不让孩子洗、地也不让孩子扫……这似乎是在爱孩子?殊不知培养“花花公子”、“千金小姐”的温床就是我们那些“好心”的父母。中国人是以勤劳、俭朴而著称于世的,爱劳动品格的形成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的。老舍母亲的做法确实值得天下父母借鉴。

老舍好客、豪放、待人极端热情、有求必应。这些性格也是母亲传给他的。她母亲会给婴儿洗澡,会给孩子剃头,凡是她能做到的,都有求必应。客人来了,不管手头多么拮据,也要弄点好菜去款待,谁家有事要她帮忙,她总是跑在最前头。他的母亲很要强、很豪爽,从不跟别人吵架。老舍继承了母亲的美德,在重庆的时候,他的生活相当困苦,但是老友相逢,老舍就是卖了大褂,也要请朋友上趟小馆,盛情款待。老舍说:“对于一切人和事,我一向都取和平态度,总认为吃亏是福。但在做人方面,我有一定的准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

自己画好的底线。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朋友有困难,到了非要我去做不可的时候,我不敢不去,这一点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直至中学,我经历过上百位老师,但我觉得母亲才是我的真正老师,是母亲把美德传给了我。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孩子们的良好美德大多是父母传给他们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的母亲对他的影响最深,他说:“世界上有美人,最美的人是母亲。世界上有好人,最好的人是母亲。”六十年以后,他清楚地记得母亲是怎样抱他,哺育他;欢喜时如何地疼他,顽皮时有时怎样地责罚他。在他五、六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把父亲的信念给他听。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他的影响最深。有一次朋友来家中聚会,桌子上放了好几碟好菜,小炎培眼巴巴地望着很想吃。母亲仿佛看透了儿子的心事,耐心地晓之以理,她说:“儿呀!待人好些,自己省些,我们要这样做人。”小炎培牢记着母训,他后来就在一首诗里写道:“儿懒惰,母生气;儿勤劳,母欢喜。”几十年后,黄炎培还用这则母训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别让孩子学会攀比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很娇气、很自私,“唯我独尊”他们哪里知道善待他人。自己的玩具谁也不许动,“独霸”表现极为严重。这些坏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我们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态度。父母要让孩子吃一点苦,娇气十足的孩子将来是难以成才的。对孩子的零食要节制,在穿的方面,主要是让孩子穿的整洁、大方、舒服,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不要让孩子在吃穿方面讲攀比,讲排场。要说有钱,现在中国人谁能比美国洛氏家族更有钱,虽然洛氏家族那么富有,拥有十亿美元的家产,但他给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对金钱时刻有紧迫感。他从来不让子女乱花钱,子女凡是花钱都要有记账,有支出日期、金额、用途和余额的记载,当子女再次向大人要钱时,必须拿出账本审查开支的合理性。同时,他还要求孩子们擦皮鞋、种菜,让孩子们尝试劳动的艰辛。

孩子们艰苦朴素的习惯的形成,与父亲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在他十岁那年,他们家里修房子,按照他父亲戚景通的计划,再亮楹之间安四扇窗户就够了,可工匠却对戚继光说:“公子,你们家是将门,要安十二扇雕花窗户,才显得气派。”戚继光也觉得那样才够风光,一时竟忘了父亲要求艰苦朴素的教诲,便把这话传给了父亲,他本以为父亲会同

意这么做,没想到他父亲却严厉地把他训斥了一顿,并教育他要务求实在,不要爱虚荣,讲排场。还有一次,戚继光穿着一双考究的丝履走过庭前,被父亲看见了,又受到了一顿训斥。说他小小年纪就穿的这样漂亮的丝鞋,长大了岂不是要变成追求吃穿的废物。这样的人,如何能统兵打仗?即使日后成了将领,也会是个爱财如命的败类,说不定还会克扣士兵的粮饷,说着便命令戚继光把鞋脱下,不许再穿,以免养成奢侈的习惯。

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许多少年之所以沦为罪犯,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吃喝玩乐是人生的第一享受。勤劳是做人的根本,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过高要求,是孩子从小就泡在蜜罐里,这样做,只会养成孩子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思想。要想孩子成才,还得想戚继光的父亲那样,从小严格要求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把思想放在吃、喝、玩、乐的攀比上。有的家长看见孩子一哭一闹,心就软了,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结果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宋庆龄主席说:“有人说,我们受了一辈子苦,现在应该让孩子享享福了。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任何娇惯、溺爱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晚清官吏到蒋介石都下分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经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国藩)。”可见曾国藩对世人的影响之大。曾国藩十分注重教育子弟勤劳俭朴,不要懒惰奢华。他说:“由俭入不奢易,由奢返俭难。勤劳节俭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的。”

子女成才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曾国藩是家庭教育的行家,《曾国藩家书》是做父新必读的一本好书。正因为他十分注重教育子女,因此他的儿子个个成才,而且他的孙辈还出了像曾广钧那样的大诗人,曾孙辈双出了曾宝荪、曾约农那样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在曾国藩的教导下,其长子成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次子研究估算学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曾国藩对子弟的教育有许多值得借监的地方。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属久居乡间,他要求子女不要有官家风味:“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须作代代做士民之想。门外挂匾不可写‘候府’、‘相府’字样。天下大难,此等未必可靠。居官不过是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他曾说过: “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他经常利用自己好学孤精神勉励儿子要刻苦读书做学问,曾国藩说:“余在军中从来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曾间断过。一刻千金,希望你们切不可浪费光阴。”曾国藩的教子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家长要学会放手

孩子长大了,能独立做的事,应让他们自己去做,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就十分主张放手让孩子做事。1964年夏季,刘主席的夫人王光美在河北省新城县蹲点,刘主席当时在北京,他写了一封信让15岁的女儿平

平送到妈妈哪儿去。刘主席再三嘱咐秘书,不要帮女儿买车票,不要请她去火车站,也不要通知王光美同志到车站来接她,一切由孩子自理。秘书感到很为难,心里想:平平毕竟是个小孩子,而且从未出过远门。刘主席仿佛看出了秘书的心事,就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事要管呢?吃苦耐劳的事,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干。这样,孩子可能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的成长起来。”刘主席敢于让自己15岁的女儿孤身去从来没去过的地方,我们怎么不敢放手让孩子独自闯一闯呢?去做自己的事呢?

正确看待孩子的“好玩”

父母要自觉地担当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宋庆龄主席曾说过:“有人说,孩子的好坏是天生的。有人说,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好的。这两种思想,前者是先天决定论的思想,后者是“树大自然直”的思想。这都忽视和否定了教育的作用,都是不正确的教育观”宋庆龄主席告诫父母们:我们承认孩子的秉赋有差异。

但是孩子的好坏主要是教育的结果。孩子从初生之日起,就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是“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父母一言一行,特别是亲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思想品德都强烈的影响着孩子。宋庆铃同志还特别提醒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好玩”。她说:“我们往往一看到孩子在玩,就不对头。其实,玩是孩子生活的需要。通过适当的玩,可以发展孩子的体力和智力,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活波开朗的性格。不要认为只要和别的孩子玩,就一定会学坏,因而每天把孩子关在家里。这样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孤僻,变得自私自利。孩子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父亲扮黑脸,母亲扮红脸,这种做法也不可取。这样容易使孩子在家中只怕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若是 “黑脸”不在家时,孩子就得不到及时的教育。”

父母要循循善诱,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宋庆龄同志说:“父母往往喜欢问孩子的志愿:你长大了,干什么?有些孩子就回答当工程师、医生、音乐家、运动员、解放军等等。父母听到这些回答以后总是表扬孩子有志气,鼓励一番。其实,立志愿和选职业是两回事,过早地定下当工程师、医生之类的目标,将会使孩子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而且随着将来各方面的发展,孩子的这些志愿将会变得不切实际,甚至会造成思想上的负担。真正的志愿不是选择什么职业,关键是要把孩子炼成一块优质有用的钢,不管把他们制成什么成品,都能永远锋利、坚韧、用不生锈”。

和孩子一起共享读书之乐

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应尽的职责。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就经常给孩子读书听,引导子女学习。她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就像我父母对我所做的那样,我一直坚持给孩子门读书。而现在当了祖母的我,也经常为十二个孙子孙女读书。多年来,我一直养成了在睡觉之前给孩子们读书15分钟的习惯。大家和喜爱的图书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夜晚。我小的时候,许多长辈都给我读过书、有父亲、母亲、祖母等等。读书不仅仅是学习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它能使家庭气氛更加温馨融洽,能让孩子们感到爱抚和快乐。每当我给孙儿孙女们读书、讲故事时,孩子们都知道,祖母将领着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天地里。我总是想方设法把孩子们与故事里的人物联系起来,他们已经习惯于在听的过程中,把自己扮演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喜欢听大人读书的习惯,将会给他们的一生带来无穷的快乐。”

心血成就孩子未来

一个好孩子的身后,必定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一个坏孩子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误导。父母要自觉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正确引导、耐心教育、朽木也可雕。德国那位“天生的才子,超人的神童”威特,生下来以后,却显得有些痴呆,周围的邻居一致认为他是个“傻孩子”。他的父母也为此感到伤心,但是父母并没有失去教子成才的信心。他们认为“即使生下来禀赋只有五十的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孩子的智力也会超过生下来禀赋为八十的孩子。”

当威特稍微能懂大人说话时,他的父母就利用讲故事、看小人书、做游戏以及散步等方式,千方百计地启迪孩子的智慧。威特长到三岁时,他的父亲就开始教他识字。威特长到五、六岁时,就能毫不费力地记住三万多个词汇。父亲还特意为他做了个“行为录”,做了好事就记在上面,留做永久的纪念。在威特父母的精心教育下,威特终于从一个天资并不聪明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才智超人的人才,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神童”的产生,都是父母呕心沥血,苦心培养的结果。“神童”莫扎特的父

亲是一个国内闻名的音乐家,他为了培养莫扎特,费尽了心血。他曾对人说:“我想把自己的后半生都消磨在孩子身上。”正是因为有了父亲的付出,莫扎特后来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音乐神童;歌德在童年时代也被称为“神童”,神童也是教育出来的,他的母亲在病中还惦念着歌德的教育。

| “神童”并不是天生的,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被学校认为是个不堪造就的“大笨蛋”,为了把一个迟钝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才,爱迪生的母亲几乎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一个孩子成了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今本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自己。

一个孩子成了坏人,社会受害、人民受害、集体受害、邻里受害,但受伤害最深的,还是孩子自己和他的父母。

教育子女是每个父母应尽的义务。“世界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而是掌握在每个父母的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养不教,父母之过,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对父母有着特殊的依赖性。在家长面前,孩子的缺点和问题都暴露得十分充分,优点也表现得比较真实。家长教育起来也最有针对性。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从古至今,历史上出现了多少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啊!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启蒙教育,并且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的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这个词语有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一出生下来,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父母的语言、思想、行为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和熏陶着我们的孩子。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作为家长的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这一块是非常不利的。

  此次家长会,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

  首先: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孩子会受到种种影响。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有的孩子在家庭影响下,可以较早地显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

  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

  父母是孩子真正的“启蒙老师”,在孩子询问世界,认识世界的时候,他们最先接触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表达着他们的人生态度。父母总是最先被孩子无条件认定的,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模仿对象就由此确定了。因此,作为家长必须事事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

  最后: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现在的父母大多忙于挣钱,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会忽略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些父母可能简单的认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有最先进的学习工具就是对教育的投资。其实不然,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是一些物质的简单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和呵护。世界上,没有一条缀满鲜花的路铺在孩子面前,只待他去收获一个又一个的果子,去体会种种成功的欢乐,谁也躲不开那生活中必然会有的失败和挫折。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绩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孩子的成长,不是只靠学校制度的约束、老师教学的管理来完成的,还有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

  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家长应该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更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思想观念,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时,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孩子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因为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造就着孩子的素质,培养他们的某些性格特点。那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山姆大叔教育的老师给大家啊做个简单介绍。

  1、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比如,家长脾气暴躁的时候,经常在家中发泄不满情绪。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包括孩子在内的每个的家庭成员信念迷失。这样孩子往往有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不良的心理就此形成,如果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的态度,也能带动孩子们将这种心里影响到自己的交往中去。



  2、对孩子习惯的影响

  孩子长时间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也就在这种环境中生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孩子。比如家长有整洁卫生的习惯,孩子也会这样,而且脏一点也不会满意,这样无形中对孩子有一个每天的养成教育。在日复一日的培养中会让孩子也在无形中养成整洁卫生的习惯。



  相反如果家长生活中有不良的习惯,那么孩子每天被迫接受反面教育,时间久了孩子也会养成和家长一样的坏习惯。所以想给孩子养成好习惯首先家长要自律哦。

  3、对孩子交往的影响

  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朋友,孩子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也会把这种意识带到生活中去,所以也会决定自己的交往环境。

  因此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孩子自身也会影响孩子的朋友圈。不用说家长也知道孩子身边朋友对孩子人生的影响有多大吧。



  4、 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孩子的性格生成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生成的,虽然在学校里能够受到老师的教育,但是如果家庭教育不理想,孩子在学校也会走弯路,比别人多走一些路,这样如果成功的话,还能慢慢调整自己的行为、性格,如果不成功,可能会失去很多,对于他们的将来也会有不小的影响。

  

【哈喽,大家好,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阅读育儿好文哦】

导读:对于刚刚出生的宝宝们,他们的长相都是蛮相似的,很难看出谁是什么具体的模样、特征来,也就很有必要在医院给孩子进行特别的标示,提醒着医院的看护人员以及新生宝宝的家长抱错孩子。

可是,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讲述的便是在30年前两家人抱错孩子的经历,而事情的发展却出现了后来的“转折”,这两家人都认为在30年前是抱错了孩子,经过了7年,孩子们都很适应了现在的家庭和生活,一旦交换回亲生父母的身边是否能够适应?能够在情感上接受这样的事实?

于是,7年前在医院抱错了孩子,发现不是亲生后,两家人说的话让人感慨。在出生时两个孩子是被抱错了,可是这两家的父母都是很能替孩子考虑的,都从孩子的健康、幸福成长出发,尽力给到孩子美好的家庭环境。也再次让人感觉到家庭教育会在一个人整个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01、家庭教育塑造孩子的个性发展

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会和婴幼儿时期、童年阶段有着很直接的联系,会有为数不少的人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是在年幼的时候所造成的,有的也会一直影响到整个人的成长过程、甚至是整个人生。

在家庭教育里,个人会认为最为重要的是需要给到孩子应该有的陪伴,过少的陪伴会使得孩子和家长的亲子关系疏离,很难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建立起蛮好的感情基础。

另外,缺少了父母陪伴的孩子,性格、个性上会孤僻、不自信、胆怯等问题,也很难在陌生的环境中和陌生的朋友很融洽地相处。而多有家长陪伴的孩子就会显得更加的阳光、乐于跟人共处、相识,会更加积极、阳光。

02、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多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单单是有着很多家长蛮关心的学习文化知识,将来可以在学业上有所成绩,还会有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个人兴趣上的多面发展。

很多时候,孩子的很多兴趣、感知的情感走向都是需要自己去寻找、发现的,不会是父母安排、意愿为主导的。在家庭教育里,个人会蛮赞成适当地放权给孩子做自己的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衣着、兴趣班等等。这其实也是在发展孩子的自我选择能力、自主能力。

03、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婚恋观的发展

家庭教育会对一个影响很长远,虽然孩子很年幼,但是父母间的感情如何,相处的模式又是怎样的?这些都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人际交往观念、模式,当然对于将来的婚恋关的形成也是有影响的。

这里不是不让家长在相处时没有矛盾,不能提出不同意见,而是要拥有和平、控制好个人情绪地交流、解决问题,给孩子合理处理分歧的良好示范。

重点提示:孩子的成长关系着整个家庭,也是每个做父母的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每个家庭都希望做到的,就让做家长的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今日话题:在育儿方面,您会考虑如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格格,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平台签约作者,亲子阅读推广人。关注我,为您带来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困惑和疑问,请给我留言。欢迎大家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父母比较严厉的,经常打骂孩子,会使得孩子的性格倾向于顽固、冷酷无情、倔强,还会在一些事情上极具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

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的家庭,就会培养出任性,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易于骄傲的孩子。

父母的保护过度,则使孩子被动、依赖、沉默、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

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不统一,长此以往会使得孩子的警惕性变高,易养成孩子的两面性,变得投机取巧易说慌。

父母支配教养出来的孩子,这样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变得很顺从、对父母过于依赖、缺乏自主独立性。

而我们人生格局的启蒙老师,其实就是我们的父母,或善或恶,或大或小,或策马奔腾,或谨小慎微。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到底起到多大的影响?~

影响重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谨言慎行,给孩子做榜样。比如让孩子从小懂得有爱心,尊老爱幼,关心小朋友并学会分享,在外面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扔纸削等等。孩子好比小树苗,长歪了要及时扶正,出叉要及时修剪,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是个有爱心,懂礼貌乐于奉献的好孩子。

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要远超于学校的教育 家庭的教育会对一个人的性格,爱好 ,心理,价值观,人生观 都会产生影响 。也可以说家庭教育是这些方面 发展好坏的重要点 。一个人的家庭教育 于这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而父母的性格 为人处世的方法 个人经历以及教育方法 都是在潜移默化中默默的 传输给孩子 。所以父母如果能够树立比较好的榜样和形象,那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


#卜孔迹# 家庭教育对子女一生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
(13857467173): 相当重要,家庭教育是子女的启蒙,能很好地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卜孔迹# 一个家庭对孩子的人生究竟有什么影响? -
(13857467173): 一个家庭对孩子的人生究竟有什么影响 实际上有着很大的影响 家庭的氛围好坏 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性格 家庭的教育方式 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甚至心态的形成和家庭的教育方式 以及家庭环境 都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说 对于孩子来讲家庭非常重要

#卜孔迹#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13857467173): 第五、父母应关心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 孩子在1-3岁前,父母关爱有加,这阶段可任其发展.宝宝如偏爱某些玩具,可让其在玩中学.对宝宝力所能及的劳动适时放手,鼓励宝宝的第一次“我自己来”;逐渐训练他从地上拣起小东西、...

#卜孔迹#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哪些? -
(13857467173): 第一、个性形成,是家庭教育的结果;第二、生活习惯,是通过家庭教育实现的;第三、兴趣爱好,是家长熏陶的结果;第四、好奇与自信,是在家长的鼓励之下的进一步行动;第五、主动性与创造性,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祝开心.

#卜孔迹#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13857467173): 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家庭教育的好坏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越来越多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如今,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

#卜孔迹# 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名言 -
(13857467173): 1.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似春日里和煦的暖风,冬日里温柔的阳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沐浴着健壮的幼苗.没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植物将无法成活;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的身心发...

#卜孔迹# 怎样看待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
(13857467173):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最基础的、持久的影响.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注家庭教育,有助于造就身心健康、个性完善的人才;关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修远教育,专注于家庭教育.

#卜孔迹# 不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怎样? -
(13857467173): 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不健康心理,性格也会内向、孤僻. 在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产生与其它同学不合群的现象. 使孩子遇到什么事情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甚至走上歧途. 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和糟糕的家庭环境确实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一生发展.

#卜孔迹# 家庭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
(13857467173): 性格的形成、气质的形成、举止的形成、思想的形成 等等这些都跟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学校的教育比起家庭只占到第二位 一个人从小到大,形成上述的种种轨道,影响一生的成长.

#卜孔迹#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大作用 -
(13857467173):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