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二次成像 测凸透镜焦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设第一次成像时,物距u小于像距v。第二次成像物距等于第一次成像像距,像距等于第一次物距。则u=(d-d)/2,v=d+u=(d+d)/2。凸透镜成像公式:
1/f=1/u+1/v

1/f=2/(d+d)
+2/(d-d)
所以
f=1/[2/(d+d)
+2/(d-d)]


设第一次成像时,物距u小于像距v。第二次成像物距等于第一次成像像距,像距等于第一次物距。则u=(D-d)/2,v=d+u=(D+d)/2。凸透镜成像公式:
1/f=1/u+1/v

1/f=2/(D+d)
+2/(D-d)
所以
f=1/[2/(D+d)
+2/(D-d)]


~


#贝邵厚#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
(19611586307): 测凸透镜焦距的其他方法 (l)用平面镜辅助法测焦距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5-2所示.将平面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把平行光源透镜取下来,换上一个灯罩,罩上有一个边长约4毫米的三角形小孔.使平行光源到平面镜的距离略大于被测透镜的...

#贝邵厚# 用自准自法测凸透镜的焦距为什么能先后两次成像 -
(19611586307): 你说的应该是共轭法,不是自准法吧.共轭法实验才有这个问题.如是共轭法,解释如下: 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物体和光屏位置固定不动时,移动凸透镜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将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如果物像位置对调,将物体放大原来像的位置(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则像在原来物的位置(2倍焦距以外)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这也就是所谓像物共轭关系.

#贝邵厚# 为什么用两次成像法测透镜焦距可以避免透镜透镜中心位置不易确定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
(19611586307): 因为两次成像时,第二次的像距等于第一次的物距,第二次的物距等于第一次的像距,它们具有左右对称性,所以可以不必测出光心也能确定光心的位置,所以可以用两次成像法测透镜焦距可以避免透镜透镜中心位置不易确定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贝邵厚# 两种估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
(19611586307): 方法一:把凸透镜放在太阳光下并使它能在地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测出该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既为焦距. 方法二:用凸透镜作放大镜看书时,逐渐远离字,当正好看不清字时凸透镜距字的距离既为焦距.

#贝邵厚# 贝塞尔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两次成像各有何特点 -
(19611586307): 贝塞尔法(又称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两次成像存在共轭关系.在光学成像中,物方和像方具有一对一映射关系的两点Q和Q',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如果在Q点放置光源,将在Q'点成像,反之亦然.这样互相对应的两点,称为一对共轭点.共轭点可组成共轭线,进而有共轭面.

#贝邵厚# 两种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
(19611586307): 一、找焦点法 在阳光下,让太阳光垂直穿过凸透镜照射在光屏(或地面)上,调节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明亮的点,即焦点.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

#贝邵厚#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
(19611586307): 一,平行光线聚焦法: 让太阳光正对着射向凸透镜,在另一侧用白屏远近来回移动,观察到白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用刻度尺测量这个光斑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二,无穷远处成像法: 桌面上展开纸面,再用凸透镜正对着纸面上下来回移动,同时注意通过凸透镜观察纸面上的字.在既看不到正立的字也看不到倒立的字时,用刻度尺测量纸面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贝邵厚# 怎样用两钟不同的方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19611586307): 把凸透镜防在阳光下,用光屏承接,承接到的最小最亮那点,测点到幽静的距离就是焦距``` 嘿嘿``老师讲勒

#贝邵厚# 怎样用两钟不同的方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
(19611586307): (l)用平面镜辅助法测焦距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5-2所示.将平面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把平行光源透镜取下来,换上一个灯罩,罩上有一个边长约4毫米的三角形小孔.使平行光源到平面镜的距离略大于被测透镜的焦距.接通电源,调节被测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