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勃写《腾王阁序》的经过。 王勃《滕王阁序》详细写作背景,谢谢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唐上元二年九月的一天,当天才诗人王勃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兼具的滕王阁宴集中“极娱游于暇日”的时候,却忽然间“兴尽悲来”……于是有了千古名文《滕王阁序》。

在“悲情”的触发上,可以说是“即景生情、由乐而悲”。

《滕王阁序》在盛赞洪州的地势雄伟、人才杰出和宴会的盛况之后,即展开了对滕王阁周围景致的描绘……那浓淡相间、有声有色的画面,那开阔而深邃的意境,连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早已成为文学史上传诵不衰的写景文字。壮美迷人的清秋美景,响遏白云的丝竹之声,更有四方才俊、济济一堂,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一应俱全,文人才俊们在此恣意畅游、挥毫逞才,尽享人生之乐。然而,无论是美景轻歌还是清酒良宴竟都没能够使我们年轻的诗人忘怀于悲情,这悲情来得是这样突然,似乎是在猝不及防之中:刚刚还是“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却突然发出“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浩叹。

其一,仕途坎坷、不遇于时的悲慨

先来看《滕王阁序》。王勃少年时便显露出卓异的才华,六岁便能诗善文,十五岁时上书右相刘翔道,指陈国事,还不满十六岁就做了沛王府修撰。然而这样一位少年天才却过早地遭遇了人生的挫折。当时皇宫里流行斗鸡的游戏,正担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出于捧场添乐的动机,为沛王作了一篇《檄英王鸡》助兴。这篇游戏性的文字却惹怒了高宗,认为这是有意挑拨皇子之间的关系,于是将王勃逐出沛王府。对于年仅十九岁的王勃来说,这次打击来得实在是太突然,简直就像上天在猝不及防中给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出身于世代通儒之家、有着怀珠抱玉之才的天才诗人本有着高远的政治抱负,可在他还未来得及一展鸿图的时候,就不幸过早地折断了飞翔的羽翼。王勃被迫离开京城,在巴蜀漂泊几年之后,才再度出仕。可万没想到,一个更大的打击又接踵而至:因私藏罪奴之事,王勃大祸临头,被处以死刑。恰巧赶上此年八月大赦,王勃才得以免刑。而父亲却因此事所牵连,被派往南方偏远的交趾任职。王勃正是在远赴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经过洪府写下的《滕王阁序》。了解了王勃这样的坎坷经历,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那四美兼具的欢娱的宴会中,诗人会发出个人身世的深沉慨叹:“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遭遇了这样的生死大劫、人生重创后,似乎再美好的山水、再盛大的宴集也难以让自己忘怀心中的创痛,所激起的只能是长安日远、客留他乡的漂泊之感,一种“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凄怆。更让诗人感慨的是,“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自己的不遇又何尝不是“坎坷于唐尧之朝,憔悴于圣明之代”(《夏日诸公见访诗序》)?——个人的不遇既不能归咎于时代的浑浊、君主的昏聩,那叵测而诡秘的命运又该让人如何把握?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关于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故事~

康震趣聊唐诗:王勃写《滕王阁序》背后的故事,果然是千年佳话!

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作者南下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
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扩展资料《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滕王阁序


#苍别萍# 王勃的《滕王阁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写作背景是什么? -
(18830113405):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唐代】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

#苍别萍# 王勃滕王阁序是啥时写的?他的家乡是哪? - 作业帮
(18830113405):[答案]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春天,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一路经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在这里王勃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

#苍别萍#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怎样写的? -
(18830113405): 骈文,每两句都相互对偶.

#苍别萍# 关于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
(18830113405):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物换星移几度秋”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

#苍别萍# 王勃写滕王阁序 是哪一年? 他卒于哪一个? -
(18830113405): 1.王勃写滕王阁序是在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的重阳节. 2.公元676年的初秋,二十七岁的王勃死于水中. 王勃死亡时,还未到而立之年,但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已经足以使他立于 世而不朽,成为后世永久的记忆.

#苍别萍# 用自己的话叙述滕王阁序 -
(18830113405): 孤骜与落霞齐飞.长天共秋 水一色,

#苍别萍# 在《滕王阁序》中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滕王阁 -
(18830113405):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 此节从此而下,是王勃描述宴会盛况之笔,也对阎公极尽赞美之能事,更有自嫌.结尾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苍别萍# 滕王阁序写的是什么 -
(18830113405): 王勃的《滕王阁序》主要写的是他怀才不遇的愤懑,本来请他喝酒的那个贵族是想让他女婿出风头来着,诗都做好了,别人都故作谦虚,没想到王勃年轻气盛,自己提起笔就写,这个人很不高兴,等到写到“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时,他也拍案叫绝,佩服王勃的才华,主要是写自己还才不遇,仕途失意,这可以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处看出来

#苍别萍# “三王文章”的原文都是什么?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 - 作业帮
(18830113405):[答案] 滕 王 阁 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 故旧的汉制豫章郡,新设了洪州都督府.这里的天空,陈设着翼星和轸星,此处的 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 地面,连接着衡山和庐山.前面排列着三江,周围环绕着五湖;西边控制...

#苍别萍# 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
(18830113405):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