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岳阳楼记最后一段使用了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原答案: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案补充 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答案补充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第一段记叙
第二段描写
第三段描写抒情
第四段描写抒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
总起来说就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我们老师刚讲完)

《岳阳楼记》最后一段使用了议论抒情,作用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最后一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岳阳楼记》(最后一段)原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白话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空石高# 验证注册用户名?我用ajax在数据库遍历所有用户名,我想如何实现当有重复用户给出错误提示并删除输入内容 -
(15635198589): ajax请求到后台进行数据库操作,根据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用户名,返回相应的信息,ajax 的success中接收信息,进行提示 alert之类的<br>以下数据用json格式的<br>$.ajax({<br> type: "post", cache: "false", async: false, dataType: "json",<...

#空石高# 鲁迅写的<<父亲的病>>中的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
(15635198589): 鲁迅的父亲思想开明,然而官场失意,性格逐渐变得伤感忧郁.对于鲁迅的教育,他十分重视,从不懈怠,(从鲁迅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并且十分严厉.鲁迅曾回忆到:童年因为父亲失去了很多乐趣,但仍感激家父的严.

#空石高# <<望岳>>这首诗的意思 -
(15635198589): 杜甫《望岳》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独尊的泰山怎么样?那一派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大地.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

#空石高# 古诗<<游园不值>>的内容及解释~!急~~~~~ -
(15635198589):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 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

#空石高# 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翻译 -
(15635198589):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 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

#空石高# <<处之不易>>的翻译 -
(15635198589): 【原文】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其存之.”...

#空石高# <<声声慢>>中有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15635198589):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空石高# 请写出此<<古今贤文>>的意思: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15635198589): 如果要想知道天下大事,必须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学了必须去亲自实践,只知道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不行的.不会就要去学,不知道就要去问,读书全靠自己用心下苦功,老师只不过起领进门的作用. 好歌百听不厌,好书百读不厌.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这样能获得知识.默读有益于思考,朗读有利于记忆.一本好书开始读时,就象获得一位良友,再读时,就象与故友相逢.细心观察到处都是知识,三个人中定有可以成为我的老师的.

#空石高# 文言文<<自相矛盾>>全文的意思是什么? -
(15635198589): 语“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长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 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

#空石高# 请说出朱自清的<<背影>>的主要内容急,请快 - 作业帮
(15635198589):[答案]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 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