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思维导图上册: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知识重点是什么? 人教七年级地理第二节的思维导图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重点如下:

  •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
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记一些常用的图例符号。
3、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5、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叠。
(3)几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判读:      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
D、高原:边缘陡峭,地面坦荡;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  海路的变迁
    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南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4、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11、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创始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堂。
    13、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路的变迁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
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记一些常用的图例符号。
3、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5、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叠。
(3)几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判读:      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
D、高原:边缘陡峭,地面坦荡;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  海路的变迁

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特点:时间短、经常变化。
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3、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4、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7、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3、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气温的分布: (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6、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4、降水的分布: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温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其特点:时间长、变化不大。
2、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A、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草木茂盛,干季高原枯黄;
B、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E、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4、热带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温带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南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4、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11、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创始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堂。
13、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从陆地面积看,俄罗斯1707万KM2、加拿大997万KM2、中国960万KM2、美国937万KM2、巴西854万KM2、澳大利亚769万KM2。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4、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6、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7、联合国是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  海路的变迁
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特点:时间短、经常变化。
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3、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4、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7、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3、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气温的分布: (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6、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4、降水的分布: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温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其特点:时间长、变化不大。
2、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A、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草木茂盛,干季高原枯黄;
B、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E、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4、热带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温带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南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4、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11、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创始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堂。
13、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第二章 的重点是 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的重点是天气与气候。

第四章的重点是居民与聚落。



7年级上册地理思维导图 第二章、三章、四章 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
  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记一些常用的图例符号。
  3、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5、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叠。
  (3)几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判读: 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
  D、高原:边缘陡峭,地面坦荡;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 海路的变迁
  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特点:时间短、经常变化。
  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3、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4、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7、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3、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气温的分布: (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6、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4、降水的分布: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温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其特点:时间长、变化不大。
  2、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A、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草木茂盛,干季高原枯黄;
  B、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E、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4、热带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温带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南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4、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11、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创始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堂。
  13、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从陆地面积看,俄罗斯1707万KM2、加拿大997万KM2、中国960万KM2、美国937万KM2、巴西854万KM2、澳大利亚769万KM2。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4、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6、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7、联合国是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没有思维导图

哎哟
,我的天啊!那么懒啊!看书写啊!主要写重点知识比较突出的就行啦!希望你再加再励
加油!


#薛宙严# 七年级地理前四个单元的重点概括 -
(19314636876):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薛宙严#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第三章知识点归纳,提纲形的!要全!第三章的! - 作业帮
(19314636876):[答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 在他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八年级上册第77页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

#薛宙严#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要全面的重点在二三四章节) -
(19314636876):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

#薛宙严# 求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广东人民出版社)第一章 认识地球第二章 学用地图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第六章 发展差异与... - 作业帮
(19314636876):[答案] 25、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时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

#薛宙严#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网络(人教版) -
(19314636876): 原发布者:寻欢918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课标要求】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划分.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第一节地球的...

#薛宙严# 如何快速复习七年级上册地理重点 -
(19314636876): 关于复习方法,这里给你一些思路: 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

#薛宙严# 七年级上学期的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所有知识点和要素急!!! -
(19314636876): 1.地图三要素(1.2.3.) 2.判断方向(1.2.3.) 3.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 4.16页 陡坡的地方....等高线... 5.5种地形图 6.大比例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相反

#薛宙严#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网络(人教版)越细越好,大概了解的就不用写了,最好带表格,一目了然.(人教版) - 作业帮
(19314636876):[答案] 复习提纲(一)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

#薛宙严#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 作业帮
(19314636876):[答案] (一)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1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人类活动与气候: 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第四章 居民...

#薛宙严#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
(19314636876): 地理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方向:从地图上确定方向时,首先看是否有指向标,有指向标时,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上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