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流电压知识点归纳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电流是摸不着,看不着的,电流的强弱只有间接地通过电流效应的大小来判断。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物理电流电压,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三物理电流电压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物理电流电压知识点
  1、电源和用电器: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铅蓄电池,发电机等;常见的用电器:灯泡(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音乐门铃(将电能转化成了声能)

  2、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把电源、开关、用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一个完整电路应该包括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种电路元件。其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它能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用电器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设备,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等,它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起着控制电流的作用,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工作;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停止工作。注意:开关不是用电器,它不消耗电能;导线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路径,用来输送电能。

  注意:在连接电路时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就是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必须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组成),有电流通过。

  “断路”(也叫开路)就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造成断路的原因,可能是开关没有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损坏。

  “短路”就是电源的正负两极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因为电阻小,电流会很大,电源和导线会因发热过多而烧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烧毁电器设备,这是绝对避免的。但是,部分电路的短路则可以用来控制某一段电路中电流的有无。

  3、正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由于其内部的导电机制不同。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例如:金属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当导体两端接入电源的正、负极时,这些做无规则运动的自由电荷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可以移动的自由电荷很少,一般情况下即使将绝缘体接在电源的两极之间,也不能形成电流。但是,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就可能导电,例如玻璃是绝缘体,但把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成了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4、电流的方向:

  当把用电器连接在电池的正负两极时,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发光二极管是既有单向导电性,又有发光功能的电子元件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在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通常情况下,自由电荷做无规则运动,此时,并不形成电流,只有当这些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时才能形成电流。当用金属导体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时,金属导体中的每一个自由电子都受到正电荷的吸引,结果自由电子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5、怎样画好电路图

  (1)应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种电路元件,要特别注意电源的极性及导线交叉时是否相连。

  (2)规范地使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熟悉课本中电路元件的符号,并在画电路图时正确地使用它们。

  (3)合理地安排电路元件的符号,应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地分布在电路图中,使画成的电路图清楚美观。

  (4)一般应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电流方向画。
  初三物理学习方法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物理书分三个阶段:

  (1)课前读书,认真预习,摸清老师要讲内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内容,做到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2)课上打开书,边听,边看书,边思考,对照老师讲解与书本陈述异同点,深入理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课后看书,将课本中重要概念、规律、定义和公式进一步理解,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加强记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做题,必将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2、听好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认真听讲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听课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①知识是怎样引出的?

  ②知识内容是什么?

  ③所学知识概念应怎样理解?

  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3、重视知识体系的建立

  每章节学习完毕,都应进行小结,按知识条块归类,并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将平时细碎的知识进行缝合,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由点到面形成网络。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也是提高综合归纳能力的过程,也是深刻理解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过程。

  4、重视做题训练

  人之初,性本忘,遗忘是人的共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人的记忆经过24小时则将忘掉50%以上,假设所学内容课堂上记住100%,那么经过24小时,所学知识将在脑海中仅存不足50%。因此,及时反馈,及时复习,加强做题,强化训练就非常必要。做题训练是考查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环节。做题要有一定的量,没有量也就没有质。通过做题,明思路,找方法,寻规律,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能力。

  5、建立错误档案

  将平时考试和练习中的错误记录在案,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查找相关的知识漏洞,及时补缺。必须做到犯过的错误不可重复再犯。
  初三物理学习有技巧
  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

  1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

  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2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2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7.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2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29.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0.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猜你喜欢:

1. 高中物理电流公式总结

2.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3.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4. 初三物理期末必考知识点

5.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点

~


#费储可#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有哪些? -
(15131837825):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1、电路.2、通路,开路,短路.3、电流的形成.4、电流的方向.5、电源.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9、导体.10、绝缘体.11...

#费储可# 九年级的物理知识点 -
(15131837825): 初中物理公式、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Pa 帕斯卡(帕) P=F/S 功...

#费储可# 求物理和电组,电压,电流,电功率有关的知识点归纳 -
(15131837825): R2=U1:I2=R2:R2=U1: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I2=R2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费储可# 急!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
(15131837825): 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 7、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费储可# 谁知道关于初中物理电的知识?急~ -
(15131837825): 电学知识点: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

#费储可# 初三物理电学学习应该掌握些什么? -
(15131837825): 初三电学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35%~45%),如果没有充分把握,那么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把知识点归纳如下:一条主线,二个规律,三串公式…… 这条主线概括为“3721”,具体数字表示如下: “3”指3个基...

#费储可# 求物理和电组,电压,电流,电功率有关的知识点归纳 -
(15131837825):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

#费储可# 初中物理电路知识点总结? -
(15131837825):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

#费储可# 初中电学的主要知识点 -
(15131837825): 电学主要知识点及配套习题 一、电路 1、电路组成: 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组成. 2、电路图: 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3、电路的几种状态: 4、串联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

#费储可# 初中物理学中的电学内容 -
(15131837825): 电学知识总结 一, 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