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发一个小学升初中的数学试卷给我吗 给我一些小学升初中的模拟数学卷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您好,我是精锐庆春路中心刘老师,下面是你所需要的资料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八)

一、填空:(2.5×12=30)
1、一个数由3个10000,8个100,4个1,5个0.001组成,这个数读作____________.
2、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分别为A、B、C,它们互不相等,且都不为0。用A、B、C排得六个不同的三位数,若这六个三位数之和是2442,则这六个三位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
3、将自然数1~100排列如下表:

  在这个表里用长方形框出了两行六个数(图中长方形仅为示意。如果框起来的六个数的和为423,问这六个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
4、用质数a除2033,商是一个两位数,余数是35,质数a是_________。
5、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5,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已知一个数是30,另一个数是__________。
6、5吨煤平均分成7堆,每堆占5吨煤的__________。
7、用两个与右图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几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其中周长最长的是__________厘米。

8、两个圆O1和O2,他们的直径分别是1米和3750米,现在分别把两直径都加长1米,问:
a) 哪一个圆的周长增加多些__________;
b) 哪一个圆的面积增加多些__________。
9、在一个正方体的顶面和侧面各画一条对角线AB和AC,(如图)想一想,AB与AC所组成的夹角是__________度。

10、一块长方形铁皮利用图中阴影部分刚好能做成一个圆柱形油桶,(如图)(接头处忽略不计),这个桶的容积是__________。(单位:分米)

11、如图是育才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活动小组情况统计图。已知参加体育组人数是264人,参加文娱组人数是__________人。

二、判断:(1×4=4)
1、5.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5.90。( )
2、一个数的最大约数与最小倍数的积是这个数的平方。( )
3、有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分母的积是36,这个分数最大是。( )
4、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它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
三、选择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5×4=6)
1、如果两个两位数的差是30,下面哪种说法有可能对( )。
A.这两个数的和是57
B.这两个数的四个数字之和是19
C.这两个数的四个数字之和是14
2、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 )个公约数。
A.0        B.1          C.不能确定
3、一个三角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都是对称轴,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4、在长2米,宽1.4米的长方形三夹板上,能裁出( )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
A.20        B.17         C.15
四、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3×4=12)

999×222+333×334

五、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102厘米,以CD为底时,高为14厘米;以BC为底时,高为20厘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6×1=6分)

六、应用题:(6×6=36)
1、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向外抽水,此时已漏进600桶水。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8桶,另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4桶,50分钟抽完,每分钟漏进多少桶水?(用两种方法解答)
2、有关牙膏的数学问题:
  (1)小红去买牙膏。同一品牌两种规格牙膏的售价情况如下,120克的每支4.5 元,160克的每支5.6元。他买哪种规格的牙膏比较合算呢?请帮忙算一算?(2分)
  (2)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毫米,小红每次刷牙都挤出1厘米长的牙膏。这样,一支牙膏可用36次。该品牌牙膏推出新的包装,只是将出口处直径改为6毫米,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1厘米的牙膏。这样这一支牙膏只能用多少次?(3分)计算之后你有什么想法?(1分)
3、双休日,车间内有5台机器同时出了故障,从第一台到第五台的修复时间依次为15、8、29、7、10分钟。每台机器停产1分钟都将造成5元钱的损失。如何安排修复顺序,使经济损失最少。(2分)最少损失多少元?(4分)
4、一铁路巡道工正在隧道中工作,突然听到一列火车向隧道驶来,他立即看隧道内的路标,知道他与火车驶来方向的那端隧道口间的距离为隧道全长的。凭他的经验,用最快的速度无论向哪一头跑,当火车到达他跟前时,都刚好离开隧道。如果火车速度为每小时70千米,请问巡道工奔跑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5、一件工作,甲乙合做,12天完成,甲独做一天,乙独做3天完成,如果由乙独做,几天完成?
6、新昌茶叶店运到一级茶叶和二级茶叶一批,其中二级茶叶数量是一级茶叶的。一级茶叶的买进价是24.8元,二级茶叶的买进价是16元。现照买进价加价12.5%出售,当二级茶叶全部卖完,一级茶叶剩时,共盈利460元,那么运进的一级茶叶有多少千克?
七、操作题。(6×1=6)
用一块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如图)做一个高为5厘米的无盖盒子。
a)画一画:应该怎样下料,在图上标出来(2分)并算一算这个盒子的容积。(2分)
b)想一想:你能利用这块铁皮把盒子的容积做得更大一些吗?若能请在第二个图上画出来。(2分)

八、选作题。
1、填空:(4×3=12)
  a)厂办王主任要把一个紧急通知传达到宿舍区975人,假定用电话联系,每通知1人需要1分钟,而当面可一次通知60人,但要7分钟。王主任要通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少需要( )分钟。
  b)小明有8元钱,他准备用这8元钱买某种饮料喝。饮料公司为收回旧饮料瓶保护环境,规定有3个饮料瓶可以换回1瓶饮料,此种饮料的价钱是1元一瓶,小明用这8元钱最多能喝( )瓶饮料。
  c)根据 21+21=22,22+22 =23……计算 1+2+22+23+24+……+29=( )
2、应用题。(8×1=8)
  某校9个课外兴趣小组,各组人数如下表。一天下午有8个小组同学听数学课或作文讲座。其中听数学讲座的人数是听作文讲座人数的,剩下的一个组外出活动。问这个外出活动的小组是第几组?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人数 5 7 9 10 11 13 14 17 23

参考答案:

一、
1、三万零八百零四点零零五
2、821
3、66
4、37
5、45
6、
7、26
8、a)一样  b)O2
9、60
10、100.48立方分米
11、132
二、
   1、×  2、√  3、×  4、√
三、
  1、B  2、B  3、C  4、C
四、
   27  333000  10.2  50
五、
  
六、
  1、[(18+14)×50-600]÷50=20(桶)
  或:解:设每分钟漏进x桶水,
  (18+14)×50-50x=600,x=20
  2、⑴4.5÷120=0.0375(元),5.6÷160=0.035(元)
  0.035(元)<0.0375(元),
  所以买160克的每支5.6元合算。
  ⑵1cm=10mm,
  
  3、7+(7+8)+(7+8+10)+(7+8+10+15)+(7+8+10+15+29)=156(分),156×5=780(元)
  4、解:设隧道全长为s千米,巡道工奔跑的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
  则:
  5、
  6、解:设一级茶叶有x千克,则二级茶叶有。
.

七、
  a)在四角分别剪掉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
  (30-5×2)×(20-5×2)×5=1000(cm3)

  b)这时容积为:V=(30-5)×(5+5)×5=1250(立方厘米)。

八、
  1、a) 10
    b) 12
    c)1023
  2、
   
    这个外出活动的小组是第五组。

1.开门见山直接回答知识点
2.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延伸
3.规范排版,内容充实更容易通过认证哦
4.补充参考资料(没有可以忽略哦~)



有谁可以帮我出一张小学升初中的数学试卷~?~

(每道题都要写出详细解答过程)

1. 三个数的和是555,这三个数分别能被3,5,7整除,而且商都相同,求这三个数。



2. 已知A是一个自然数,它是15的倍数,并且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只有0和8两种,问A最小是几?



3. 把自然数依次排成以下数阵:

1,2,4,7,…

3,5,8,…

6,9,…

10,…



现规定横为行,纵为列。求

(1) 第10行第5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2) 第5行第10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3) 2004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4. 三个质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它们的和的11倍,求这三个质数。



5. 有两个整数,它们的和恰好是两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恰好是三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求这两个整数。



6. 在800米的环岛上,每隔50米插一面彩旗,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彩旗,就把彩旗的间隔缩短了,起点的彩旗不动,重新插完后发现,一共有4根彩旗没动,问现在的彩旗间隔多少米?


7. 13511,13903,14589被自然数m除所得余数相同,问m最大值是多少?


8. 求1到2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3、5中任何一个数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9. 有一列数:1,999,998,1,997,996,1,…从第3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2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求从第1个数起到999个数这999个数之和。



10. 从200到1800的自然数中有奇数个约数的数有多少个?



11. 在下图中,有左右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都是100,分别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两个小正方形,请你求一下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并比较大小。




12. 甲说:“我和乙、丙共有100元。”乙说:“如果甲的钱是现有的6倍,我的钱是现有的1/3,丙的钱不变,我们三人仍有钱100元。”丙说:“我的钱连30元都不到。”问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13. B两人要到沙漠中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携带一个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准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问其中一个人最远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最后两人返回出发点)?如果可以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呢?



14. 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



15. 把1296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16.
算式(487000*12027300+9621001*487000)/19367*0.5的值最接近于( )

A 10的8次方 B 10的9次方
C 10的10次方 C 10的11次方


答案:
1.三个数的和是555,这三个数分别能被3,5,7整除,而且商都相同,求这三个数。
思路:设商是x,那么:3x+5x+7x=555,解得x=37
所以三个数是:37×3=111,37×5=185,37×7=259

2. 已知A是一个自然数,它是15的倍数,并且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只有0和8两种,问A最小是几?
思路:15=3×5,所以一个自然数如果是15的倍数,它一定能同时被3和5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末尾只能是5和0,所以A的末尾是0
能被3整除的数各数位相加是3的倍数,那么至少有3个8
因此,A=8880

3. 把自然数依次排成以下数阵:
1,2,4,7,…
3,5,8,…
6,9,…
10,…

现规定横为行,纵为列。求
思路:现规定从右上向左下的连续自然数为“条”,即第一条为1,第二条为2、3,第三条为4、5、6……
不难发现,位于同一条的自然数的行数和列数相加,和相等。
(1) 第10行第5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第10行第5列所在条的第1行应该是在(10+5-1=14)第14列,因此在第1行第14列之前有1+2+3+……+12+13=(1+13)×13÷2=91个数字,即第1行第14列是92,那么第10行第5列是92+9=101
(2) 第5行第10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第5行第10列同样是在第14条,那么这个数字是92+4=96
(3) 2004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因为 (63+1)×63÷2=2016>2004; (62+1)×62÷2=1953<2004
所以2004在第63条。第63条的第1行是(62+1)×62÷2+1=1954,2004在这1条的第2004-1954+1=51行。列数为63+1-51=13。所以2004在第51行第13列。

4. 三个质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它们的和的11倍,求这三个质数。
思路:3个质数的乘积是和的11倍,那么3个质数中有1个是11。
设另两个质数分别是x、y, 那么xy=x+y+11
y=(x+11)/(x-1)≥2, 解得13≥x≥2
分别代入x=2、3、5、7、11、13,解得这3个质数是:2、11、13 或者 3、7、11

5. 有两个整数,它们的和恰好是两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恰好是三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求这两个整数。
思路:从数字相同的3位数入手
111=37×3, 37+3=40 舍去
222=37×6=74×3, 74+3=77 符合
333=37×9, 37+9=46 舍去
444=37×12=74×6, 37+12=49, 74+6=80 舍去
555=37×15, 37+15=52 舍去
666=37×18=74×9, 37+18=55 符合; 74+9=83 舍去
777=37×21, 37+21=58 舍去
888=37×24=74×12, 37+24=61, 74+12=86 舍去
999=37×27, 37+27=64 舍去
符合题意的两个整数是 3、74 或者 18、37

6. 在800米的环岛上,每隔50米插一面彩旗,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彩旗,就把彩旗的间隔缩短了,起点的彩旗不动,重新插完后发现,一共有4根彩旗没动,问现在的彩旗间隔多少米?
思路:距离缩短以后,位于新的间隔距离和50的公倍数处的彩旗不需移动
800÷4=200,每200米处的彩旗不动。200=2×2×2×5×5=50×4
所以间隔距离可以是:4×2=8米,或者4×10=40米

7. 13511,13903,14589被自然数m除所得余数相同,问m最大值是多少?
思路:设余数是a,商分别是x、y、z
那么:
mx+a=13511
my+a=13903
mz+a=14589
三个式子互相两两相减:
m(y-x)=392=2×2×2×7×7
m(z-y)=686=2×7×7×7
m(z-x)=1078=2×7×7×11
所以m最大可以是2×7×7=98
13511÷98=137……85
13903÷98=141……85
14589÷98=148……85

8. 求1到2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3、5中任何一个数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思路:能被2整除的有200÷2=100个;能被3整除的有200÷3=66……2,66个;能被5整除的有200÷5=40个
能同时被2、3整除的有200÷6=33……2,33个;能同时被2、5整除的有200÷10=20个;能同时被3、5整除的有200÷15=13……5,13个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有200÷30=6……20
所以能被2、3或者5整除的数一共有100+66+40-33-20-13+6=146个
那么符合题意的数字有200-146=54个。

9. 有一列数:1,999,998,1,997,996,1,…从第3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2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求从第1个数起到999个数这999个数之和。
思路:每3个数看成一组,那么第999个数在999÷3=333组
每组中的数字是1和相邻两个自然数,那么到第333组一共是除1以外333×2=666个数字
第1个数字是999,第2个是998,第3个是997,……第666个是334
它们的和:(334+999)×666÷2+1×333=444222

10. 从200到1800的自然数中有奇数个约数的数有多少个?
思路:任何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成两个自然数相乘的形式,包括质数,是它本身和1的乘积。也就是说,一个数的约数都是成对出现的。只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这成对出现的两个约数相等,即这个数是完全平方数。
14×14=196<200
15×15=225>200
42×42=1764<1800
43×43=1849>1800
所以符合题目条件的是从15到42的平方数,一共42-15+1=28个

11. 在下图中,有左右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都是100,分别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两个小正方形,请你求一下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并比较大小。
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

12. 甲说:“我和乙、丙共有100元。”乙说:“如果甲的钱是现有的6倍,我的钱是现有的1/3,丙的钱不变,我们三人仍有钱100元。”丙说:“我的钱连30元都不到。”问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思路:此题似乎漏了条件:甲乙丙3人的钱都是整数。
设甲有x元,乙有y元
那么x+y=6x+y/3, 解得x=2y/15, 其中y是15的倍数
甲乙一共有x+y元,即17y/15
那么丙的钱:0<100-17y/15<30
解不等式得:61.76<y<88.24
所以y=75, x=10
3个人的钱数如下:甲10元,乙75元,丙15元

13. B两人要到沙漠中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携带一个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准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问其中一个人最远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最后两人返回出发点)?如果可以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呢?
思路:
情况一:不得将食物存放于途中
A、 B出发后,A将尽可能多的食物给B,才能确保B走得很远。
假设出发后x天A将食物给B,然后自己立即返回。
那么A消耗了x天的食物,还需要x天的食物返回,可以给B的量是(24-2x)天的食物
对于B,已经消耗了x天的食物,那么最多还可以补给x天的食物
所以有等式 24-2x=x (A能给B的,最多就是B已经消耗了的)
解出x=8, 即A、B一起出发8天后,A给B8天的食物,然后自己返回。这样B一共可用32天的食物,单程是16天,可以深入沙漠20×16=320千米。
情况二:可以将食物存放于途中
A、 B出发后,A将尽可能多的食物给B,才能确保B走得很远。
假设出发后x天A将食物给B,然后自己返回。
那么A消耗了x天的食物,还需要x天的食物返回,可以给B的量是(24-2x)天的食物
对于B,已经消耗了x天的食物,为了确保走远,需要多带食物,但是又需要确保能回到出发点,那么需要在得到A的补给时在原地留下足够使用x天的食物以返回。也就是说,A能给B的最多是2x天的食物(B已经消耗的x天的,和回程需要的x天的)
所以有等式 24-2x=2x
解出x=6,即A、B一起出发6天后,A给B12天的食物,B留6天的食物在原地用以返回。这样B一共可用36天的食物,单程是18天,可以深入沙漠20×18=360千米。

14. 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
思路:设三等奖是x元,那么二等奖是2x元,一等奖是4x元
总金额=308÷4x×(x+2x+4x)×2=1078 元
根据新的分配方法,一等奖奖金为:1078÷(3x+2×2x+4x)×4x=392 元

15. 把1296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思路:设四个数相等时为x,那么甲是x-2,乙是x+2,丙是x/2,丁是2x
由题意:x-2+x+2+x/2+2x=1296
9x/2=1296
x=288
这4个数是:286,290,144,576
16.
B
原式=(5*10的5次方*2*10的7次方)/(2*10的4次方*5*10的-1次方)
≈10的9次方

一、下面四组词,其中有两组是全对的,另外两组有用错的字。全对的在括号里打上“√”,有错的,先用横线把用错的字画出,再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

(1) 松懈 打搅 忧闷 审阅( )

(2) 杰出 颤抖 珊蝴 精确( )

(3) 推测 拍摄 鞭策 综合( )

(4) 堡垒 简朴 魁悟 师傅( )

二、判断下面每组词中带点字的读音是否全对,全对的在它后面的括号里打上“√”,不全对的打“×”。(4分)


三、按要求填表。(4分)


四、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4分)

前( )后仰 救死( )伤 崇山( )岭

盛气( )人 口若( )河 精兵( )政

天( )地暗 好意难( )

五、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张”的解释有:

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看,望。④量词。


六、选词填空。(6分)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无论……都……

一……就…… 因为…… 所以

(1)我们( )走到哪里,( )不能忘记人民的嘱托。

(2)( )坐在那里说空话,( )实实在在地去干。

(3)张老师( )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 )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他( )有空儿,( )到我们班问这问那。

七、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8分)

(1)我高兴得坐立不安。

(2)妈妈烙(l4o)的饼和馒头很好吃。

(3)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而热情地帮助我。

(4)河南省的名胜古迹有开封的相国寺,登封的少林寺,郑州的黄河公路大桥。

八、读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打比方的话,在句后的括号里打“√”。(3分)

(1)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

(2)兔妈妈精心照料着自己的一双儿女。( )

(3)夜空的繁星,仿佛碧玉盘中撒满的宝石。( )

(4)打了败仗的敌人,成了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

(5)老虎张开大口,好像要一下子把山羊吞进肚里似的。( )

(6)马晓红是我们班的百灵鸟。( )

九、读下面两组句子,在括号里注明每组的意思“相同”或者“不同”。(4分)


十、读下面的句子,联系有关课文,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上“√”。(6分)

(1)“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是:

①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

②桂林的山水很美。( )

③桂林山水的美值得称赞。( )

(2)“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这两句话的含义是:

①说明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

②说明詹天佑不怕困难。( )

③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决心。( )

十一、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括号里打上“√”,不对的打上“×”。(6分)

(1)《书的故事》一课,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表达青年对鲁迅先生崇敬和感激的思想感情。( )

(2)《林海》一课中讲的“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主要是因为大兴安岭有岭、林、花。( )

(3)《高尔基的童年》是写高尔基小时候,在一家裁缝店里当学徒,在店主人百般阻挠的情况下,刻苦读书的事。( )

(4)古诗《前出塞》,作者通过士兵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作业。(17分)

1 今天晚上的电视是中日女排决战。放学后,我飞快地往家跑,想看看这场最(引诱 吸引)人的排球赛。街上的行人也都是那么急匆匆的,仿佛生活的节奏一下子加快了。

2 快到家门口时,突然想起今天不是星期六,我沮丧极了。妈妈不让我在星期六以外的时间看电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准破例。看样子这场球赛看不成了!除非……

3 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我(亲热 热情)地叫了声:“妈妈。”

4 “哎,你回来了!”妈妈正从网篮里往外拿面包,(显然 果然)是刚买的。要是平时,我早就……可今天我无心瞧它。

5 “咱女排赢美国队了!妈妈,可真帅!”我转弯抹角地采取“迂回战术”。“你呀,就知道赢,赢,赢!除了这个,你就看不到别的更重要的东西?”妈妈笑了笑说。

6 更重要的东西?今天晚上,对全国人民来说,还有什么比中日女排争夺世界冠军这场球赛更重要的呢?也许,妈妈的话里(隐藏 隐含)着另一层意思,我思索着。看着妈妈,我突然发现她今天的声音有点特别,神色也与往常不同。我来不及细想,说:“妈妈,今晚电视,嗯,卫星转播的比赛实况,唔,是……”心一急,舌头也不听使唤了,

7 “噢,是咱们女排对日本决战!我,嗨!”

8 妈妈扑哧一声笑了,笑得那么开心,眼角上细密的鱼尾纹也一下子舒展开了。“别我我我的啦,去,去看吧。”

9 我的天,这么爽快!这反而使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把抓住妈妈的两只手,好像怕她一动就会变卦似的。“真的?”妈妈点点头。我乐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拔腿就往放着电视机的套间跑去。“慢着。”妈妈却伸手一拉,我心里忽地一沉:“嗯?”“别光顾高兴,想想今天为什么破例。”妈妈说着,塞给我两个面包。破例?是呀,为什么呢?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妈妈也一样关心着这场比赛的胜负,这真是一个小小的排球,牵动着十亿人民的心啊!

(1)下面几个词语,哪个作文章的题目最恰当,填在文章前的横线上。(1分)

决战 关心 破例

(2)划掉文章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3)把文章分成四段,用“‖”在文中标出,并概括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段意。(6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正确的答案用“√”标出来。

①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来,在句后的括号里打上“√”。

a. 写“我”观看中日女排决赛的事。( )

b. 写妈妈破例让我看中日女排决赛的电视。( )

c. 写中日女排决战这场球赛。( )

②下面哪句话最能正确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句后的括号里打上“√”。

a. 反映“我”急切观看中日女排决赛的心情。( )

b. 表达人们关心祖国荣誉的爱国之情。( )

c. 说明妈妈有一颗爱子之心。( )

(5)文章最后一段有这么一句话:“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作者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用“~~~~”在文中画出。(2分)

十三、作文。(30分)

(1)以黄亮的名义给在北京的哥哥黄明写一封简短的信,主要内容是要哥哥给买一套《小学生文库》。(10分)

提示与要求:①格式要正确;②说话要得体;③语言要简练、明白;

④信封上收信人地址一律写北京朝阳门外大街52号,寄信人地址一律写郑州市光明路小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题作文。(20分)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1)√ (2)珊蝴(瑚) (3)√ (4)魁悟(梧)

二、(1)× (2)√ (3)× (4)√

三、漫:M 氵 11 ②

归:G 彐 2 ①

四、前(俯)后仰 救死(扶)伤 崇山(峻)岭

盛气(凌)人 口若(悬)河 精兵(简)政

天(昏)地暗 好意难(却)

(五)(1)③ (2)② (3)① (4)④

(六)(1)无论……都 (2)(与其)……(不如)

(3)(虽然)……(但是)(一)……(就)

(七)(1)把“坐立不安”改为“又蹦又跳”或把“高兴”改为“焦急”“急”等。也可以把“高兴得”划掉。

(2)把“和馒头”去掉或在“和”后面加上“蒸的”。

(3)把“虚心而”去掉。

(4)把“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去掉,在“少林寺”后面划“。”。

(八)(3)√ (4)√ (6)√

(九)(1)(相同) (2)(不同)

(十)(1)①√ (2)③√

(十一)(1)× (2)× (3)√ (4)√

(十二)(略)

(十三)(1)破例

(2)(引诱) (热情) (果然) (隐藏)

(3)第一段 (1小节),第二段(2小节),

第三段(3~7小节),第四段(8小节)。

段意:

第一段我很想看中日女排决赛的电视。

第三段妈妈破例让我看中日女排决赛的电视。

(4)①b√②b√

(5)作者明白了“小小的排球,牵动着十亿人民的心”这个道理.


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检测试卷(4)
一、填空。(21%)
1.用三个“5”和二个“0”根据下面要求分别组成一个5位数:
(1)只读出一个零( ); (2)一个零也读不出来( )。
2.4千米60米=( )千米 1.25小时=( )分
3.36的约数共有( )个,选择其中四个组成比例,使两个比的比值等于 ,这
个比例式是( )。
4.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8万,这个数在( )至( )之间。
5.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积是24,这个真分数是( ),还可能是( )。
6.栽一种树苗,成活率为94%,为保证栽活470棵,至少要栽树苗( )棵。
7.一根长a米的绳子,如果用去 米,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它的 ,
还剩( )米。
8.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9.配制药水的浓度一定,水和药的用量成( )比例关系;步测一段距离,每步册平均长度与步数成( )比例关系。
10. 如左图所示,把底面周长18.84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5分钟浪费( )升水。
12.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为1.8米,长、宽、高的比是6:5:4。把这个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可以增加( )平方米。
二、选择。(5%)
1、把4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 )
A、15 B、14 C、15 米 D、14 米
2、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下,结头处长25厘米,要捆扎这种礼品盒需准备( )分米的丝带比较合理。

A、10分米 B、21.5分米 C、23分米 D、30分米

3、如图,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休纸
盒,下底标有字母“M”,沿图 A B
中粗线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形
想想会是( ) 。 C
4.六(1)班共有48名学生,期末评选一名学习标
兵,选举结果如右图,下面( )图能表示出这个结果。


A B C D
5.估算下面4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888×(1+ ) B.888×(1- ) C. 888÷(1+ ) D. 888÷(1- )
三、计算。(27%)
1.直接写出结果。(6%)
23 -12 = 4.5×102= 59 ×6= 270÷18= 5-0.25+0.75=
0.42-0.32= 2÷15 = 341-103= 13×(2+713 )= ( ):17 =17
10×10%= 23.9÷8≈ 7× ÷7× = 1÷ × =
2.怎样简便怎样算。(9%)
78 ÷5+78 ÷2 1.05×(3.8-0.8)÷6.3 920 ÷[12 ×(25 +45 )]


3.解方程(或比例)。(6%)
14 x -0.75=12 ÷ 1.27.5 = 0.4x

4.列式计算。(6%)
(1)一个数的 比它的 多60,求这个数。(2)18的 除以 的12倍,商是多少?


四、动手实践。(5%)
1.右图是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1)在长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
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2)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
(3)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将三角形高速旋转,可以形成( )形。算出旋转形成的这个图形的体积。


五、生活中的统计问题。(6%)
下表是新华小学六年级各班人数的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
六(1)班 六(2)班 六(3)班
男生 23 22 24
女生 22 25 26


根据数据画统计图回答问题。
(1)六( )班的人数最多,共有( )人。
(2)六(1)班人数相当于六(3)班的( )%。
(3)全年级平均每个班大约有学生( )人。
六、解决问题。(36%)
1.只列式(或方程)不计算。


2.工程队计划20天挖一条800米的水渠,实际16天就完成了任务。工程队的实际工作效率比计划提高了百分之几?


3.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分别从南京和扬州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 小时在离中点3
千米处相遇。已知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上面是张大爷的一张储蓄存单,如到期要交纳20%的利息税,他的存款到期时实际可得多少元利息?


5.一个圆柱形玻璃杯,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现在水的高度和水上高度的比为1:1,放入一个圆锥后(圆锥完全浸没在水中),水的高度和水上高度的比为3:2,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完成某项工程的天数和日工资如下表:
工程队 单独完成工程所用天数 每日总工资(万元)
甲 10 18
乙 15 12
丙 20 8
请你选择两个工程队合做这项工程,如果工期很紧,想尽快完工,应选择哪两个队合做?几天可以完工?完工后两队各得多少工资?
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


#蔚戚袁# 跪求小升初数学分班试卷!!!!
(15078976331): 1 .有一堆苹果,三个三个的数、四个四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都余2个,这堆苹果最少有( )个.2. 三个质数的和是52,它们的积最大是( ). 3. 把分数 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后面第1993位上的数字是( ).4. 有甲、乙两堆煤,如果从甲堆...

#蔚戚袁# 小学升初中的核心试卷(数学的)
(15078976331): 第一题 设五年级的人数为 a ,则六年级的人数为(324-a) 根据题意,五年级男生的人数为 5/9a ,则六年级的男生人数为4/9(324-a) 则五年级女生的人数为 4/9a ,则六年级的女生人数为5/9(324-a) 而女生人数相同,即 4/9a =5/9(324-a) 解得 a=...

#蔚戚袁# 小学升初中模拟试卷 -
(15078976331): 08小学升初中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18% 1、圆柱体有( )个面,( )两个面的面积相等,它的侧面可以展开成( ),长和宽分别是( )和( ).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一个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侧面积是...

#蔚戚袁# 我想要小学升初中的数学试卷 -
(15078976331): 1.建议你买一本>,我去小升初考试很多是上面的题,上面也有很多以前的奥赛题,没时间了,赶快买来把难的题看看吧! 2.既然数学较弱,认真复习书本上的知识,学校的毕业考试也很重要,考的不好不要想进好初中. 3.还是写几道试题吧: 1...

#蔚戚袁# 我是一个六年级要小学毕业的人,请大家能帮我出出小学六年级升初中的语文和数学题啊. 谢谢! -
(15078976331): 有理数 满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如果=4,=7,则x+y的值为( ) A.9 B.-9 C.±9 D.±5或±92.表示的意义是( ) A.5个2相乘 B.5与2相乘 C.5个2相加 D.2个5相乘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蔚戚袁# 小学升中数学考试题~~ -
(15078976331): 其实每一行都是对上一行的“统计”,而且去掉了汉字. 第一行:“1”统计为:1个1,去掉“个”字,就变成了“11”,也就是第二行. 同理,第二行可统计为:2个1,去掉“个”字,就变成了“21”,也就是第三行. 同理,第三行可统计为:1个2和1个1,去掉“个”字和“和”字,就变成了“1211”,也就是第四行. 同理,第四行可统计为:1个1和1个2和2个1,去掉“个”字和“和”字,就变成了“111221”,也就是第五行. 同理,第五行可统计为:3个1和2个2和1个1,去掉“个”字和“和”字,就变成了“312211”,也就是第六行.

#蔚戚袁# 小学升初中数学试题 -
(15078976331): 1. x+8=11 23x+56=78 3x+5=11-32. 450000+78000= 45200+ 12800...

#蔚戚袁# 小学升初中试卷 -
(15078976331): 《重点初中招生考试检测卷》 我买过了,有数学也有语文,英语应该也有的

#蔚戚袁# 小学升初中数学习题 -
(15078976331): 小学数学毕业文化 素 质 测 试 题 (一)概念部分 一.填空: 1.四十亿四千零四十万零四百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0.05==( )÷8=( )∶60=( )% 3.6千克20克=( )千克;小时=( )小时( )分. 4.小华把5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

#蔚戚袁# 求一个小学升初中的数学题
(15078976331): 这样想吧,8张纸,抽1张变15张,抽2张变22....抽8张变64.就是每抽一张都加7.设共剪了x张,列公式可为: 8+7x=2010 x=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