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父亲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1. 古文对父亲成语

舐犊情深、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父母之邦、父爱如山、恩深义重、恩重如山、千恩万谢、谢天谢地 、敬谢不敏、感极涕零、感激不尽、感恩怀德 、恩重泰山、大恩大德【伯俞泣杖】指孝顺父母.【班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班衣戏采】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斑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承欢膝下】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慈乌反哺】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慈乌返哺】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定省温凊】定省:古代儿女早晚向父母问安;温凊:冬温夏凊的略语,温是温被,凊是扇席.形容子女非常孝顺.【反哺衔食】反哺:乌雏长大后,衔食哺母乌.小乌又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恩情.【反哺之情】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反哺之私】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你可以参考一下二十四孝图~。

2. 古文中的父亲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3. 古文中的父怎么理解

父 fǔ〈名〉(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courtesy name]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诗·大雅》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old man]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3) 又如:渔父;田父(4) 通“甫”。开始 [beginning]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四十二章》(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heaven]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呼母。

——《易·说卦》词性变化◎ 父 fǔ〈动〉(1) 通“捕”( bǔ)。捕捉,捉拿 [catch;capture]徒以而富(通福)之,父系而伏之。

——《管子·侈靡》(2) 另见 fù基本词义◎ 父 fù〈名〉(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

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2) 同本义(3) 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father]父,家长举教者。

——《说文》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4) 又见父之执。

疏:“父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父至尊也。——《仪礼·丧服传》(5) 又父子手足也。

父者子之天也。乾为父。

——《易·说卦》父者,家之隆也。——《荀子·致仕》孙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世说新语·言语》(6) 又如:父执(父亲的朋友);父祖(父亲和祖父);父宗(父亲的继承人);父艰(父丧。同父忧);父任(儿子因父亲任官而得官职);父执(父亲的朋友);父族(父亲的亲族);父业(父亲的事业)(7) 对某一种大事业的创始者的尊称。

如:国父;革命之父;氢弹之父;原子能之父(8) 指万物化生之本乾为父。——《易·说卦传》(9) 又如:父天(以天为父);父母国,父国,父母之邦(祖国)(10) 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

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

如:舅父;姨父;岳父(11) 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kin *** an]以速诸父。——《诗·小雅·伐木》(12) 亦指与雏、崽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禽兽中的雄性 [male animal]。

如:父马(雄马)(13) 上古对官长的称呼。宋时,羌、西夏等少数民族对汉族官长亦尊称“父” [official]。

如:父师(太师。上古三公之一);父舅(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

同姓诸侯称父,异姓的称舅)词性变化◎ 父 fù〈动〉(1) 行为像个父亲 [father]。如:父事(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对待)(2) 另见 fǔ。

4. 【一篇古文,自己的父亲对他的父亲不孝,儿子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他

"孝字要写好" 百善孝为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孝”的含义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但不管如何,其中一些基本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比如说“养老”和“娱亲”,即对父母进行物质上的赡养和精神上的慰藉.这既是现代法律的规定,也是传统道德的准则.父母年轻力壮时全力抚养子女,到了年老力衰,理所当然地要子女赡养和孝敬.如此子子孙孙,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得以不断发展进步.土家族有一个民间故事,说一个不愿尽赡养天职的人,看到父亲老了,就用一个大背篓把父亲背到山上去.他儿子看见了就说:“爹,你把爷爷背到山崖上后,一定要把背篓背回来,留着我以后背你用呢.”这给那些尚不懂得“孝”字怎么写的人提了个醒:如果不“孝”,你的儿子也会像你一样!“。

5. 文言文对着父母怎么称呼自己的

妾身(女) 吾(男) 文言文中其他场合称呼自己 我:吾、余、予、愚、鄙人、在下 先秦以前:寡人 皇帝:朕、寡人 皇后、太后:哀家 老头:老朽、老夫 老妇:老身 出家人:洒家 官人:下官 女子:妾、区区、奴、奴婢 读书人:小可、不才 下人:奴才、老奴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

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

“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

《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

3、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

“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

5、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称“我”。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

“孤”字用于句首,代替刘备,作主语。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女”字用于句中,又在动词“诲”之后,作“诲”的宾语。

代替“仲由”,译为“你”。 1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给别人耕田的的人,怎么会富贵呢?“若”用于句首,用来称代陈涉。

相当于“你”。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

陆游《示儿》——大王的军队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喜讯禀告给你的父亲。句中的“乃”就是代词,“你的”。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而”便是代词“你”。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例: 13、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他们的士气衰竭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这里的“彼”和“之”都是代词,用来指代齐国的军队,相当于“他们”。

14、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其”字用来代替愚公的妻子,译为“他的”。

1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您的手把他杀了。句末的“之”就是代词,代替“侮臣者”,相当于“他”。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译为“自己”之意。 例: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桃花源记》——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自”便是自称“自己”。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字也同上一样,指“自己”。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例: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才能。这里的“人”字,即旁称。

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现在人家有大功却要击杀他,这是不道德的。

“人”字旁称“人家”。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之用,一般译着“您、您老人家,他老人家”之意。

例: 20、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微薄的力量,还不能削平像魁父那样的小土丘,又能把太行、王屋那两座大山怎样呢,句中的“君”便是愚公之妻用来尊称愚公的,相当于“您”。 21、子何恃而往?《为学》——您凭什么去呢?“子”便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22、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况吗? 2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您说你事务多,谁像我呢? 24、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公输盘说:“您老人家有什么见教呢?” 25、足下事皆成。《陈涉世家》——您的事业都会成功。

6. (感谢)父亲 文言文

感谢 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我就会想起我那可敬可爱的父亲。他离开我们已经有六个年头了,每到此时,我都会提前几天去祭拜他,给他的坟头上添几锹土,和他拉家常,报平安,让九泉之下的父亲安心。父亲是一位医务工作者,虽然他的一生没干出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却是方圆百里百姓最敬重的人。

记得父亲最后一次出诊,是在一个漆黑的雨夜。邻村一个哈萨克族孩子误喝了农药,此村离县城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交通非常不便,送县医院肯定来不及。事主家境又很困难,当时连一百块钱都凑不起来,一家人只能围着抽搐的孩子哭天喊地。一个年轻人提议请父亲,说父亲是菩萨心肠。于是,有人自告奋勇骑摩托去接父亲。当时,父亲年事已高,身患肺癌在家静养,已有半年多不出诊看病了。听说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误喝了农药,他不顾母亲的阻拦,连雨衣都没顾上穿,就坐上了摩托。

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天黑路滑,年轻人摩托车开得太快,在半路上出了意外,父亲被摔了出去,摔断了左腿。七十高龄的父亲当时就昏了过去。接父亲的是个年轻人,他吓得不知所措,幸亏事主家派出的第二批人赶到,他们便商量着如何送父亲去县医院。这时,苏醒过来的父亲忍着剧痛,让那几个人背着他及时赶到了那孩子家,先给孩子看病。见孩子得救了,父亲才住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事主几次去医院看望父亲,

并提出住院费由他们负担,但都被父亲婉言谢绝了,甚至连送来的一百只鸡蛋也退了回去。当时,我们不理解父亲,认为父亲老糊涂了,很不值得!出诊不收诊费也就算了,何必那么菩萨心肠呢?再说,父亲住院又不是公费。父亲则笑着说:“他家里实在太困难了,别说让他们拿出两千块钱,就是两百块钱还不一定能借到。那晚的情况只不过是一个意外,不要强人所难。你们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遇到啥事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想,那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父亲的话算不上是豪言壮语,我的感触却很深。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是我一生享用不尽的。



~


#舒雅虽# 我想写篇文言文给我爸,古代有关写父亲与儿女的古文,儿女向父亲表达感谢和爱的文,求具体内容. - 作业帮
(17615848060):[答案] 《战国策》中的一篇名篇《触龙说赵太后》描写了赵太后对于她的孩子长安君和燕后的爱,描写了触龙对于他的小儿子舒祺的爱,并阐明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刻道理,就是一篇典型的写父亲与儿女的古文,你可...

#舒雅虽# "我对父亲说" 用古文怎么说 -
(17615848060): 吾谓父曰

#舒雅虽# 父亲 文言文怎么说? - 作业帮
(17615848060):[答案] 或者叫“爹”,直接“父亲也可以”

#舒雅虽# “我的父亲”用文言文怎么说 -
(17615848060): 是的.另外还有家严、家公等,令堂是对别人的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别人的父亲的尊称;令郎是称呼别人家的儿子,令爱是称呼别人家的女儿

#舒雅虽# 悼念父亲的文言文有哪些? -
(17615848060): 悼念父亲 类别:现代诗 作者: 小舟 雷电交加, 呼唤着父亲; 大雨滂沱, 倾吐着悲情. 我的心痛已成雨滴, 男儿有泪泪满衣襟. 我拉着父亲的手, 很久很久―― 就是这双手: 紧握钢枪同敌人殊死搏斗; 也是这双手: 亦农亦工挥动着镰刀...

#舒雅虽# 关于父亲逝世的伤感文言文 -
(17615848060): 2009,12,05日或许是一个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日子,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那样的突然!或许每一个人都无法预料,包括他自己在内,所以就连一句话也并未留给我和妈妈、姐姐!当我从家里接到那噩耗时,心已经无法沉静,双眼充满了泪水...

#舒雅虽# “愿你的父亲早日康复”文言文如何表示? -
(17615848060): 要把“愿你的父亲早日康复”用文言文来表示,首先需要看看句子里面的词语可以用哪些文言词语来表示.“愿”文言词语可以用“冀”来表示.“你的父亲”文言词语可以用“汝之父”来表示.“早日康复”文言词语可以用“早痊”来表示.“愿你的父亲早日康复”用文言文可以这样表示:冀汝之父早痊也.

#舒雅虽# 文言文中的父有没有父亲的意思 -
(17615848060): 文言文中,父发音为 fù时,有父亲的意思. 例句:《诗 小雅 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南朝宋鲍照《松柏篇》诗:「孝子抚坟号,父兮知来不?」

#舒雅虽# 原古谏父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 作业帮
(17615848060):[答案] 我们要尊敬孝顺自己的父母,不要嫌他们老了,就抛弃他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教育子女天经地义,而文中的原谷却运用自己的智慧,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使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父母是为孩子做榜样的人,应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