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哪? 历史与文学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林徽因的叔父是清末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中的林觉民。
林徽因的三弟林恒原本是高材生,走的是实业救国的道路,抗战爆发后,林恒弃笔从戎,成了国军飞行员,在1941年一场保卫成都的空战中,击落一架日军飞机后,被敌机击落,壮烈牺牲。林徽因从小跟三弟林恒关系最好,得知噩耗,在病床上的林徽因写下了《哭三弟恒》“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由此可见,林徽因对于弟弟的战死,除了悲伤之外,更多的是赞同了弟弟的做法。而后,梁林夫妇又在四川宜宾时,认识了一群航校学员,这群学员亲切的称林徽因为长姐,而这些学员最后也都一一的抗日战场上牺牲。林徽因不仅失去了亲弟弟,还失去了一群没有血缘的“弟弟”。而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一切事件的经历者,在日后的回忆中,也说到,《哭三弟恒》是送给林恒和那些所有牺牲的空军飞行员。
而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国民政府还在战和不定,林徽因连同多名知名学者一致主张,守土抗战。当时,他们的女儿梁再冰正在北戴河同姑姑们一起度假,林徽因给她写了一封信:“如果日本人要来占领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那时候,你就跟着大姑姑在那边,我们就守在北平,等到打胜了仗再说。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林徽因感染了肺病,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医疗条件,她的朋友让她移居国外,治好重病。而林徽因的回答是:“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怎么可以离开?如果我们必须死在刺刀或者炸弹下,我希望可以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1944年,日军攻占贵州都匀,直逼战时陪都重庆,当时林徽因及其家人在四川宜宾,她的儿子梁从诫问她:“如果日本人真的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回答道:“中国读书人总会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梁从诫急了:“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你们不管我了么?”病中的林徽因握着梁从诫的手说:“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
抗战时期的林徽因一直没有放弃学习,一直在读杜甫陆游后期的诗。那个时候同样正值战乱,而林徽因就是要学习这些爱国诗人的传统爱国情操。
林徽因对国民政府的腐败深恶痛绝,在1948年,解放北平前夕,当时林徽因和丈夫居住在清华园,哪里是解放区。解放军派人去拜访梁林,带了一份北平地图,希望林徽因和梁思成将北平城里一些重要建筑标记出来,在战斗的时候进行保护,避免被损坏。而林徽因和梁思成连夜将所有北平古建筑标记了出来。
在面对文化入侵时,林徽因认为,将一座东方古建筑上加上西方的元素,是对东方古建筑艺术的侮辱!
林徽因还是国徽的主要设计人,为了设计国徽,林徽因没日没夜的工作,房间里全都是国徽的样本。
林徽因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浮雕的设计。因为那个时候的林徽因身体非常虚弱,所以需要她的学生来动手,而她的学生关肇邺还记得,有一次他把纪念碑上浮雕的线条画得太柔弱了,林徽因看了,幽默地说:“这是乾隆taste(品位),怎能表现我们的英雄?”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结束了51年的传奇人生。而她去世时,她参与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在如火如荼的建造着,党为了表彰她对国家的贡献,将一块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浮雕,安装在她的墓碑上。墓碑是由丈夫梁思成亲手设计,上书是由同事莫宗江提笔“建筑师林徽因墓”。两位好友金岳霖,邓以蛰联名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所以,提起林徽因,1937年之前她是大家闺秀、民国第一才女、女神。1937年之后,她是爱国诗人、建筑家、新中国建设者。注重她外貌的人是肤浅的人。注重她才华的人是有深度的人。而注重她高贵品质的人,才是真正懂林徽因的人。
本人林徽因忠粉,手打不易,望采纳。

在一九五三年由北京市政府召开的"关于首都文物建筑保护问题座谈会"上,林徽因特别提出了要保护民居住宅建筑:"北京市保护旧文物建筑多半属于宫殿、庙宇,对民间建筑便没有注意。艺术从来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宫殿艺术,一个是民间艺术,后者包括一些住宅和店面,有些手法非常好,如何保存这些是非常重要的。"3:她的发言得到了时任国家文物局长也是著名文、史学家的郑振铎的支持,从而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对以后的古建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从建筑学术的角度来看,如此明确地提出对民居建筑遗产之保护,在当时来说即便是在国际上都是十分先进的。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的丈夫,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吴晗的言论,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
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她(指林徽因)指著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牌楼今日早已随著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

1.她的诗句,当时一批诗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欧美浪漫主义诗歌中找到启示和力量。他们在理想的他的诗热情澎湃,格调宏朗,但也因未能扣紧中国现实而有些浮泛,如她的《新梦》。

2.她主持设计国徽 倾注浓郁爱国情怀,

林徽因的爱国情怀体现在主持设计国徽

从宾夕法尼亚回来了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历史与文学既有联系,又各有千秋。历史注重于实际,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文学则更注重于素养,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申图俘# 大家都是怎么评价林徽因的呢 -
(19729111339): 林徽因向来是一个群体的中心,不管是远远向往著的群众,还是登堂入室加入她的沙龙的客人,我们得到的画像,总是一群男人如壁脚灯一样地抬头仰望她,用柔和的光线烘托她,愈发显得她眼波灵转,顾盼生姿. 这个中心在让人神往的同时...

#申图俘# 林徽因诗的特点是什么? -
(19729111339): 林徽因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位极富个性,“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她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一位诗人,尽管是在新月诗派渐近烟消云散之时开始写诗,然而,她的诗歌创作无疑受到了这流派的影响.因此,林徽因的诗歌同样具有新...

#申图俘# 跪求~~《我眼中的林徽因》 200字 急急急~~~~~ -
(19729111339): 林徽因很有气质也很美丽,也有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高傲.对于她很难用几个简短的词语简单概括. 她很有才华,同时,在她的才华上很有灵性与悟性,对于理想很执着,很热情. 林徽因的才华,在她的那个时代是很特别而又少见的.她的...

#申图俘# 《示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729111339): 《示儿》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

#申图俘# 林徽因与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之间的情感
(19729111339): 简单地讲,这三个男人与林徽因的故事,其实代表了一个女人一生中遇到的三个最重要的男人类型,代表了女人对待男人,三个不同层面的爱意. 作为民国首席才女的林徽因,追求者无数,但她选择了身体略有残疾的梁思成为夫,一方面是尊重...

#申图俘# 林徽因与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之间的情感 -
(19729111339): 首先得说林徽因是个知性、博学又很会拿捏感情尺度的人.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 真爱.是一种情投意合的真爱,他们有着共同追求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 林徽因与金岳霖是一种超越友情的爱,可以算是亲人但不是爱人.她是非常欣赏他的哲思...

#申图俘# 《传奇女子 - - 林徽因》阅读答案!帮找下,第一个答的必采、其他感谢! -
(19729111339):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

#申图俘#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主人公的爱国情怀
(19729111339): 小弗朗士,嘿嘿,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生动的刻画了祖国被毁后的悲哀,从而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貌似十年前的文章了,现在课本上还有啊

#申图俘# 请问屈原诗中的爱国精神是怎么体现的 -
(19729111339): 列宁认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作为象征楚民族文化的奠基作品《楚辞》,它集中体现了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风貌. “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新文体,是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