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体字的风格 赵体书法的特色是什么啊?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赵体字是指赵孟頫书法

  书法风格: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世孙。这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做着异族朝廷的官,虽然地位很高,实际并不受重视,心里很苦闷,只是一味地吟诗作画。他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论。除书法外,他还擅长绘画,精通文学,通晓音律,熟谙道释。是他,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不仅如此,他的家族中也出了不少艺术名人:他的妻子管道升、他的儿子赵雍都精通书画,他的外甥王蒙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传世的楷书名作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仇锷碑》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不少,如《洛神赋卷》、《赤壁二赋帖》、《定武兰亭十三跋》等。他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是他书法的主要特色。虽然他对晋人书法下过很深的工夫,但晋人书法中精妙的用笔,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体现;或者说,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加以简化了。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这完全是他深厚的学问、修养所致。

  他的书法成就和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不仅同时代的一些名家如邓文原、鲜于枢纷纷以他为榜样,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清代的刘墉、乾隆帝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整个元朝书法,几乎都笼罩在赵孟頫的庇荫之中。可以说,他是个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式人物。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再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

  参考: http://art.people.com.cn/GB/41132/41137/4013555.html

是赵佶得字体还是赵孟頫得字体?
赵孟頫得字体: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干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赵佶得字体: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秋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奸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

什么意思啊

啥意思`

赵体的特点是什么?~

赵体的结构特征第1节:赵体结构特征概述

特点如下:
1、藏露结全
楷书的笔画书写一般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将锋芒藏住,极重含蓄。赵体字敢讲逆入回锋,但是赵体字笔画的起笔之处更多的只注重取逆势,从空际逆入,并没有完全把锋芒藏住。
收笔时有回锋的意思,但是也不刻意顿挫回锋。强求圆润。这种写法不但无损于含畜之美反而增添了一种生气和自然轻松感。
2、笔道停匀
赵体字的笔画自有轻重的变化,但较颜体。柳体来说,明显地匀净多了。而且也无那种横轻竖重的固定程式。到底那一个笔画该重,哪一个笔画该轻,完全是依据字的需要随机而定的。
3、腾挪起伏
赵体的捺画。横画多起伏,有曲折之美。
4、点画呼应
赵体楷书借鉴了行书的写法,有行书笔意,点画之间多前后呼应,笔意相连。有的甚至干脆就用行书的写法,笔画与笔画之间有牵丝映带。

扩展资料:
“赵体”代表作品:
1、《洛神赋》
《洛神赋》是宋末元初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赵孟頫曾多次书《洛神赋》,传世版本也较多,但其中保存完整的精品共两幅,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
《洛神赋》用笔精纯、圆润,结体严谨、遒媚,章法平和、潇洒。赵孟頫师法“二王”,得其笔法,又结合自身的特点,其行书呈现出清俊、典雅之风,《洛神赋》亦是将他的审美理想呈现得淋漓尽致。
在《洛神赋》中,“中和”之美充斥全篇,对后世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2、《吴兴赋》
赵孟頫书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且其所书之内容出于本人所撰,仅就后者而言,在其传世作品中也是罕见的。首题“吴兴赋”,三字右边已残缺。手卷乃元大德六年(1301年)书;册页折叠整幅长卷式装帧。
该书法长卷长282.95厘米,高25.8厘米,册页折叠整幅长卷式装帧。文章从吴兴的“势雄乎楚越”的山川形势写起。
历数各个朝代“风流互映”的名士显宦,描述丰富的“土地之所生”,极言家乡的富庶之状,最后叙写因兴文教而致“家有诗书之声,户习廉耻之道”的文明隆盛,落笔于“以仁义为化,礼乐为政”的题旨。
此书正行相间,时参草书,后段草书较多,有渐入胜境之意趣。点画雅致,体势舒展,章法整饬,神气一贯。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原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955年经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之联系相商,始入藏浙江省博物馆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体


#缑农婵# 楷书的书写风格中欧体颜体柳体赵体中的欧颜柳赵分别指的是. -
(17681639760): 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朝的赵孟頫.

#缑农婵# 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这些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
(17681639760): 欧体书法的特点 1.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

#缑农婵# 赵体好看难学,比起颜体来说难在哪? -
(17681639760): 关于写字一事,我国从古至今就十分重视,在我国古代为了写字,文房四宝必不可少,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这四物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欧颜柳赵四人乃是我国的书法大家,笔下之字,自成一派,各有其风格.欧阳询的欧楷集各家之所长,主要...

#缑农婵# 楷书赵体是谁 -
(17681639760): 赵体字是指赵孟頫书法.书法风格: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 宋太祖十世孙,湖州(浙江吴兴)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

#缑农婵# 求简要概括此4位书法家的作品特色赵孟頫、颜真卿,王羲之,米芾RT,求精炼! - 作业帮
(17681639760):[答案] 一、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的特点:快利秀逸,结体妍丽 第一,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 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

#缑农婵# 赵孟頫书法 -
(17681639760): 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

#缑农婵# 怎样写好“赵体”书法 -
(17681639760): “赵体”,也有人称其为“行楷”,学习行楷,大家接触的比较多的有《妙严寺》《胆巴碑》《三门记》.写《胆巴碑》和《三门记》的比较多一些,字形为方形,建议楼主以熟练为前提,注意笔意的连贯性,还要有三角形的稳定性.祝,更上一层楼

#缑农婵# 赵体和颜体这两种书法哪种对于初学者比较容易入手? -
(17681639760): 应该是颜体的,很多初学者都练的颜体,比如《颜勤礼碑》,也被很多人公认为容易上手.还有“魏碑”你也可以看看,也容易入门,还利于创作.而“赵体”楷书呢,严格去分属于行楷的,被归于楷书,但里面有很多行书的笔法,不适合初学,“赵体”可以作为楷书向行书过度时去练.希望对朋友有所帮助,祝进步.

#缑农婵# 练毛笔字的问题 -
(17681639760): 1、字形趋扁方,赵体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不象欧体或者柳体那样高长.赵体撇画.捺画.以及横比较舒展,字势横展. 2、端庄流动,赵体字横直相安,重心平稳,结体严谨端庄,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因而以显得流美动人. 想练成的技巧 1、藏露结全 2、笔道停匀 3、腾挪起伏 4、点画呼应 就这四种,能想通了,赵体就练好了

#缑农婵# 赵孟頫的书法可以作为入门字体吗 -
(17681639760): 个人觉得不太合适,入门的话选颜真卿或 柳公权比较好.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