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兰舟,“兰舟”是什么﹖ 独上兰舟是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兰舟:船的美称。

独上兰舟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全词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扩展资料

兰舟有两个释义:

1、船的雅称;

2、床的雅称。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赏析:“轻”,言其悄悄然;“独”,曰其仅然一身。独弄清影,顾盼流连。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词一开篇:“红藕香残玉簟秋”,荷花已然凋残,尽是一片清秋冷落时节,这个“秋”字,正是作者触发情怀的节点,是缘景生情的根本,也是文章情气的基础。作者把“秋”这个抽象化的季节概念,用具有感性色彩和具象特征的“红藕香残”来表达。

同时,秋凉的“香残”景象和清飒氛围最能激起人们的愁情幽绪,这在古典诗词是极为常见的,这说明了其审美上的对象特征和心理意绪上的对应同构关系。作者巧妙的避免了自然景象可能的对主体心理意绪的掩蔽,使读者产生审美上的偏向,而是把客体的自然物象作为引发情绪的媒介。即不是意大境小,也不是境大意小,而是微衰的秋境和幽然的秋思之间的相互契合。 

淡起微推,首先用淡笔勾勒季节特征,其后轻推出抒情主体的形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两句足可玩味,“轻”,言其悄悄然;“独”,曰其仅然一身。何以如此?词至此可谓不着一字,然而其意脉潜隐其中,直到“云中谁寄锦书来”,其潜隐之意脉方才显豁,终显其表层意象。作者眺望秋际云天,原是企盼丈夫的“锦书来”,于是紧接“雁字回时”一句。

“雁字”既是眼前实景,雁阵归然,长空嘹唳;也是寄兴之景,所谓鸿雁传书,本就是具有民族本色的传统意象,含有象征意义。当这这种翘首引怀,待书于景的意识,最终成为显性意识时,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所内蕴的深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其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孑然一身,静静地等待雁传尺素,独自咀嚼那离别的伤情,悄然的排遣那铭心的思念。在这“轻”与“独”中不事张扬,无需为伴的去回味、咀嚼、体验、领略。上阕煞尾处,忽见“月满西楼”这一景象描述。这一收笔,绝极妙极。不但呼应了首句“红藕香残”的景象,且同时组成了一个空间上的立体环境体;红藕、兰舟、雁字、西楼。

作者亦身在其中,独处一角,可谓身入词境。这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空间感下透现的时态感观,时空的灵动跃然纸上,此时流转在我们心间的是作者的情与意的深度交融,于是从最初的绘画美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美学层面,意境美。 

本篇词作,上阕隐然相思之意,下阕则直宣情愫。“花自飘零水自流”,乃借景抒怀,暗中又扣合流水落花的伤感与无奈。可以说字字紧扣“相思”这一词中意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述及与丈夫身处两地,共处一种思绪之间,表明了作者与丈夫的心灵感应同为一律。可见此处是为双向而动。这与前人所作大部为对月独抒怀的感情脉思有着显著区别。

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作者如何为之?结尾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绝妙好词,除让人哑然称绝之外,唯有叹然。作者一路写来,或寄情于景,或景中含情,意象时露时显,于结尾处猛然一收,如群山之玉,塔顶明珠,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刺激,使之心灵为之震动,深思、遐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舟



1、兰舟:指木兰木制造的小舟。

2、“独上兰舟”句,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月满西楼》

3、关于“兰舟”的解释。学界倾向认为词中的兰舟代指卧床。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句的意思是:秋凉了窗外的荷藕已经凋零不堪,(词人的)床上铺设着精美细致的竹编凉席,她轻轻解下轻罗薄裳,孤独的准备就寝寝了。(道出词人李清照那种悲秋的凄凉孤独)。

4、原文:《一剪梅月满西楼》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独上兰舟,“兰舟”是:原指用木兰木造的舟,此处为床的雅称。

独上兰舟,出自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所做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词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因此,【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意思是: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兰舟”】为木兰舟,是船的美称

【“兰舟”】为木兰舟,是船的美称。

独上兰舟,兰舟是什么~

俩意思
1、原本指兰木做的船,后来也指一般的小船;2、床的雅称。

兰舟在李清照的这首词中的意思是床,正好跟上一句的轻解罗裳相呼应,也表达了作者丈夫离开以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蔚郊侦# “——”文学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 -
(17137853036): 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两处都出现“兰舟”一词,高中第三册教材注解“兰舟”:指用木兰木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蔚郊侦# 一叶兰舟是什么意思 -
(17137853036): 兰州,扁舟,指的是小船.

#蔚郊侦# 轻解罗衣,独上兰舟.雁子回时,月满西楼.什么意思 -
(17137853036):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正因为是“轻”,所...

#蔚郊侦# \"兰舟催发\"的\"兰舟\"是什么意思? -
(17137853036): 木兰舟,船的美称..木兰是一种落叶乔木,木质坚韧细致芳香,可做船的材料.

#蔚郊侦# 李清照的《一剪梅》的译文(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17137853036): 【原文】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

#蔚郊侦# 李清照的词,才上眉头,却下心头,后两句是什么 -
(17137853036): 一剪梅 红耦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全词轻柔自然,歇拍三句尤为行家称赏.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蔚郊侦#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这句话中的兰舟”是什么意思?
(17137853036): 兰舟:指画船.《述异记》记载鲁班曾刻木兰舟.

#蔚郊侦# 有谁知道“独上兰舟”是哪首诗里的???
(17137853036):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蔚郊侦# 李清照的《一剪梅》词里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个轻解罗裳到底是个?
(17137853036):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把罗衣小心地换下收起,一个人上了兰舟(到荷塘上散散心). 解,可以是解开,松快一点:也可以是解除,彻底抛开.和衣服对应的,上衣可以解开放松,下衣尤其是女子下衣不能“大撒手”吧,只能是解除这件,换上另一件. 关于罗裳,罗是轻柔密实的丝织品,裳是下身衣服.刘熙《释名·释衣服》“凡服,上曰衣”,“下曰裳”;《急就篇》卷2“袍襦表里曲领裙”,颜师古注:“裙即裳也.”此外,狭义的裳只是裙的雅称,因此“轻解罗裳”中的“罗裳”,无疑是指罗裙. 略详细的解释,可参看站内“请问一下,李清照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句中,为什么上兰州要解罗裳呢?”

#蔚郊侦# 轻解罗赏 独上兰舟 上句是什么 - 作业帮
(17137853036):[答案] 红藕香残玉覃秋.轻解罗赏,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