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商代,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艺术的发展及特点 简单介绍商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经历了一个由简朴到繁缛,由凝重到生动的发展演变过程。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高大厚重、古朴雄伟为特点,纹饰以饕餮、龙、凤、云雷纹等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以几何花纹为多,常有精美的日常生活场面、战争场面等图案,逐渐取代了神秘、恐怖的内容。
1、夏代青铜器: 夏代是我国青铜器艺术的初创时期,有关文献里多有提及夏代的铜器。
2、商代青铜器:商代青铜器艺术是由成熟到鼎盛的重要阶段。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 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因为大量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的殷墟,所以又被称为殷墟期青铜器。殷墟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墟期的青铜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酒器在数量和种类上明显增多;一个是流行 饕餮 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奇异的动物纹样。各种纹样的交互组合形成了,商代后期代青铜器狞历之美的时代风格。 殷墟期的青铜器总体风格为:造型凝重雄浑,纹饰繁丽深沉。
3、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的风格由奇诡转为典雅。周代早期的青铜器酒器减少食器增多。西周中、后期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菱纹、凤鸟纹以及窃曲纹、重环纹等几何纹样。长篇铭文是这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春秋早期青铜器形制和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 纹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春秋中期以后的青铜器以蟠螭纹的流行为标志。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青铜器纹饰发展成浮雕状,繁复的镂空花纹则达到了东周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顶峰。到了战国中晚期,许多铜器都变成素面的,而且服御器、日用器大量增加。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
①列国器物大量出现。当时王室衰微而诸侯、大夫及家臣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相吻合。
②地域风格的形成。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北方、西南方、东南方等几处少数民族区域也各有其独特风格。
③各地区之间逐渐交流。例如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而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了南方,从物质文化角度反映出东周时期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④铸造技术的长足进步。器物制作方面主要体现在合范法铸造的高度发达、失蜡法的应用、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处理技术等。
春秋时代对于周天子及其维护者而言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直接结果是新价值观、新风格、新趣味的不断确立,艺术新潮的涌动因而成为遍及春秋列国的历史现象。
战国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物质文化已进入铁器时代。这时的青铜冶铸业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装饰手法也愈来愈多姿多彩,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无不技艺精湛。现实生活的场景和图像,也出现在青铜器的装饰花纹中,标志着青铜器艺术的世俗化。
纹饰与铸造工艺 : 以春秋战国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时代特点尤为鲜明,从纹饰的内容到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格局,以接近生活的写实面貌和比较自由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人间趣味,体现出艺术与现实的密切关系。春秋末期线刻艺术开始萌芽,到了战国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金属细工得到充分发展,错金银,嵌红铜,嵌松石、针刻红铜,鎏金都是此期出现的新工艺,出土与传世的器物很多。
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明了失蜡法工艺。这是我国匠师的绝技,这种铸造法首先以蜂蜡做成器物的模型成为蜡模,再用细泥浆在上面反复涂抹,然后加热烧制,蜡模熔化流出成为空腔,最后浇注铜液。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表面光洁,精密度高。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盘尊”即是用失蜡法铸造的最精品。
铭文 :有铭文的青铜器减少,且文字简短,书史性衰退,多记载容积、重量,这与当时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一时期无论是兵器上还是其它器物的题铭常有职官名。“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是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特点。铭文格式一般包括器主、作坊的工匠、放置地点、容量、重量等。铭文字体呈现多样化,文字繁简并用,南北风格截然不同。中原文字端庄秀美,行款排列较整齐;南方诸国文字笔划纤细,清新秀丽并在春秋末年出现了以鸟虫作装饰的美术字,亦称“鸟虫书”,即把文字画成或加上盘旋曲折的鸟虫形,风格独特,多施于兵器上,极难辨认。
夏商到战国初年,一千多年的时间,都算是青铜器的鼎盛期,这段时间中国的青铜工艺有最大的发展。
战国末年开始,整个社会有很大的发展,新材料的运用于发现,慢慢得让青铜器越来越走下 坡, 但工艺上活泼许多, 有时会用其他金属来装饰点缀, 甚至是彩绘, 但大量器物的日用化, 青铜器逐渐被排挤在外,到东汉末年之后,青铜器的发展几乎就只剩下铜镜的舞台了 。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西周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春秋战国用铁多。

商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青铜器在夏商西周发展:
  (1)萌生期(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夏代青铜器数量和种类已较多,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陶器特征,有简单的几何纹装饰.其中有酒器和食器,初步表明青铜礼器制度开始出现.青铜兵器和工具与石器完全不同,而且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陶范法是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主要铸造方法.主要发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
  (2)育成期(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
  育成期包括商代早期和中期,青铜容器、兵器的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增长.青铜礼器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组合关系.青铜器完全摆脱了陶器的影响,分铸技术已被娴熟运用,大型青铜容器的铸造也比较普遍.青铜器商也出现了文字.其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都有发现.
  (3)鼎盛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青铜艺术在商代晚期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并一直延伸到西周早期.明文在相当数量的青铜器上出现,商代晚期以使用者的氏族徽记为主,稍晚也出现了记事体铭文.到西周早期,青铜器普遍铸有铭文,出现长达数百字的记事铭文.
  (4)转变期(公元前11世纪末—前7世纪上半叶)
  西周中晚期,青铜工艺有豪华精丽向端庄厚重转变,食器大量出现,酒器逐步消失,列鼎和编钟制度确立.花纹由兽面纹、龙纹等变形产生的曲波文、兽体变形纹等成为纹饰的主体.唱片记事铭文很多.
  (5)更新期(公元前7世纪—前221年)
  春秋中期以后,诸侯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青铜铸造业的振兴,新的器形开始出现,注重与实用的结合,以龙纹为主.同时附以镶嵌、错金银、鎏金、彩绘等表面装饰新工艺.长篇记事体铭文逐渐减少,各个诸侯国的青铜器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战国中期以后,随着铁器使用的盛行及其他工艺的发展,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商代青铜器:商代青铜器艺术是由成熟到鼎盛的重要阶段。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 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又被称为殷墟期青铜器。殷墟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墟期的青铜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酒器在数量和种类上明显增多;一个是流行动物纹样。各种纹样的交互组合形成了,商代后期代青铜器狞历之美的时代风格。 殷墟期的青铜器总体风格为:造型凝重雄浑,纹饰繁丽深沉。 2、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的风格由奇诡转为典雅。周代早期的青铜器酒器减少食器增多。西周中、后期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菱纹、凤鸟纹以及窃曲纹、重环纹等几何纹样。长篇铭文是这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3、春秋早期青铜器形制和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 纹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春秋中期以后的青铜器以蟠螭纹的流行为标志。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青铜器纹饰发展成浮雕状,繁复的镂空花纹则达到了东周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顶峰。到了战国中晚期,许多铜器都变成素面的,而且服御器、日用器大量增加。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 ①列国器物大量出现。当时王室衰微而诸侯、大夫及家臣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相吻合。 ②地域风格的形成。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北方、西南方、东南方等几处少数民族区域也各有其独特风格。 ③各地区之间逐渐交流。例如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而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了南方,从物质文化角度反映出东周时期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④铸造技术的长足进步。器物制作方面主要体现在合范法铸造的高度发达、失蜡法的应用、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处理技术等。


#曹肩药# 商代,周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特点及形成之原因. - 作业帮
(17768976543):[答案] 西周青铜器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不一样,有很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

#曹肩药# 分析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 -
(17768976543): 一.萌生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夏代青铜器最初发现的地点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青铜器数量和种类已不少,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 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陶器特征,器壁匀薄,由简单的几何纹装饰.荣其中...

#曹肩药# 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呈怎样的趋势? -
(17768976543): 夏、商、西周是青铜器鼎盛时期,现在对古青铜器的分类仍然大至按照中国历史年表的次序来排列,即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和隋唐.隋唐以后,青铜器作为一个大类已经为铁器及各类其他手工制品和陶瓷所取代,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曹肩药# 简述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造型以及纹饰的文化内涵~ -
(17768976543): 装饰纹样和铭文是青铜器的两大看点 夏商周三代青铜器除了其独特的造型令人震撼,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铭文更是因其丰厚的艺术与文化含量而享誉世界. 青铜器最常见的纹样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这种纹饰...

#曹肩药# 请你谈谈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理解和认识 -
(17768976543): 西周青铜器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不一样,有很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

#曹肩药# 简述商周青铜器造型和演变的规律 - 作业帮
(17768976543):[答案] 夏商周时期雕塑与青铜铸造艺术达到了高峰,商朝青铜器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商朝的玉雕水平也相当高.商朝的青铜铸造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了大型青铜铸像是其杰作.西周青铜...

#曹肩药# 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在青铜器发展的不同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
(17768976543): 在青铜器发展不同时期各有什么特点?夏代为青铜器时代初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总体上看种类少、器形小质地单薄纹饰不算发达.商代晚期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以及车马器等四大类.商代后期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至秦汉时期已是其发展的尾声.商代后期和西周前期,是青铜器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东周的春秋时代中期至战国时期,是第二个高峰时期.这两个时期辉煌的成就,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追求.

#曹肩药# 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在青铜器发展不同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
(17768976543):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一、形成期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

#曹肩药#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艺术的发展特点 -
(17768976543): 春秋以前,尤其是夏商两朝, 青铜本身与王权做紧密地结合, 摆脱以往制作工艺粗糙,以及式样少的印象,大量被贵族所采用, 只要是礼乐器,兵器,杂器 甚至是王权的象征 常见的纹路有饕餮纹(兽面纹),蝉纹,到春秋有螭龙纹 还有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