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解热稳定性,非金属性,金属性,酸性,碱性等性质都与原子半径有什么关系啊? 理工学科 -> 化学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先把稀有气体排除出我们讨论范围。
然后,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例如原子半径Cl<S<P<Si,热稳定性HCl>H2S>H3P>SiH4,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再例如原子半径F<O<N<C,热稳定性HF>H2O>NH3>CH4,这里要注意O和F不存在最高价含氧酸,所以只能酸性比较HNO3>H2CO3。所以虽然Cl非金属性不是最强,但是HClO4酸性最强。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其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弱。例如原子半径I>Br>Cl>F,热稳定性HI<HBr<HCl<HF,酸性HIO4<HBrO4<HClO4。
注意氢化物酸性与非金属性没有直接关系!
同样,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弱,例如原子半径Na>Mg>Al,碱性NaOH>Mg(OH)2>Al(OH)3,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例如原子半径Ba>Ca>Mg,碱性Ba(OH)2>Ca(OH)2>Mg(OH)2。
总而言之,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往左往下元素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反之,越往右往上,元素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下面提供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性由强到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非金属活动顺序表,非金属性由强到弱:
F O Cl N Br I S P C

理工学科->化学~

解:
在温度压强相同的情况下,同样体积的氮气与氧气质量比为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4.0067×2 = 28.0134 。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5.9994×2 = 29.9988 。也就是说,同样体积氮气与氧气质量比为 28.0134 : 29.9988 。

在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75.47 : 23.20
设氧气体积为 V ,氮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 x 倍。那么氮气体积是 Vx

(V·氮气密度) : (V·氧气密度) = 28.0134 : 29.9988
(Vx·氮气密度) : (V·氧气密度) = 75.47% : 23.20%

二式相除,得到
1/x = (28.0134 ÷ 29.9988) ÷ (75.47% ÷ 23.20%)
算得 x = 3.483(6)
有效数字应该是四位,多留一位以便之后计算。
如果使用整数的相对原子质量,x = 3.48538……

设其它气体体积分数 a% ,密度为 ρ 。
氧气体积分数为 (1 - a%)/(x + 1),则氮气体积分数为 x(1 - a%)/(x + 1) 。这里边 x 是已经求出来的,是系数,a 才是未知数。

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分别乘以其密度之和,等于空气的密度。根据条件,可以列出方程组
ρa% + (1 - a%)/(x + 1)ρ氧气 + x(1 - a%)/(x + 1)ρ氮气 = ρ空气
ρa% / ρ空气 = 1.33%

由下边这个方程得到 ρ = 0.0133ρ空气 / a%
于是上边那个方程变成如下形式
1.33ρ空气 + (1 - a%)/(x + 1)ρ氧气 + x(1 - a%)/(x + 1)ρ氮气 = ρ空气
其中ρ空气、ρ氧气、ρ氮气 还有 x 都是已知的了。带入所有已知量,得到 a% = 1.154% ;
如果使用整数的相对原子质量,a% = 0.01152984…… ≈ 1.15%

氮气体积分数 x(1 - a%)/(x + 1) = 76.80%
氧气体积分数 (1 - a%)/(x + 1) = 22.05%

如果使用整数相对原子质量,氮气体积分数为76.81%,氧气体积分数为22.04%

(1)设原溶液中硫酸质量为X.
H2SO4+Ba(OH)2==BaSO4+2H2O
X=98*20*17.1%/171=1.96
所以,原溶液中硫酸质量分数为1.96/20*100%=9.8%
(2) ph=7时,溶质为氯化钡,设为y
2HCl+Ba(OH)2==BaCl2+H2O
y=208*40*17.1%/171=8.32


#巩吴贤# 元素周期 稳定性 碱性 酸性 还原性 -
(19694695343): (一)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1)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性质 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

#巩吴贤# 求助:金属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请问各种金属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如何?
(19694695343): 判断金属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前面的金属其氢氧化物越稳定,难热解,越后面的金属氢氧化物越易分解,极不活泼的金属Pt、Au甚至无氢氧化物. KOH,NaOH在1000℃以上也很难分解; Mg(OH)2→Cu(OH)2低于1000℃受热可发生分解反应: Cu(OH)2 CuO+H2O 2Al(OH)3 Al2O3+3H2O; AgOH→Hg(OH)2常温下即可发生分解反应: 2AgOH光照Ag2O+H2O

#巩吴贤# “化学性质稳定”都包含哪些含义? -
(19694695343): 对啊,化学性质就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牵涉到物质分子(或晶体)化学组成的改变.如可燃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助燃性、还原性、络合性、毒性、热稳定性、腐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稳定就是说这种物质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巩吴贤# 求必修一化学所涉及的所有金属和非金属性质 -
(19694695343): 一、 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 A12O3为两性氧化物,...

#巩吴贤# 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
(19694695343):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形态、是否易升华、挥发、等都可以利用人们的耳、鼻、舌、身等感官感知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以利用仪器测知.还有些性质,通过实验室获得数据,计算得知,如...

#巩吴贤# 化学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是逐渐怎样的?这种题怎样做?! -
(19694695343): 首先这是根据非金属性判断的,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也就是,他们与H结合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HF HCl HBr 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有个口诀是,单强离弱,也就是,单质的氧化性强,离子的还原性就弱,F单质的氧化性最强,所以F离子还原性最弱,就是这样

#巩吴贤#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到底是指什么性质 -
(19694695343): 金属性常表示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倾向;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金属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失去电子的能力.失电子能力越强的粒子所属的元素金属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属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

#巩吴贤#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2O>HF>H2SB.碱性:Mg(OH)2>Al(OH)3C.酸性:H2CO3>H3PO -
(19694695343):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O>S,所以热稳定性顺序:HF>H2O>H2S,A错误;B.同周期元素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金属性:Mg>Al,所以碱性:Mg(OH)2>Al(OH)3,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CD.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半径:N故:选D.

#巩吴贤# 什么是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
(19694695343):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化学术语的一种,非金属性常表示获得电子的倾向.元素的非金属性包括很多方面: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等·它包含了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氧化性),但比氧化性的含...

#巩吴贤#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2O>HF>H2SB.酸性:H3PO4>H2SO4>HClO4C.原子半径:Na> -
(19694695343): 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S,则热稳定性:HF>H2O>H2S,故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C.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Mg>O,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Na>Mg,则原子半径:Na>Mg>O,故C正确;D.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Na>Mg>,则碱性:KOH>NaOH>Mg(OH)2,故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