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用公式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表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表,公式是我们在学习当中非常常见的存在,在我们的学校中其实大部分的解答题都是可以通过公式来进行解答的,公式的种类也有很多,以下分享小学数学常用公式表。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表1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

  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3)×5=2×5+3×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7、等式: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15、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

  18、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2.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23. 什么叫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 3:6=9:18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

  (1)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1000 米 =1 公里=2里

  1里=500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

  1 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100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1000 立方毫米

  1 升=1 立方分米

  1 升=1000 毫升

  1 毫升=1 立方厘米

  (4)重量单位换算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 1 公斤=2斤

  1斤=500克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

  大月(31 天)有:1、3、5、7、8、10、12 月

  小月(30 天)的有:4、6、9、11 月

  平年 2 月 28 天,闰年 2 月 29 天

  平年全年 365 天,闰年全年 366 天

  平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

  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

  非整百年份÷4 的商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整百年份÷400 的商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1 日=24 小时

  1 时=60 分

  半小时=30分

  一刻钟=15分

  1 分=60 秒

  半分钟=30秒

  1 时=3600 秒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2、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3、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加数+加数=和

  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 (因数不为 0)

  积÷其中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9、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表2

  1、长方形面积

  =长×宽,计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计算公式S=a×a=a2

  3、长方形周长

  =(长+宽)×2,计算公式C=(a+b)×2

  4、正方形周长

  =边长×4,计算公式C=4a

  5、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计算公式S=ah

  6、三角形面积

  =底×高÷2,计算公式S=a×h÷2

  7、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计算公式S=(a+b)×h÷2

  8、长方体体积

  =长×宽×高,计算公式V=abh

  9、圆的面积

  =圆周率×半径平方,计算公式V=πr2

  10、正方体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公式V=a3

  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都可以写成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12、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表3

   数数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要求

  数数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要求,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数数。但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所以学习的程度就不一样。

  由于所有学生接受过学前教育,都能顺利完成百以内的数数,这时教师就应注重如何解决数数过程中的难点,而第一步让学生了解个、十、百之间的关系,则帮助学生体会到了以“十”为单位计数的优越性,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趣味性。第二步则通过找电影院的座位解决了学生在数整十数时“满十进一”的难点,设计数接近整十数的练习,则帮助学生更加正确的数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步则将数数与数位联系起来,将学生的数数能力上升了一个台阶。

  教师从学生数喜欢的东西入手,通过摆小棒、捆小棒,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方法多样化,使他们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训练。还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身边十几的数,进行抓糖果、猜糖果等一系列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

  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就我们班同学而言,他们刚来我班的时候,数数的能力各不相同,有的能够数到好几百,可有的连十以内的数都数得困难。可见,在幼儿园阶段数字在他们的脑中所留下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我采取了,几个人一小组的帮扶活动,让这些学生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同时,又采取了“一帮一”的辅导;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可以拿我们经常见到的物品,例如:各种水果,教室里的黑板擦等等。总之,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事物。

  数数活动是帮助学生更加正确的数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确的理解数得意义。才能进行以后的教学,才能使以后的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数数能力,希望能使他们有所进步。



~


#艾朋璐# 小学数学公式整理 -
(19695232152):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

#艾朋璐# 谁有小学数学的全部公式 -
(19695232152):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

#艾朋璐# 小学数学公式 -
(19695232152):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

#艾朋璐# 小学所有数学公式! -
(19695232152): 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乘法定律:乘法交换律:a*b = b*a乘法结合律:a*b*c = a*(b*c)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a*c - b*c=c*(a - b)▲除法性质:a÷b÷c = a÷(b*c)▲减法性质:a –b - c = a - (b + c)▲解方程定律:◇加数 +加数 = 和 ; ...

#艾朋璐# 小学1至5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
(19695232152):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

#艾朋璐# 小学1至5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
(19695232152):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

#艾朋璐# 请将小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的数学公式列出来. -
(19695232152): 1到6年级数学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

#艾朋璐# 1 - 6年级的数学公式 -
(19695232152): 原发布者:雨过天晴52007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5、...

#艾朋璐#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
(19695232152): 平面图形古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长方形的周长÷2-宽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长方形的面积÷宽宽=长方形的面积÷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底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是万能公式,可以用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梯形的面积*2÷(上底+下底)上底=梯形的面积*2÷高-下底下底=梯形的面积*2÷高-上底

#艾朋璐# 从小学开始到初中的所有数学公式 -
(19695232152):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