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匆匆》赏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匆匆》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赏析:

  一、写作背景: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是一篇短小优美的散文,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散文诗,但是从作者将此文收录于1924年12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其诗歌与散文集《踪迹》看,作者是将此文作为散文作品的。因为其《踪迹》之第一辑是新诗。第二辑是散文。而此文恰被作者收录在其第二辑散文部分的。

  该文凡五百四十一字,是朱自清先生的第一篇散文。文章写于1922年3月28日,原载1922年4月11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34期。此前,朱自清先生的作品都是诗歌。而此时朱自清先生则改诗歌创作为散文创作。其中缘由:一是作者的创作态度决定的,二是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选择。因为作者面对时代前进中的社会与人的种种变化,“不愿远远地捉摸,而愿剥开来细细地看。”①作者细细地看了之后,就要把它说明白,自然,散文比诗歌更适合朱自清先生内心世界的表露,更适合他的平淡自然的审美理想的实现了。

  朱自清先生写作《匆匆》一文是1922年。此时,恰值“五四”运动落潮之际。作者失望于现实,其心情苦闷,彷徨已不能自己。但作者恰如孔子所说的“哀而不伤”②,彷徨而不消沉,他站在“中和主义”的立场上执著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③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④以求得“段落的满足”。他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作者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于是作了《匆匆》一文,呼吁要振作精神,惜时奋进。

  二、思想主题: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具体生动的景象描写和一连串的疑问,不仅把看不见摸不着而匆匆流逝的时间形象地展现出来,而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怅惘,对“去日苦短”的恐惧与悲伤,体现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严肃思考,要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不要让日子白白过去,不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白白走一遭,暗示自己要惜时奋进。

~


#陈天闻# 怎样理解朱自清的《匆匆》?
(15541498499):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股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

#陈天闻# 《匆匆》的全解 -
(15541498499): 匆匆目录 词语解释 【原文欣赏】 【作者简介】 【作品赏析】 【英译版本】 【教材解读】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读音:cōngcōng 释义与示例 1.急急忙忙的样子. 示例: 唐 牟融 《送客之杭》诗:“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陈天闻# 朱自清《匆匆》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语段赏析+全文读后感 -
(15541498499): {匆匆原文}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陈天闻# 朱自清的《匆匆》麻烦赏析4个好句,赏析不用太长 -
(15541498499): 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在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又是谁现在又藏在何处?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 赏析:运用了排...

#陈天闻# 匆匆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 作业帮
(15541498499):[答案] 解析如下: 朱自清《匆匆》的写作背景:朱自清的《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当时朱自清认为许多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只崇尚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工夫都废弃了,将本应做的事都丢掉了,增添了以后感叹时光的不平.因而他有感而发,写下了《...

#陈天闻# 求朱自清的《匆匆》赏析 300字左右?
(15541498499): 《匆匆》表现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为谐和情绪的律动,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陈天闻# 朱自清文章赏析 -
(15541498499): 朱自清《匆匆》赏析《匆匆》是诗人的感兴之作.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情绪的俄然激发,诗人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想象“使未知的事物成形而现,诗人的笔使它们形象完整,使空灵的乌有,得着它的居处,并有名儿可唤.”...

#陈天闻# 朱自清的《匆匆》怎么理解?不懂 -
(15541498499):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股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

#陈天闻# 朱自清的匆匆如何解读呢? -
(15541498499):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朱自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文章起首,作者描绘了燕子去了来,杨柳枯了青,桃花谢了开的画面,以自然物的荣枯现象、时序的变...

#陈天闻# 匆匆词句段赏析 -
(15541498499): 匆匆词句段赏析如下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赏析:文章起首,作者描绘了燕子去了来,杨柳枯了青,桃花谢了开的画面,以自然物的荣枯现象、时序的变迁作渲染,暗示时光流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