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拜孔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问题一:为什么以前的私塾开学都要去拜孔子 在两千多年前,因此儿童在入学前要拜孔子、拜先生,学童互相行礼致意和分食红蛋与糖果。拜孔子的目的是,立志做孔子的弟子,学习并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拜先生意味着正式建立师生关系。学童互相行礼致意表示建立了同窗读书的同学关系。分食红蛋与糖果表示相互间共同享受学习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 孔子是我国的文圣,是教育的创始人。因此儿童在入学前要拜孔子

问题二:中国为什么要崇拜孔子? 《论语》里有别人评价孔子的话: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是说孔子博学到每项都擅长而没有知名的方面了,建议自己看一下论语,才两万多字而已。说汉武帝使孔子被崇拜的人完全不了解儒家的发展历程,而且汉武帝明显是外儒内法,本质上是法家思想。如果要论的话可以从孔子走上神坛说,神坛(或圣坛)上的孔子 A,子贡的努力:孔子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被称作“圣人”了。称他圣人的人是他的学生子贡。这个学生比老师小31岁,名叫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他是卫国人,孔子之后的孔门弟子中他的地位最高;孔门弟子给孔子加上“圣人”的称号,他功劳最大。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吴国的宰相伯问子贡说:“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要不然,他为什么这么多才干呢?”子贡回答说:“这是老天要成全他做圣人,才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可是孔子不承认他是圣人,他对子贡说:“这位太宰,他了解我什么?我年轻的时候贫困卑微,所以学了些很琐碎的技艺。对一个君子讲,具备这些技艺算多么?不应该算多啊。”学生要为他树立绝对权威,他很清醒,及时地予以纠正。因他心目中的圣人是尧和舜。但他死了以后,别人让他当圣人,他就没有办法了。还是这个子贡,他是坚定不移地要把老师推到圣坛上去的。B,孟子的推崇:《孟子・公孙丑上》记载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公孙丑问孟子:“您是圣人吧?”孟子说:“这是什么话?从前子贡请教孔子说:先生是圣人了吧?孔子说‘圣人,我做不到。我只是学习而不厌烦,教人而不倦怠。’子贡说:‘学习而不厌烦,就是明智;教人不倦怠,就是仁德。仁德加上明智,先生已经是圣人了。’孔子还不敢以圣人自居,你怎么能说我是圣人呢?”可是,孟子始终是把孔子作圣人的,他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句话说到极致了――从有了人类以来,没有像孔子这样的人。没有哪一个人能比孔子更伟大了!他又说:“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说孔子是圣人中最合时宜的人。为什么这么讲呢?孟子的理由是:“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孔子是集圣人之大成者。所谓“集大成”,就好比开始奏乐时先敲钟,最后击玉罄来结束。开始奏出的旋律节奏要靠智能,最后奏出的旋律节奏要靠圣德。所以孔子就是圣人的集大成者。但那个时候虽然对孔子已经有了“圣人”的称号,但还没有真正走上神坛。他只是个名气比较大的讲学家。C,刘邦的祭孔: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是个不读书的人,不但不读书,他还特别瞧不起儒生。见了儒生忍不住就要骂,有一个名气大的儒生郦食其要见他,他正让两个女子做足疗,直截了当地拒绝说他不见儒生。郦食其说自己不是儒生,是“高阳酒徒”,刘这才答应接见。刘邦还有一个习惯,如果看见戴儒冠的儒生,一要把人家的儒冠摘下来,撒一泡尿在里面,拿人家顶在头上象征身份的帽子当尿盆儿。所以后来当了汉朝礼仪部长的叔孙通在刘邦面前从来就是一身短打扮,连长衫都不敢穿,不用说戴儒冠了。(事见《高祖本纪》)但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就去祭孔,这是孔子第一次享受这么高规格的祭祀。刘邦祭孔的原因是什么?《史记》上说,他刚刚登基的时候,每次上朝总是弄得乱糟糟,他很头疼。叔孙通用在鲁国学过的一套办法给刘邦演示了一番,他高兴得不行。问他从哪里学来的。他说是孔子。刘邦这才服了气。D,素王的谥号:孔子刚死那时(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鲁公致悼词,只称他“尼父”,并无一......>>

问题三: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为什么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是圣人,是儒家的创始人,古代是以儒家文化为其正统学说,所以拜孔子。

问题四:私塾为什么要拜孔子 孔子是私塾的祖师爷,当然要拜。
本来教育都是贵族教育,教育完全由统治阶级控制,根本没有私人教育和私塾。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了平民教育,有了私塾,而孔子则是那是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私塾教育主办者。
所以私塾拜孔子是应该的。

问题五:为什么以前的学生要拜孔子的像呢? 孔子是私塾的祖师爷,当然要拜。
本来教育都是贵族教育,教育完全由统治阶级控制,根本没有私人教育和私塾。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了平民教育,有了私塾,而孔子则是那是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私塾教育主办者。
所以私塾拜孔子是应该的。

问题六:传统拜孔子是什么时候? 传统拜孔子一般是两个时间:
1.孩子刚入学的时候,也就相当于现在上小学的第一天,父亲要领着儿子,到私塾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大礼。就是,叩三,起来在叩三,然后在起在叩三,叩完别起,祭祀官说。复位。然后再站起来。
2.每年孔子生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对应公历9月28日),学生们都要到文庙(即当地的孔庙)向孔子行大礼。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1]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2]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问题七:为什么以前的私塾开学都要去拜孔子 在两千多年前,因此儿童在入学前要拜孔子、拜先生,学童互相行礼致意和分食红蛋与糖果。拜孔子的目的是,立志做孔子的弟子,学习并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拜先生意味着正式建立师生关系。学童互相行礼致意表示建立了同窗读书的同学关系。分食红蛋与糖果表示相互间共同享受学习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 孔子是我国的文圣,是教育的创始人。因此儿童在入学前要拜孔子

问题八:中国为什么要崇拜孔子? 《论语》里有别人评价孔子的话: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是说孔子博学到每项都擅长而没有知名的方面了,建议自己看一下论语,才两万多字而已。说汉武帝使孔子被崇拜的人完全不了解儒家的发展历程,而且汉武帝明显是外儒内法,本质上是法家思想。如果要论的话可以从孔子走上神坛说,神坛(或圣坛)上的孔子 A,子贡的努力:孔子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被称作“圣人”了。称他圣人的人是他的学生子贡。这个学生比老师小31岁,名叫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他是卫国人,孔子之后的孔门弟子中他的地位最高;孔门弟子给孔子加上“圣人”的称号,他功劳最大。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吴国的宰相伯问子贡说:“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要不然,他为什么这么多才干呢?”子贡回答说:“这是老天要成全他做圣人,才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可是孔子不承认他是圣人,他对子贡说:“这位太宰,他了解我什么?我年轻的时候贫困卑微,所以学了些很琐碎的技艺。对一个君子讲,具备这些技艺算多么?不应该算多啊。”学生要为他树立绝对权威,他很清醒,及时地予以纠正。因他心目中的圣人是尧和舜。但他死了以后,别人让他当圣人,他就没有办法了。还是这个子贡,他是坚定不移地要把老师推到圣坛上去的。B,孟子的推崇:《孟子・公孙丑上》记载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公孙丑问孟子:“您是圣人吧?”孟子说:“这是什么话?从前子贡请教孔子说:先生是圣人了吧?孔子说‘圣人,我做不到。我只是学习而不厌烦,教人而不倦怠。’子贡说:‘学习而不厌烦,就是明智;教人不倦怠,就是仁德。仁德加上明智,先生已经是圣人了。’孔子还不敢以圣人自居,你怎么能说我是圣人呢?”可是,孟子始终是把孔子作圣人的,他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句话说到极致了――从有了人类以来,没有像孔子这样的人。没有哪一个人能比孔子更伟大了!他又说:“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说孔子是圣人中最合时宜的人。为什么这么讲呢?孟子的理由是:“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孔子是集圣人之大成者。所谓“集大成”,就好比开始奏乐时先敲钟,最后击玉罄来结束。开始奏出的旋律节奏要靠智能,最后奏出的旋律节奏要靠圣德。所以孔子就是圣人的集大成者。但那个时候虽然对孔子已经有了“圣人”的称号,但还没有真正走上神坛。他只是个名气比较大的讲学家。C,刘邦的祭孔: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是个不读书的人,不但不读书,他还特别瞧不起儒生。见了儒生忍不住就要骂,有一个名气大的儒生郦食其要见他,他正让两个女子做足疗,直截了当地拒绝说他不见儒生。郦食其说自己不是儒生,是“高阳酒徒”,刘这才答应接见。刘邦还有一个习惯,如果看见戴儒冠的儒生,一要把人家的儒冠摘下来,撒一泡尿在里面,拿人家顶在头上象征身份的帽子当尿盆儿。所以后来当了汉朝礼仪部长的叔孙通在刘邦面前从来就是一身短打扮,连长衫都不敢穿,不用说戴儒冠了。(事见《高祖本纪》)但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就去祭孔,这是孔子第一次享受这么高规格的祭祀。刘邦祭孔的原因是什么?《史记》上说,他刚刚登基的时候,每次上朝总是弄得乱糟糟,他很头疼。叔孙通用在鲁国学过的一套办法给刘邦演示了一番,他高兴得不行。问他从哪里学来的。他说是孔子。刘邦这才服了气。D,素王的谥号:孔子刚死那时(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鲁公致悼词,只称他“尼父”,并无一......>>

问题九: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为什么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是圣人,是儒家的创始人,古代是以儒家文化为其正统学说,所以拜孔子。

问题十:私塾为什么要拜孔子 孔子是私塾的祖师爷,当然要拜。
本来教育都是贵族教育,教育完全由统治阶级控制,根本没有私人教育和私塾。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了平民教育,有了私塾,而孔子则是那是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私塾教育主办者。
所以私塾拜孔子是应该的。

~


#汤临厚# 春秋时期,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都想拜孔子为师? -
(17811566979): 我觉得是一种风尚,就像现在很多国人想上清华北大一个道理,觉得这是最高学府.当然跟孔子本身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汤临厚# 你知道旧社会进私塾为什么要拜孔子吗? -
(17811566979):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封建礼教、仁义道德的代表,是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被加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既是先师自然是天下学子跪拜的对象

#汤临厚# 你知道旧社会进私塾为什么要拜孔子吗?请把你的认识写下来10分钟内搞定给十分 - 作业帮
(17811566979):[答案] 因为私塾学孔孟.是学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的祖师,所以要拜孔

#汤临厚# 旧社会进书塾为什么要拜孔子 -
(17811566979): 这是因为在西汉武帝的时候,儒家的董仲舒,为使儒学成为显学,为了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篡改了孔孟及旬子以来的儒家思想,以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来迎合封建帝王建立绝对君权建立建独裁专制政权的思想,因此得汉武帝的赏识,采纳了董...

#汤临厚# 旧书塾为什么要拜孔子 -
(17811566979): 因为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创办私学

#汤临厚# 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作业帮
(17811566979):[答案]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创建者.大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称为孔圣人

#汤临厚# 初一语文题目:旧社会进私塾为什么要拜孔子吗?你知道旧社会进私塾为什么要拜孔子吗?把你的认识写下来. - 作业帮
(17811566979):[答案]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封建礼教、仁义道德的代表,是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被加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既是先师自然是天下学子跪拜的对象

#汤临厚# 在古代私塾为什么要供奉孔子? - 作业帮
(17811566979):[答案] 古代中国的几乎每一个私塾或学堂,都悬挂有孔子的画像.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一座孔庙.在中国,读书人都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都是《论语》里孔子所倡...

#汤临厚# 私塾为什么要拜孔子 -
(17811566979): 孔子是私塾的祖师爷,当然要拜.本来教育都是贵族教育,教育完全由统治阶级控制,根本没有私人教育和私塾.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了平民教育,有了私塾,而孔子则是那是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私塾教育主办者.所以私塾拜孔子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