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易错题,帮我主要“分解”一下 初中物理(各学科均可)易错题归纳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初中物理易错题汇总-基于学而思在线大数据汇总.rar》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Jtbq1KKn1VmMUvqzb-ITA

?pwd=5dqv 提取码:5dqv 



10道

 

很难弄到,我平时自己有做过一些题目,感觉有些陷阱或者技巧的我在此写上。

1、如图所示,在河中间固定一个细长圆管,管内有一轻质活塞,活塞下端位于水面,面积为1厘米2,质量不计,大气压强为1.0×105帕.现将活塞缓慢提高15米,则在该过程中外力对活塞做功为(  )

 

 

 

2、小红旅游时看到登山缆车,小红想估算登山缆车的机械效率.她从地图上查到,缆车的起点和终点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30m和840m,两地的水平距离为1200m.一只缆车运载15个人上山的同时,有另一只同样的缆车与它共用同一个滑轮组,运载8个人下山.每个人的体重大约是60kg.从铭牌看到,缆车的自重(质量)为600kg.小红还用直尺粗测了钢缆的直径,约为2.5cm.拖动钢缆的电动机铭牌上标明,它的额定功率(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45kW.管理人员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电动机的实际功率(电动机实际工作时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的60%.实际测得缆车完成一次运输所用的时间为7min.试计算:
(1)缆车做的有用功是多少?(取g=10N/kg)
(2)电动机实际做的总功(缆车做的总功)是多少?
(3)缆车的机械效率.

 

这两道题是自主招生难度的。如果我之后还有碰到我会百度Hi楼主或者在这里回答的。

楼主可以先做,数学的我也有一点题目,化学的也可以,楼主可以追问。



可以到菁优网上查找,那有很多的解析也很详细,肯定比这样子找药效果好。强烈推荐!!!

在名字所在的网站的搜索框里,输入“易错题”三字,搜索一下,看是否是你需要的。祝你学习进步!

初中物理易错题~

一、开放性易错题
1: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且方向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________运动,且vZ______v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问题。通过审题可看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运动的方向不确定,因此要分两种可能的情况讨论。
(1)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东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
乙车也向东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
(2)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西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乙车也向西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答案应为:“东,大于”或“西,小于”。
2: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 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F,则( )。
A、如果F1≠ F2,那么F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B、如果F1= F2,那么F=0 C、如果F1> F2,那么F= F1- F2 D、F总大于F1和 F2的任意一个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本题中的 F1、 F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的大小关系已在各选项中作了假设,但各个力的方向未说明,两个力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那么合力的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3:重为100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米2,现用一个大小为20牛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
A一定是200帕 B、可能是1000帕 C、可能是800帕 D、可能是200帕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解答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择答案A,其原因是认为作用在物体中央的大小为20牛的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实际上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力的方向,只是说明力竖直用在物体中央,所以该力有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两种可能。当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为120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1=F1/S1=120牛/(0.1米2)=1200帕 p2=F2/S2=120牛/(0.1米2)=800帕 本题正确选项为C。
4:某物体重为0.5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A、一定为0.3牛 B、可能为0.2牛 C、一定为0.5牛 D、可能为0.4牛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在容器中放入物体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而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当容器中盛满水时,两者相等;当容器中未盛满水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而本题中没有明确烧杯中水是否盛满,所以应分盛满水和未盛满水两种情况讨论:
(1)当烧杯中盛满水时:物体所受浮力F浮=0.3牛。
(2)当烧杯中未盛满水时:由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
所以浮力F浮>0.3牛。又因为物体所受最大浮力为0.5牛(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应是0.3牛< F浮≤0.5牛。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说明】通过本题的讨论要明确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和从容器中溢出液体的重力的区别,两者不是同一概念,只有在容器中盛满液体时,两者才是相等的。
5:如图1 所示,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弹簧秤未画出),当金属块的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 )。
A、可能是2牛 B、可能是6牛 C、可能是8牛 D、以上答案均错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由题意已知,物
体重G=10牛,当V排=1/V物时,弹簧秤示数F弹=8牛,则物体所受浮力F浮= G-
F弹=2牛。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ρ水g1/3V物=2牛,推得:ρ水g V物=6
牛,即当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6牛。
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若金属块只是与杯底接触而未互相挤压,则金属块受重力、浮力和弹簧秤的拉力共三个力的作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F弹=G-F浮=10牛-6牛=4牛
若金属块与杯底接触并互相挤压时,杯底对金属块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不确定,最小值为零,即弹簧秤示数的范围为0~4牛。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
6: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0角,要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反射出去,那么平面镜应如何放置?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向,可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画出法线,再根据镜面垂直于法线,就可以确定平面镜的位置。由于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有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两种可能,所以平面镜的位置也有两种放法
7:在光具座上固定一个凸透镜,使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轴MN上,如图3所示,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
A、A点的左侧 B、AB之间 C、BC之间 D、C点的右侧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过程开放问题。题中说明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B点,若在B 点成的像为A点上烛焰的实像,则透镜应位于AB之间。那么,根据光路可逆,烛焰在B点时,成像应在A点,而题中指出:烛焰位于B点,成像于C点。显然B点成的像是A点上烛焰的实像的假设是错误的,则在B点成的应是A点上烛焰的虚像,则透镜应在A点的左侧。当A点与透镜的距离小于f,B点与透镜的距离也小于f时,若烛焰位于A点,能在B点成虚像;若烛焰位于B点,在C点也是成虚像。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一般中考卷都是由市教育局出的题 每个地区和每个地区不一样 所以侧重考哪些也不一样!但是题做多了往往会发现一些浅显的规律 比如选择题,一旦句子中间有 一定 可能 必须.... 等词语 哪么就要注意是不是 误区了!不注意细节这自能靠多做题 纠正了


#曹仁丽# 跪求中考物理经典难题易错题.有的发qq1719965173谢谢 要答案和解释 -
(18493677720): 9.如图2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与电流表A的读数将是 [ ]A.V表读数减小,A表读数增大B.V表读数增大,A表读数也增大C.V表读数增大,A表读数减小D.V表读数减小,A表读数也减小

#曹仁丽# 帮我解答几个物理的题初二的 -
(18493677720): 不要用推导公式,容易出错,不便于学生理解.用分步列式的方法更符合阅卷评分要求.1、根据 m=ρV , 其中水的密度已知,水的体积为3.6m3 ,可求出水的质量. 根据 G=mg , 可求出水的重力.

#曹仁丽# 帮我我解析以下4条初中物理题,高手来!答得好加分.
(18493677720): 1.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不是热传递 2.是塑料的材质和质量的领域 3.因为水银的密度比他们都大,所以两个球都会浮起来 4.功分为有用功和无用功,谢谢

#曹仁丽# 求初中物理的电动机的知识点总结易错点,与一些探究. 谢谢. -
(18493677720): 中考物理易错题1. 一个标记为“220V44W”的用电器接在110V的电路中,实际功率是_____(设它的电阻不变) 2. 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8V增大到10V时,通过的电流相应地变化了0.2安则定值电阻说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为:A.0.4W ...

#曹仁丽# 急一道初中物理题,帮忙写一下分析.
(18493677720): A错 左边是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F1=G=40N 右边是动滑轮,动滑轮省力一半,F2=G/2=20N B错, 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升高的高度,S=h=0.5m 动滑轮省力费距离,即S=2h=1m C对 升高物体,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W有用=G物h,,两次物体重力G、物体升高的高度h都相等,则有用功相等 D错 有用功相等,定滑轮所做的额外功较少,几乎为0 动滑轮使用时,所做的额外功多,W额外=G轮h 有用功相等时,额外功多的总功多,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就小,即效率小 所以动滑轮使用时,效率小

#曹仁丽# 急急急:初中物理力学题,帮我分析一下
(18493677720): B匀速下落,则B受平衡力,FB=GB=7N,此时A也匀速向右,摩擦力f=FB=7N 当A向左匀速运动时,摩擦力方向向右,受力平衡,则有FA=f+FB =7N+7N=14N

#曹仁丽# 初中的物理题,帮我解答一下 -
(18493677720): 1.警察.司机显然不理解速度的概念,更加不懂单位换算.他把路程和速度搞混淆了,认为开车开1小时到40km才叫40km/h,而11.1m/s不等于40km/h.2.11.1*2*60=1332米

#曹仁丽# 初中物理题目2题.帮我讲解下!谢谢急!
(18493677720): 1 D 两个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都是1N A弹簧测力计的左边是桌面上的挡板代替了B弹簧测力计左边的重物G,效果是一样的 2 条形磁铁的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小铁块受到的吸引力在条形磁铁的两极最大,中间最小 因此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小减小后增大

#曹仁丽# 初中物理的概念易混淆,滑轮组,浮力的综合题不会做 -
(18493677720): 初中物理的概念易混淆——可以自己将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对于每次混淆弄错,可以总结一下,吸取教训.时间长了,就会搞清楚的.滑轮组,浮力的综合题不会做——其实所有的综合题,不过是单一类型题的组合而已.你可以根据题意分解成多个单一类型的问题来逐一求解.学习任何一样新东西,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很难!但只要坚持、多练,一段时间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原来不过如此”的感觉.

#曹仁丽# 一道初三的物理题!!大家看看是不是出错了,么出错该怎么解呢!!如果能帮忙解出来的话还多给分哦!!! -
(18493677720):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