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的投降 二战中,是什么促使日本最终宣布投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美国
一.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
硫磺岛战役,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美军从2月19日至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 :1。
硫磺岛,不仅使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
而美军在硫磺岛的惨重伤亡,也使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在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因此,日后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担心在日本本土登陆将会遭到硫磺岛那样的巨大伤亡。

二.冲绳岛登陆战
太平洋战争末期,美军在冲绳岛对日军进行的登陆战役。冲绳岛因其在日本本土防御中的重要的战略位置,为誉为日本的“国门”,因此冲绳岛登陆战就被称作“破门之战”。
战役以日军失败告终。日军死亡9万余人,被俘7400人,岛上居民死亡约10万人,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被击沉16艘、击伤4艘。美军伤亡7万余人(含非战斗减员2.6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被击沉36艘,击伤368艘。这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损失最重也是最后一次战役。美军占领冲绳岛后,打开了日本的门户,达到了为进攻日本本土建立战略基地的目的。
此次战役,美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掌握了制海权和制空权,选择了有利的登陆点;但是,战术呆板,畏惧夜战、近战和攻坚,也未及时进行海上迂回。日军利用坑道和反斜面阵地,抵消美军火力优势,以近战火力和小分队夜间出击,顽强战斗达3个月之久;以“神风”自杀飞机为主击毁、击伤大量美海军舰艇,但陆海军及其航空兵行动不协调,并放弃了水际滩头作战的机会。
冲绳战役,从三月十八日美军航母编队袭击九州开始,至六月二十二日冲绳岛战斗基本结束,共历时九十六天,其中在冲绳岛上的激烈战斗就有八十二天之久,日军包括“大和”号战列舰在内的十六艘水面舰艇和八艘潜艇被击沉,约四千二百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日军在冲绳岛上的约十万守军,除九千余人被俘外,其余全部被歼,冲绳岛的平民有七万五千人死伤。美军有三十二艘舰船被击沉,三百六十八艘被击伤,其中有十三艘航母、十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和六十七艘驱逐舰遭到重创,损失舰载机机七百六十三架,阵亡一万三千人〔陆军四千六百人,海军四千九百人,海军陆战队三千四百人〕,受伤三万六千人〔陆军一万八千一百人,海军四千九百人,海军陆战队一万三千六百人〕,另有两万六千人的非战斗伤亡。此役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最大的战役,因此英国首相邱吉尔认为冲绳战役将以史诗般的战斗,列入世界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战斗而流传后世。鉴于在战役中所付出的惨重伤亡,美军没有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美军以如此巨大的代价,攻占了冲绳群岛,打开了日本本土的西南门户,取得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为在日本本土登陆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战役期间美军在冲绳群岛诸岛上建立起的航空基地网,进驻了大量的航空兵力,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截日军来袭的飞机,而且还可以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中心地带,进一步加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

三.七月大轰炸
1944年11月24日,约有美军70架B-29飞机袭击日本首都东京,开始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到1945年2月出动B-29飞机约达1100架次。1945年1月起,驻在中国成都基地的B-29飞机逐渐转移到马里亚纳基地,航程大为缩短。空袭日本本土的B-29飞机编队加大,次数增多,开始对城市投掷大量燃烧弹,造成极大损失。航载飞机的轰炸,尤为激烈。2月16日,奇袭关东地区即大约出动飞机1200架次。
7月以后,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更加激烈。当时,美军在冲绳和硫磺岛约有飞机1000架,在马里亚纳大约也有1000架,这些基地的美国空军与航载机实施大规模,连续性轰炸日本本土。7月10日出动了1300余架次飞机,袭击了大阪,神户等地;7月13日,14日两天对北海道,东北出动飞机竟达1820架次,同时进行舰炮射击;7月24日,仅B-29飞机即出动700架;硫磺岛陆基飞机数百架轰炸了关东,东海附近一带的空军基地和铁路,船舶,工厂等有关设施。
盟军大规模的轰炸一直持续到7月底。在这一个月里,总共出动飞机20850次,轰炸了整个日本本土,其内海交通濒于瘫痪,对外关系几乎断绝。是时,德国早已投降,日本处于全世界反法西斯军民的围困之中,它在政治上已成孤岛。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具有独特的疯狂性,不遭到令其绝望的打击是不会轻易投降的。

四.核袭日本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战场上负隅顽抗。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时,以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为首的临时委员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虽然日本败局已定,但其陆军在本土尚有200-300万人,在中国还有同样数量的兵力,其空军尚存各型飞机6000-9000架,而且日本大本营正在积极准备“本土决战”,美军登陆日本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迫使日本丧失抵抗意志,不待美军登陆就投降,则可避免50万美国人丧生。于是,史汀生与临时委员会一起向杜鲁门总统提出建议:尽快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具有军事和非军事双重性的目标。核突袭的具体目标拟定为广岛、长崎和小仓。杜鲁门思量再三终于采纳了史汀生的建议,决定对日本进行核突袭。于是,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核突击部队——第509混合大队被派往太平洋的提尼安岛执行这次非同寻常的任务。第一次原子弹突袭以广岛为主要目标,小仓和长崎为预备目标;第二次以小仓为主要目标,长崎为预备目标。
美国原子弹突袭广岛和长崎造成了巨大的毁伤。广岛市区80%的建筑化为灰烬,64000人丧生,72000人受伤,伤亡总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53%。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摧毁,伤亡860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7%。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美军:两栖第五军,下辖第三,第四,第五陆战师,各型舰艇800余艘,作战飞机约2000架,总兵力22万余人;日军:守军人员2.3万人;
攻占冲绳(1945年3月18日到7月2日)盟军:航空母舰34艘(航载机2180架),战列舰22艘,参战舰总数达1200艘。盟军登陆兵力由美军第10集团军担任,下辖第3陆战军和陆军第24军,第81步兵师为集团军的战役预备队,陆上作战部队总兵力达28.7万人;日军:包括自杀机在内的空军飞机3000余架,第32集团军,正规陆军约8万人,征集岛上壮丁约2.5万人。
7月大轰炸:(详见上述资料)

中国:
一.长衡会战
1944年5月,日军在大举进犯豫中的同时,为打击湘中中国守军,贯通粤汉铁路,由第11集团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日军10个师约20余万人,兵分3路,开始向湖南发起进攻。其部署是:中路,第34、第58、第68、第116师由岳阳东南沿粤汉路作主要攻击;东路,以第3、第13师自崇阳附近,西路以第40师及第17旅自华容实施辅助进攻,另有第37、第64、第27师位于临湘、蒲圻一带担任增援。中国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6个军54个师,共40余万人,仍采取长沙会战之战法,策定以一部兵力利用既设阵地,节节阻击日军,迟滞其前进,主力集结于后方,诱敌于有利地区实施包围攻击,粉碎日军企图。
5月26日,日军开始进攻。东路日军第3、第13师经过激战,于29日突破守军第72军阵地占领通城,6月1日、2日又先后侵占长寿街和平江;中路日军4个师向守军第20军阵地发起攻击,占领新墙后于30日直趋汩罗江北岸;左路日军第40师及独立第17旅由华容渡洞庭湖向沅江守军发起攻击。激战至6月6日,日军主力突破汩罗江阵地,进至永安、捞刀河、沅江一线,另有一部日军经卢林攻占湘阴。中国军队积极反击,歼灭日军一部。9日,日军强渡捞刀河,突破浏阳一带防线,对长沙形成包围之势。14日,日军开始攻击长沙。守军第4军与敌激战4日,因外围阵皆失遂于18日向南突围,长沙沦陷。
日军占领长沙后继续向衡阳进犯。至20日,日军先后攻占醴陵、株洲、渌口、湘潭等地。中国军队转向渌水南岸进行抵抗。24日,右路日军南下攻占攸县、安仁、耒阳等地,第9战区积极反击,曾一度收复攸县、官田、醴陵。左路日军第40师团南下攻占湘乡,26日再占永丰,遭中国守军反击,改取守势。中路日军在两翼策应下,沿粤汉铁路两侧南下,向衡阳市郊突进。6月28日至7月20日,日军两次进攻衡阳,均因守军顽强抗击,日军伤亡惨重,被迫停止攻击。8月3日,日军增调部队后开始对衡阳发起第3次进攻。中国第10军与日军反复争夺,不断击退其进攻。苦战至8日,守军弹尽粮绝,伤亡殆尽,阵地全毁,第10军军长方先觉命令停止抵抗,衡阳被日军占领。至此,长衡会战结束。此役,中国军队在兵力上虽占优势,但因部署不周、指挥不当,尽管广大官兵不屈不挠,与日军死战硬拼,喋血苦战48天,最终未能破坏日军占领衡阳,控制粤汉、湘桂铁路的企图。这次会战,中国守军伤亡9万余人,日军伤亡也达6.6万余人

二.桂柳反攻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至8月,在中日战争的抗日战争中,第2、第3方面军在广西省龙州、南丹、全州、阳朔地区对日军第6方面军进行的反攻作战。
4月,日军第22、第58师团及第13师团一部,根据其第6方面军撤退西江两岸及南宁的计划,准备缩短防线,集中兵力,以防国军反攻。 守军为把握时机,乘势收复桂柳,乃集中第2、第3方面军6个军14个师和地方团队,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下,发动桂柳反攻作战。27日,第2方面军以第46军一部攻占都安后,主力向都阳山脉进击,节节迫近南宁,地方团队蜂起响应,部队进展迅速,于5月27日攻克南宁。日军一部向龙州、大部向柳州撤退。第64军随即以主力向柳州东南迂回攻击前进,连克宾阳、迁江、桂平、武宣,于6月上旬向柳州攻击前进。第64军一部向龙州追击,连克思乐、江明,在地方团队协同下,到7月3日,克复龙州、凭祥,将日军驱于国境之外。6月19日,第46军一部已迫近柳州。第3方面军5月初,以第29军向河池、黎明关攻击,并以一部攻取天河,复沿柳(州)宜(山)公路北侧,山地前进,以策应主力作战;到21日晨,占领河池县城,并沿黔桂铁路(贵阳至柳州)向宜山追击,连克德胜、宜山。在收复宜山后,日军曾数次由柳州增援,第29军与其反复争夺,到6月14日再度克复宜山。日军第13师团向柳州撤退,第20军跟踪追击。同时第2方面军第46军主力于24日攻抵柳州南侧,会攻柳州。30日,收复柳州。尔后,第3方面军第20、第29军兵分3路沿桂柳公路和湘桂铁路(衡阳至南宁)向桂林并进,至7月17日,克复雒容、中渡和黄冕,日军退守永福,凭险顽抗;24日,攻克桂林南方门户永福;此时,一部沿桂柳公路克荔浦、白沙、阳朔,直逼桂林近郊;另一部攻克百寿,遂三面会攻桂林。第94军向义宁,第26军向全县、兴安间攻击前进,7月10日袭取南圩,26日克义宁,向桂林近郊推进。在各路部队总攻下,27日收复桂林,续向东追击。8月17日收复全县。时日本业已投降,作战遂告结束。此战,国军共击毙日军4000余人、击伤5000余人。

三.芷江攻略战
芷江保卫战,在日本的战史书籍里称为“芷江攻略战”。中方也称“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
芷江保卫战,是1944年以来,中国正面战场上打得较好的唯一的一仗。据日本官方史学家统计,在此次战役中,日军总计伤亡率为16.8%日军经此次 战役受挫,遂开始全面收缩兵力,冈村宁次一边布置部队首先从广西、广东等地后撤,一 边焦虑地注视着整个战争态势的发展。
此时,“大日本帝国已经是盟国案板上的一块肉了”,它的丧钟已被敲响。

四.敌后战场1944-1945的反攻

长衡会战:“长衡会战”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又称“第四次长沙会战”,从5月27日到6月19日,中日双方以争夺长沙为目标在湖南北部地区作战。
第二阶段又称“衡阳保卫战”,从6月20日到9月初,中日双方以争夺衡阳为目标在湖南中东部地区作战,长衡会战的结束时间为9月上旬。国内外学术界均以1944年8月8日衡阳沦陷为准。(参战人数见资料);

芷江攻略战:日军:冈村投入芷江战役的兵力共4个半师团,8万余人。其战斗序列概要如下: 前线指挥官第20军军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将,下辖:
第116师团,师团长岩永汪,辖步兵第109、120、133联队,骑兵第120大队,野战 炮兵第122联队,工兵第166联队,辎重兵第116联队。
第47师团,师团长渡边洋,辖步兵第131、91、105联队,骑兵第47联队,山炮第47 联队,工兵第47联队,辎重兵第47联队。
第34师团,师团长伴健雄。辖第34步兵团,骑兵第34联队,野炮兵第34联队,工兵 第34联队,辎重兵第34联队。
第64师团,师团长船引正之,辖步兵第69旅团的4个步兵大队。
步兵第70旅团,旅团长川胜郁郎,辖步兵第54、55、132、133大队。
关根支队,支队长关根久太郎,辖独立步兵第65、115、116、117大队。
中国: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下辖:胡琏的第18军,辖第11、18、118师;韩璇的第73 军,辖第15、17师;施中诚的第74军,辖第57、58、191、196师及暂编第6师;李天霞 的第100军,辖第19、51、36师;廖耀湘的新编第6军,辖第14、新编22师。
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下辖:杨干才的第20军,辖第133、134师;丁治磐的第 26军,辖第41、44师及炮兵团;弁庭芳的第94军,辖第5、43、121师及输送团。 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下辖:侯镜如的第92军,辖第142、21、暂编15师及炮 兵团等。
以上中国军队均为中央精锐嫡系。其中第18、第73、第74、第94、新编第6军等共 15个师,系由美军教官训练、美军顾问指导、全部美械装备的部队。仅这15个师的战斗 力就优于日军数倍,再加上另11个师,与日军参战兵力相比,中国军队占有绝对优势。 不仅当面力量对比不利于日军,就是整个后备力量中方也开始占据优势。1945年初 春,中印公路和输油管道已通至昆明,从印度输入的美国租借法案物资每月可达6万吨 以上。

主要还是太平洋战场上的事情嘛
1942年5~6月 ,日本为了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联系,相继进攻所罗门群岛和东部新几内亚以及中途岛。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 、中途岛海战(6月4~5日)中 ,日方损失惨重。
同年8月7日,美军开始局部反攻,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因美方掌握了制空和制海权,日军连受重创,死亡2.46万人,损失舰艇30余艘 、飞机300架 。残兵被迫于1943年2月从该岛撤走。
瓜岛战役之后,战况较为沉寂,美军在太平洋只展开了有限的进攻(如1943年5月夺回阿留申群岛中的阿图岛) ;日军虽进行反扑 ,但徒劳无功。同年4月 ,日本海军主帅山本五十六被美机伏击毙命。
1943年11月盟军开始大反攻,分别由C.W.尼米兹和D.麦克阿瑟指挥,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占领区进攻。
1944年春夏间,美国先后夺取由日本委任统治的马绍尔 、加罗林和马里亚纳3群岛 。10月爆发莱特湾海战 ,日本海空军力丧失殆尽 。
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3月占领马尼拉。同年3~6月 ,美军占领硫黄岛和冲绳 ,迫近日本本土 。5月 ,德国无条件投降。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 ,叫嚷“本土决战”。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拒绝接受 。
8月6日和9日美国把仅有的两颗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造成居民大量伤亡。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动157万大军、3400多架飞机、5500多辆坦克 ,分兵三路向中国东北挺进 。9日苏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击。同时进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对日宣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它抗日武装力量,向日军展开了全面反攻。由于势穷力竭,日本被迫于8月15日宣布投降 。
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签降仪式。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夏,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执迷不悟,继续负隅顽抗。据此,盟国决定对日实行摧毁性打击的最后一役。

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在全国各地向侵华日军发起强有力的攻势。至此,日本法西斯的全面失败已成定局。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9日,中国陆军司令何应钦在
南京陆军司令部礼堂接受日本侵略军
参谋长小林浅三递交的投降书

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将军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这时起到9月中旬,远东、东南亚各国、南太平洋地区和太平洋诸岛的300多万日本军队,陆续向盟国投降。其中,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日方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同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珊瑚岛:42年5.4~8
美国:2航母,9巡洋舰,13驱逐舰,128飞机。
日本:2航母,1轻型航母,9巡洋舰,15驱逐舰,12小型战船。

中途岛:42年6.4~7
美国:3航母,~15其他舰船,233海基飞机,127陆基飞机。
日本:4航母,2战船,~15其他舰船,248飞机

新几内亚:42~45年,没有数据

所罗门:42年1月~日本投降,因为时间长没有参战统计,只有战损统计
盟军(代表除美国外有别的国家参战,下同):陆军4500,海军5500,空军600,舰船40+,飞机800
日本:陆军71000,海军7000,空军2000,船50+,飞机1500

瓜岛:所罗门战役中一部分
盟军陆军60000,日本陆军36200

塞班:44年6.15~7.9
美国71000,日本31000

菲律宾:44年6.19~20
美国:7航母,8轻型航母,7战船,79其他船,28潜艇,956飞机
日本:5航母,4轻型航母,5战船,43其他船,450海基飞机,300陆基飞机

莱特湾:44年10月23~26
美国:8航母,8轻型航母,18护卫舰,12战船,24巡洋舰,141驱逐舰和驱逐护卫舰,很多潜艇,1500飞机
日本:1航母,3轻型航母,9战船,14重巡洋舰,6轻巡洋舰,35+驱逐舰,300飞机

菲律宾:44年10.20~日本投降
战损:盟军62000,日军348000

缅甸:42年1月~45年7月
英军60000,中国远征军42年42000,44年100000
日军44年316700,其他日本盟军35000

日本本土战役:44年6月起
硫黄岛:45年2.19~3.26,美国110000,日本22786
冲绳:4.1~6.23,美国548000,日本100000以上
Ten-Go(没有找到中文翻译):4.7,美国11航母,386飞机,日本1战船,1轻巡洋舰,8驱逐舰
东京湾:6.22~23,美国9驱逐舰,日本2驱逐舰

满洲里:45年8.9~20
苏联1577225人,26137炮,1852门巨炮,5556坦克和自动炮兵,5368飞机,外蒙古16000人
日本1217000人,5360炮,1155坦克,1800飞机,1215汽车,伪满200000人,伪内蒙军10000人

日本在二战中是德国盟国的一员,也是美国的主要敌对势力之一。1945年夏天,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进攻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日本面临着灭顶之灾。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放原子弹在广岛爆炸,造成约13万人死亡。三天后,美国又在长崎投放了第二枚原子弹,造成约7万人死亡。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日本政府被迫考虑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广播中发表了《终战之诏》,宣布日本将无条件投降。这一决定最终结束了二战,并在之后的战争审判中导致了许多日本政治和军事领袖的被告上法庭。日本的投降在历史上是重要的事件,标志着二战的结束和战后格局的重构。它也引发了对原子弹使用的伦理和道德问题的讨论,并且在今天仍然存在争议。

关于日本投降 二战结束的正确时间~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请降。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
日期比较多是容易混乱,看过就知道了。以上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1945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海军中校来到太平洋舰队总部,捎来金上将带给尼米兹的一份绝密文件。文件告知,当量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已经研制成功,将于1945年8月1日在太平洋战场使用。
一颗炸弹就能毁灭一座城市,全部或几乎全部杀死其居民,尼米兹对此深为惊讶。他在座椅中转过身来注视着窗外,然后站起来对青年军官说:“非常感谢你。”并喃喃自语道:“我想,我是生不逢时,出世太早了。”
此时,7月的“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和“王冠行动”计划已由继任总统杜鲁门批准在8月实施。尼米兹则继续实施对日本本土的袭击,携带水雷的潜艇和飞机把日本对各岛屿的攻势压了回去。
5月8日,德国宣告投降,这标志着欧洲轴心国的最后失败。在欣喜的同时,尼米兹也感到德国的顽固抵抗使欧洲的胜利来得太迟了,已经基本上不会对太平洋战场产生直接的支援和影响了。他确信,在盟军部队从欧洲调来之前,靠封锁和轰炸,即可迫使日本投降。
6月底,尼米兹飞赴旧金山,与金上将进行战争年代的最后一次会晤。这次会议为时仅一天,因为两位高级将领已经充分确信,“奥林匹克行动”与“王冠行动”都将不会付诸实施了。
破译的日本电讯表明,日本正试图通过苏联政府,伸出求和的触角。于是,尼米兹、斯普鲁恩斯着手将工作重点从制定“奥林匹克行动”方案转到为日本可能投降作准备上。有关建立民事政府、处理战犯,一直到战后重建工作方面的专家等事宜,都成了太平洋舰队参谋部讨论的话题。
海军武器专家带来了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影片。尼米兹认为使用原子弹违背人道主义精神和道德准则,这不是一种合法的战争手段。但他又同意日本问题专家莱顿的看法,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是难以通过常规手段摧毁的。作为美军统帅,尼米兹还必须考虑另一个实际的问题,即他不想牺牲更多的美国人。
7月26日,美、英、中政府发布“波茨坦公告”,公告指出:日军必须无条件投降;除本国四岛外,日本应从其占领的一切领土上撤出,否则,只有“自取灭亡”。
这时,美军“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已将次临界铀235和两枚原子弹的组成部件运到了位于马里亚纳群岛中的提尼安小岛上。
日本政府对“波茨坦公告”所列条文未作出任何反应。
8月6日清晨,一架B-29型轰炸机装载着第一颗原子弹从提尼安岛起飞。8点15分整,死亡之神在广岛上空降落,不到15分钟,白色烟云便将全城卷入一片恐怖的火光之中。瞬间,城中7万多无辜居民或亡或残。9点20分,美空军从1500海里外的日本上空向提尼安岛传来清晰明确的消息:“任务顺利完成!”负责“原子弹计划”的法雷尔将军迅速将此情向尼米兹报告,并由具体负责该计划的另一将军格里夫斯转报正从波茨坦会议返国的杜鲁门总统。
同盟国又向日本发出了波茨坦会议议定的最后通牒。最后通牒重申波茨坦会议精神,要求日本放弃一切领地属权,并由盟军占领日本本土,直至建立一个和平、负责的日本政府为止。
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尼米兹对日本政府愚顽不化的态度颇为吃惊。此刻日本人也很清楚,他们已绝无获胜的可能了,他们理应作出明智的反应。
然而,日本政府继续保持沉默。
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凌晨,又一架携带原子弹的飞机从提尼安岛起飞。11点零1分,原子弹炸毁了九州的长崎市。
这大概是临近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声巨响了。战火硝烟即将散去,和平的捍卫者和奋斗者们将开始赢得他们应有的荣誉。8月10日,英国王室决定授予尼米兹将军“巴斯骑士大十字勋章”,授勋仪式在英国海军上将布鲁斯·弗雷泽将军的旗舰“约克公爵”号战列舰上举行。一条紫色绶带从尼米兹肩上披挂到胸前。
11日清晨,尼米兹收到金将军的一份电报,宣告了日本已停止抵抗的消息。
对尼米兹而言,这个消息实现了他对崭新明天的向往。这也是许许多多作出了崇高牺牲的勇士们的愿望。在尼米兹看来,胜利早已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一天,不过是如期来临而已,就好像是再一次证明了尼米兹的坚定信念和准确判断一样。
尼米兹起身下令实施新的战术手段。他向空中巡逻的飞行员发出信号:“查明并击落一切偷袭者——尽可能不要采取报复手段。”
当欢庆胜利的声音激荡在美利坚上空时,杜鲁门总统在电台宣布,他已委托麦克阿瑟将军作为盟军最高司令,由他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签署和平文件。
尼米兹顿感愤懑,他认为这是对海军将士的极大不公。在太平洋的历次战斗中都是海军身负重任,出生入死,而到了胜利时刻,却让一位陆军将领担当主角,摘取果实。这种任命说明全世界的目光将再次集中于麦克阿瑟身上,似乎主要是由他的部队把日本打败了。
尼米兹将此种情况报告金上将,并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金立即向总统提出,如果由一名陆军将领主持和平协议,那么,仪式应在一艘海军舰只上而不是在陆上举行。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还从国务卿处赢得一项协议:如果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投降书上签字,尼米兹将代表美国签字。
29日,尼米兹也乘水上飞机抵达东京湾,把将旗升在“南达科他”号上。
1945年9月2日8点,尼米兹一行乘专艇赶到签字地点,舰上哨声大作,扩音器响起了“海军上将进行曲”。
又过了一段时间,麦克阿瑟与参谋人员也抵达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相互握手,共同庆祝这一难忘的时刻。
军中牧师祈祷后,乐队高奏美国国歌。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一起走上露天甲板。哈尔西紧随其后。麦克阿瑟站在桌后发表了令人难忘的和平讲话,然后他请日本帝国政府的代表走向前来签字。
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日本受降书上签字时,请美陆军的乔纳森·温赖特将军和英国陆军中校亚瑟·珀西瓦尔站在他的身后,这二人都曾是战俘,刚从满洲日本战俘营乘飞机赶来。
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接着走上前来,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签字。麦克阿瑟五星上将和哈尔西上将、谢尔曼少将站在他的身后。
几天以后,尼米兹登上一架飞机飞返珍珠港,然后去旧金山。这是他百感交集的时刻,他疲劳而兴奋,忧伤而充实,愁闷而愉快。他的心中充满了那种即将凯旋归国的游子之情。
他离开关岛,从此再没有回去过。


#漆侨唯# 二战后日本无条件投降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15515193049): 太平洋战争1945年9月2日早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的一个简短的仪式上,正式宣告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这 是一个简短的仪式,仅仅20分钟.当日本和同盟国签署...

#漆侨唯# 关于日本的投降 -
(15515193049): 美国一.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 硫磺岛战役,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美军从2月19日至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

#漆侨唯# “8·15”日本投降日,那一天究竟是怎样的 -
(15515193049): 8月15日临近中午的时候,全日本的人,无论是自己的家中还是工作岗位上,或者是外出的路上,都会找到附近的收音机,站立着等待“天皇玉音”的播放. 而在东京的许多人,甚至直接跪在皇宫的前面虔诚地等待,全然不顾头上似火的骄阳....

#漆侨唯# 日本投降签订的什么条约 -
(15515193049): 二战后同盟国签订《菠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投降,但是日本拒绝投降.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在美国的太平洋上的“密苏里”军舰上签订了投降书,对同盟国正式提交投降书. 由此来看日本投降的标志事件中,所签订的条约应该是《菠茨坦公告》.

#漆侨唯# 日本投降的原因?
(15515193049): 日本自1944年塞班岛失陷就意识到这个战争已经彻底失败了.于是有东条内阁垮台.但是认识到失败对接受失败无条件投降有一个相当长的距离.以后日本的战略方针是尽...

#漆侨唯# 日本是什么时候投降的? -
(15515193049): 1945年8月15日

#漆侨唯# 日本正式投降是在怎么时候? -
(15515193049): 1945年8月15日凌晨5时15分,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漆侨唯# 日本投降日是什么时候?
(15515193049): 8.15 战胜日

#漆侨唯# 日本当年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5515193049): 战争失败就只能投降了. 而战争失败就不仅是一两次战役的失败,更不是一两场战斗的失败.

#漆侨唯# 抗日战争胜利后,谈及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种说法:屈原说(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苏武说(即苏联武力出兵);共工说(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 - 作业帮
(15515193049):[答案] 因为日本在正式投降前三天就已经决定投降并向盟军申请,只是美国为了报珍珠港之仇以及实验原子弹而以态度不好驳回了,之后就扔下了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