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参透生死的句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2、一茶悟尽人生苦短,一酒看破生死。

3、此生幸得暇满船,生死海中度众生。

4、看淡生死,却更要好好活着。

5、没有经历过生死,怎知生命可贵。

6、生死是一体的,不是两个,生了要死,死了还会再生,所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生也不足为喜,死也不足为悲!

7、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8、万丈悬崖,就是生死大海。

9、生死事大,你是否能作得了主。

10、一口气不来,转眼就是来生,所以就有紧迫感。

11、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12、生死有道,富贵在德。

13、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4、人生,既为过客,何须执着。

15、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16、断生死河,能忍超度;自觉出堑,是谓梵志。

17、人的身体,又如木材;木材烧火,一根接着一根,纵然木材不同,但是生命之火,仍会一直延续不断。

18、解决生死问题,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就是解决生死问题。

19、夏蝉冬雪,不过一瞥,生死轮回道上,有多少人因一个有缘无份而悔恨千古,生死命由天。

20、人最大的力量往往不是来自于身体,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内心中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生死的观照,哪一天你能从生死二字中悟出万物存在的道理,这便是你人生觉悟的开始。

21、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2、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23、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24、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当得宿命。

25、看破生死,绝恋红尘。

26、对凡夫来说,生死是无始无终的;对圣人来说,生死是无始有终的,那就是所谓的了生死,生死大事了毕了。

27、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心实无所生,方可于生死而从容。

28、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善待一切生命。

29、解脱生死,善因恶果轮回的奥秘!

30、万物皆空,我们为什么还要把金钱,得失,生死看得那么重?

31、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

33、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尚舍无常身,何况于凡夫。

34、生死本无分别,生死和涅槃也本无分别。

35、生可见,死是灭。

36、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看淡生死。

37、看到生命的时候,也要看到死亡,生死同一才能获得解脱。

38、生死都是假的,还有什么麻烦?

39、万物一切都是虚假而不真实的,虚无飘渺的。

40、生死,呼吸之间,忌讳谈死亡是最大的愚痴。

41、人这一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42、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

43、生死迅疾,人命无常。

44、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45、粥去饭来,莫把光阴遮面目;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46、生无泣,泪落漫天雨。死无霜,离别心憔悴。

47、红尘画卷,画的是谁的生死诺言?

48、看到生命的时候,也要看到死亡,生死同一才能获得解。

49、无常是人生的实相,人有生老病死,这就是无常的显现。

50、生死去来,线断傀儡。

51、当人之死,如冬天去了,春天还会再来,死又有何悲呢?

52、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53、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4、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圣贤心。

55、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56、应时而生,顺理而死。

57、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58、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9、看破了生死,也就超越了生死,能够超越生死,剩下的岁月都是余生。

60、人生无常,心安即是归处,随缘方得自在。

61、透过生死,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透过成败,才会明白通达的重要;透过得失,才会明白淡泊的重要。

62、因观音菩萨有大般若智慧,能照见五蕴皆空,故能度尽一切生死苦厄,得大自在解脱。

63、生死一线隔,苦乐一念间。

6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5、生死本无常,人应多思量。

66、有千帆过尽的从容,有生死看破的洒脱,有本来无一物的淡然。

67、当人出生之时,就注定了死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人之生,都要死亡,又有何可喜呢?

68、佛说,爱恨情仇不强求,生老病死顺自然,幸福自有安排。

69、看淡生死,却更要好好活。

70、参不透生死,就看不破红尘,也就永远不能自。

71、人生无常,如果不能看破生死,就无法超越这个平凡世界。

72、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73、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苦苦追求那些原本可以放弃的,却忽略了生命中那些最最宝贵的。

74、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75、生命看破了,不过是生死。

76、生命,不过一段借来的光阴,智者如此善待生命。

77、生,就好好生活下去;到死的时候,就从容的离开人间,这世上除了生死,其它皆闲事。

78、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79、生命中的油腻是什么?一个叫烦恼障,一个叫所知障。

80、无欲本清净,何故惹尘埃。留得躯体在,常怀感恩心。

81、生死看懂了,不过是离合。

82、天道,人道,鬼道,何处归途,难以看破的生死不过是由你选择的一扇门。

~


#冶饺贫# 关于佛法的句子 -
(15846001875): 关于佛家的句子有很多,以下为摘自《金刚经》、《六祖坛经》以及《心经》的部分经文.如下: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大意: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

#冶饺贫# 新人提问,请问佛经中对生与死的看法是怎样 -
(15846001875): 佛教的生死,实际指的是心相的变化,而不是我们理解的出生和死亡. 这种深奥的佛法义理.对初学者来说,难以理解.还是从基础开始最好.

#冶饺贫# 解释一下,佛教中有临终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可生西天极乐世界 -
(15846001875):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赞叹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劝诸众生发愿往生.经中说:“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等,南方有日月灯佛等,西方有无量寿佛等,北方有焰肩佛等,...

#冶饺贫# “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便永别了,又算什么”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式?表现了什么? -
(15846001875): 是反问句. 表现了对生死的淡漠,也是对权力、身份等事物的淡漠.总体来说,可以算看清了世界,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这番心性,着实让人佩服.

#冶饺贫# “尊者,到了生死关头,一切都没有什么可爱的.” 出自哪部佛教经典 -
(15846001875): 第1336部 阿育王经(选段) 优波笈多弟子因缘第八之二树因缘 南天竺国有一善男子.于佛法出家.而于其身为爱所缚.以苏油摩身.又用汤水以浴其身.以种种饮食供养其身.以其于身爱所缚故不得圣道.即便思惟.谁能为我说法.闻摩偷罗...

#冶饺贫# 佛经里有叫人放下生死的吗 -
(15846001875): 放下一切当然包括生死.但其实是放下因为生死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妄念,是放下心中对生死的执念,而不是真的不拿生死当一回事.也就是达到一种平常心的境界,平常心对待一切,包括生死.平常心对待生死,也就是不会因为什么事而质疑生的意义,更不会因为什么事而否定生的意义去追寻死亡,当然也就不会因为什么事而在意死后会怎么样.释迦牟尼也说过,他不会对别人提问的“人死后会怎么样”做解答,因为提出这样疑问的是内心的妄想在作怪,而回答这样的问题也根本找不到答案.佛能够消除人们内心的妄念,却也没法解答这样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冶饺贫# 有没有哪部佛经是解读生死的? -
(15846001875): 每部真正的佛经都是

#冶饺贫# 关于曼珠沙华“佛曰:梵语波罗蜜 此云到彼岸 解义离生灭……”这段话是佛经中的吗?还是别人写的? -
(15846001875): 最先到即名为彼岸.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里的.你可别以为是九阳神功哈.后面的就不用说了人加上去的.前面的是古梵文翻译过来的汉文音译.可能和原意有些差别.在所难免的..古人想用自己或别人国家的语言来翻译奥妙的古梵语难免意思偏离.....没法了....除非时光倒流~~~o(∩_∩)o...哈哈

#冶饺贫# 高中作文可用的佛经语句 -
(15846001875): 摘录些比较经典的吧.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放下屠刀...

#冶饺贫# 《生别死离》中“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便永别了又算甚么?”是什么句式 -
(15846001875): 省略句……+设问句,努力为生————省略了,用了文言词…… 又算什么?————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