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文言文句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1.石壕村: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2.暮: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3.投:投宿。
4.逾:越过;翻过。
5.一何:多么。苦:凄苦。
6.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8.戍:防守 ; 念shu的第四声
9.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10.且偷生:苟活。且:苟且;姑且。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已经,这里引申为完结
12.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孩子。
13.去:离开,这里指改嫁的意思。
14.完裙:完整的衣裙。“裙”古代泛指衣服,多指裤子。
15.老妪:老妇人。请从吏夜归: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犹得:还能够。妪:念“yu”的第四声。
16.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应:应征。
17.请从:请求跟从。从:跟从,随从的意思。
18.夜久:即“半夜”的意思。
19.绝:断绝,没有。
19.幽咽:不出声的哭泣。
20.登前途:前面的路。
21.闻:听。
22.犹得:还能够。
23.应:应征。
24.独:惟独,只有
25.新:最近。
26.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7.偷生:苟且活着。
28.新:最近。
29.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30.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1.走:逃跑。
32.室中:家中。
33.更:再。
34.衰:弱。
35.从:跟随,跟从。
36.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译文

傍晚我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吆喝得是多么的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的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道:“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在最近的战争中刚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的人永远逝去了。家中再也没有男人了,只剩下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还在,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里走。 赶紧去河阳服役,还能够做早饭。”
深夜说话的声音已经消失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55.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56.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用力睁目看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57.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58.简直连簪子也叉不上了.
59.傍晚投宿到石壕村.
60.老头越过墙逃跑.
61.差役吼叫多么凶狠.
62.三个儿子到邺城防守.
63.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64.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
65.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55.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部都赋予了泰山。
56.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57.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58.简直不能插簪
59.傍晚投宿石壕村
60.老头越过墙逃跑
61.差役吼叫多么凶狠
62.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63.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64.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
65.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部都赋予了泰山。
56.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57.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58.简直不能插簪

解释文言文句子~

  取自柳宗元的《临江之麋》
  1.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
  2.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
  3.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


  原文:

  临江之人,畋得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淡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
  译文: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D.B


#乌芝石# 解释两则文言文的句子
(13914173915): 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乌芝石# 解释一个文言文句子 -
(13914173915): 【原文】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

#乌芝石# 文言文的句子解释
(13914173915): 应当用“而”的地方而(却)不用“而”,不应该用“而”的地方而(却)而(用)“而”,而(像)现在这样用法,日后也而(这样),你的水平也就不过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一个,是名词. 二个,是连词,表转折. 三个,名词动用 四个,名词 五个,是连词,表转折 六个,名词动用 七个, 名词 八个,介词 九个,介词 十个,名词 十一个,名词动用

#乌芝石# 解释文言文字词句意 -
(13914173915):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益”与前面的曾是一个意思,增加的意思.

#乌芝石# 解释下列古文句子~很急的~拜托了~
(13914173915):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一切困难 (我)都要加倍尝试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 吏呼一何怒:差役呼喊地那么愤怒

#乌芝石# 文言文怎么解释句子
(13914173915): 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乌芝石# 解释文言句子两句 -
(13914173915): 1安静得以修养身心,节俭得以陪养品德2不学习不能增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养成学问

#乌芝石# 文言文解释具体词句?
(13914173915): 怃然:怅惘,不知所措. 惧色:害怕的神色. 何谓:怎么能够说. 此:这是. 亦:也是. 劲:强劲. 也:语气助词. 顾:回头. 谓:对. 曰:说. 皆:都是. 类:像,貌似.

#乌芝石# 文言文几个句子的理解 -
(13914173915): 1、相是名词,太守的意思,郡相就是郡守,孔融是青州北海郡的太守.2、守侍中是官职,不能断开理解.《三国志·是仪传》:“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3、省:xing3,动词,查看,检查,负责,全句可翻译为:回到朝廷中负责尚书的事务.省作为动词的用法很广泛,《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省远方.”4、南、鲁:南王和鲁王.立:册封.全句意思为:南王和鲁王刚刚册封.

#乌芝石# 初三语文 文言文 解释词语 句子
(13914173915): 一.解释括号内词语 1.可爱者甚(蕃) 蕃:_ 多__ 2.(骈)死于槽枥之间 _并列 3.(及)鲁肃过寻阳_ 等到_____ 4.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___拖着___ 5.(腰)白玉之环___腰里佩带___ 6.阡陌(交通)___纵横交错___ 7.临溪而(渔)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