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原文中是“水尤清洌”还是“水尤清冽”? 《小石潭记》一文中是“水尤清冽”还是“水尤清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小石潭记》中“水尤清冽”实为“水尤清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一文是一篇经典游记散文,因此历来成为教师特别看重的一篇课文。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文中“水尤清冽”的注释值得商榷,由此我也觉得文中“水尤清冽”的“冽”字存在笔误,应该是“洌”字。
文中将“水尤清冽”注释为“水格外清凉”,其中还特别注释了“冽”字的注解为“凉”。
小潭中的水清凉,按理说也是合情合理的,正是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才一直被师生默认。但是笔者以为其中存在一定的纰漏。完整的看“下见小谭,水尤清冽”一句,我们可以得知该句是从视觉来描写潭水,“清凉”却是一种触觉,显然注释与语境不相吻合。根据“下见小谭”这一近距离语境,及下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一稍远点的语境来推测,文中描写的“水尤清冽”都应该是“水格外清澈”的意思。
商务印书馆第10版《新华字典》中对“冽”字的注释是“寒冷”,而课文中的“冽”字的注解为“凉”, 虽然“寒冷”与“凉”都属于温度低的范畴,看似能够让读者信服。但“凉”字所表现的“温度低”,与“寒冷”显然是有所区别,因为一般而言“寒冷”比“凉”在温度上要表现得更低。编者没有按照“冽”字应有的注释去将“水尤清冽”注释为“水格外寒冷”,也可能是因为根据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一绿意盎然的景物描写,可以推断当时不是寒冷的秋冬时节或早春,潭水还达不到“寒冷”的程度。
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编者在给“水尤清冽”这个短语及“冽”字注释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偏差。
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偏差呢?可能是作者柳宗元的疏忽或书写错误,也可能是为《小石潭记》校注的学者的疏忽,把“洌”字误作“冽”字,从而导致课文中的注释出现偏差,也就是说课文中应该是“水尤清洌”。因为根据商务印书馆第10版《新华字典》提供的注解,“洌”字有一个的意思是“水清”,那么课文中本该的“水尤清洌”的意思就是“水格外的清澈”,这样与上下文都十分吻合。“冽”与“洌”字在字形上十分相近,字音上完全相同,产生上述疏忽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课文中用“水尤清冽”符合作者的心境,笔者以为这种观点过于牵强。就算“冽”字无误,那么准确的为“水尤清冽”注释应该是“水格外寒冷”,而不是“水格外清凉”。“寒冷”的潭水烘托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显然应该是凄清、悲凉,与文中后面“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相吻合,但是前文中作者的心情是“心乐之”,从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角度来看,“寒冷”显然与之不相一致。有学者又指出,“水格外清凉”烘托了作者当时“心乐之”的心境,但是前文已经叙述了,将“冽”字注释为“凉”,本身就不够严谨。
无论从理还是情,本着严谨的角度来看,人教版中《小石潭记》中的“水尤清冽”的的确确应该是“水尤清洌”。

  1、应该是”是水尤清冽“。这里的”清冽“指的是清冷的意思,不是表示清澈的”清洌“。
  2、原文简介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忧深冷寂,孤凄悲凉。
  3、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4、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柳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

水尤清洌
我们语文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liè
〈形〉
清澄。 [(of water,wine) crystal-clear]
洌,水清也。从水,列声。——《说文》
清澄甘美。如∶甘洌。
清澈。如∶清洌。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洌风过而增悲哀。——《文选·宋玉·高唐赋》
泉香而酒洌。——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洌风(寒风);洌清(清沏的样子)
寒冷 [cold]
玄泉洌清。——张衡《思玄赋》
洌寒、泉食。——《易·井》
又如:洌风(寒风);虎啸风洌;洌洌(寒冷的样子);洌气(寒气);洌清(寒凉的样子)

〈动〉
假借为“捩”。拗折 [break]

liè
ㄌㄧㄝˋ
水清,酒清:“泉香而酒~”。~清。
郑码:VARK,U:6D0C,GBK:E4A3
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35422
这是百科当中查到的

小石潭记中“水尤清洌”的“清洌”是指清澈的意思。

洌:形容词
清澄。
洌,水清也。从水,列声。——《说文》
清澄甘美。如∶甘洌。
清澈。如∶清洌。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洌风过而增悲哀。——《文选·宋玉·高唐赋》
泉香而酒洌。——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洌风(寒风);洌清(清沏的样子)
寒冷
玄泉洌清。——张衡《思玄赋》
洌寒、泉食。——《易·井》
又如:洌风(寒风);虎啸风洌;洌洌(寒冷的样子);洌气(寒气);洌清(寒凉的样子)

liè
〈动〉
假借为“捩”。拗折 [break]

水清,酒清:“泉香而酒~”。~清。


形容词
(1) 寒冷。亦作“洌”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诗·小雅·大东》
秋风冽冽,白露为朝霜。——左思《杂诗》
(2) 又如:冽冽(寒冷的样子);冽风(寒风);冽厉(寒冷而猛烈)
(3) 清澄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4) 又如:冽香(清香);冽泉(清泉);清冽(清澈)

我刚读高一~~~初中用的是人教版小本~~

还记得中考复习的时候~~·老师特别强调了是~~“冽”~~意思是清凉~~

老师还让我们牢记啊·~~~

小石潭记原文中是“水尤清洌还是“水尤清冽”~

《小石潭记》中“水尤清冽”实为“水尤清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一文是一篇经典游记散文,因此历来成为教师特别看重的一篇课文。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文中“水尤清冽”的注释值得商榷,由此我也觉得文中“水尤清冽”的“冽”字存在笔误,应该是“洌”字。
文中将“水尤清冽”注释为“水格外清凉”,其中还特别注释了“冽”字的注解为“凉”。
小潭中的水清凉,按理说也是合情合理的,正是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才一直被师生默认。但是笔者以为其中存在一定的纰漏。完整的看“下见小谭,水尤清冽”一句,我们可以得知该句是从视觉来描写潭水,“清凉”却是一种触觉,显然注释与语境不相吻合。根据“下见小谭”这一近距离语境,及下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一稍远点的语境来推测,文中描写的“水尤清冽”都应该是“水格外清澈”的意思。
商务印书馆第10版《新华字典》中对“冽”字的注释是“寒冷”,而课文中的“冽”字的注解为“凉”,
虽然“寒冷”与“凉”都属于温度低的范畴,看似能够让读者信服。但“凉”字所表现的“温度低”,与“寒冷”显然是有所区别,因为一般而言“寒冷”比“凉”在温度上要表现得更低。编者没有按照“冽”字应有的注释去将“水尤清冽”注释为“水格外寒冷”,也可能是因为根据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一绿意盎然的景物描写,可以推断当时不是寒冷的秋冬时节或早春,潭水还达不到“寒冷”的程度。
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编者在给“水尤清冽”这个短语及“冽”字注释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偏差。
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偏差呢?可能是作者柳宗元的疏忽或书写错误,也可能是为《小石潭记》校注的学者的疏忽,把“洌”字误作“冽”字,从而导致课文中的注释出现偏差,也就是说课文中应该是“水尤清洌”。因为根据商务印书馆第10版《新华字典》提供的注解,“洌”字有一个的意思是“水清”,那么课文中本该的“水尤清洌”的意思就是“水格外的清澈”,这样与上下文都十分吻合。“冽”与“洌”字在字形上十分相近,字音上完全相同,产生上述疏忽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课文中用“水尤清冽”符合作者的心境,笔者以为这种观点过于牵强。就算“冽”字无误,那么准确的为“水尤清冽”注释应该是“水格外寒冷”,而不是“水格外清凉”。“寒冷”的潭水烘托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显然应该是凄清、悲凉,与文中后面“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相吻合,但是前文中作者的心情是“心乐之”,从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角度来看,“寒冷”显然与之不相一致。有学者又指出,“水格外清凉”烘托了作者当时“心乐之”的心境,但是前文已经叙述了,将“冽”字注释为“凉”,本身就不够严谨。
无论从理还是情,本着严谨的角度来看,人教版中《小石潭记》中的“水尤清冽”的的确确应该是“水尤清洌”。

是水尤清冽。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说的都是三点水的“洌”
是做清澈讲。
但小石潭记中不是,
清冽的意思是清冷而非清澈
这两者是不能通用的,所以楼上的,请不要误导!


#全真宇# 《小石潭记》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原文) -
(18972172850): 原文: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

#全真宇# 小石潭记的字词一个一个的解释 -
(18972172850): 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j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

#全真宇#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词语解释、赏析、问题及答案. -
(18972172850):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全真宇# 关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水尤清liè”中的liè字???
(18972172850): 我支持人教,你是哪里人呀,如果不是人教版的学生,就用洌,按你们老师的意思来,其实两个lie是一个意思. 洌 liè〈形〉(1)清澄.洌,水清也.从水,列声.——《说文》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洌风过而增悲哀.——《文选·宋玉...

#全真宇# 小石潭记描写水清的句子是什么 -
(1897217285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全真宇# 小石潭记中与水尤清冽的意思相互应的是 -
(18972172850): 小石潭记中与水尤清冽的意思相互应的是皆若空游无所依

#全真宇# 在小石潭记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水尤清冽的 -
(18972172850):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真宇# 小石潭记中,解释水尤清冽中的冽,还有斗折蛇行中的斗 - 作业帮
(18972172850):[答案] 冽:凉,斗:像北斗星那样.单个的字词是这样翻译的,不过,放在原文的句子中是:冽和清搭配起来译为清凉,斗和折搭配起来译为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全真宇# 小石潭记原文 -
(18972172850):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全真宇# 小石潭记中,解释水尤清冽中的冽,还有斗折蛇行中的斗 -
(18972172850): 冽:凉,斗:像北斗星那样.单个的字词是这样翻译的,不过,放在原文的句子中是:冽和清搭配起来译为清凉,斗和折搭配起来译为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