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动容的友谊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动容的兄弟情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俞伯牙与锺子期的高山流水故事
《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琴曲,相传为伯牙所作,琴师伯牙遇樵夫锺子期,伯牙弹奏高山、流水,子期都能从琴音中感悟主题。锺子期听到声音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二人於是结为知音,成千古佳话。相约翌年中秋节再见。届时,伯牙依期赴约,但锺子期已去世。伯牙得知锺子期死後,认为世间再无知音,一生不再鼓琴。

季札与徐国国君
季札出使晋国的时候经过徐国,他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看著季札的宝剑,虽然没有说什麼,但显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季札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札出使在晋国後回到徐国时,徐君已经在楚国去世。季札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季札的随从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能用来赠送别人。」季札说:「我不是赠给他的。不久前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看著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麼,但是他的神色显露出想要这把宝剑;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然如此,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却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於是季札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後离去。

管鲍之交

年轻时家境贫困,鲍叔牙发现管仲有才能,胜过自己,与之交友,经常和管仲往来,管仲常占小便宜,鲍叔牙并不以为意,反而处处为他设想,一直都善待管仲(蔚为美谈,史称「管鲍之交」)。後来,管仲辅佐齐国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其弟公子小白。
前686年,齐襄公逝世,他的堂弟公孙无知篡位。前685年春,齐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鲁国却支持其兄公子纠,因此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管仲射箭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骗过了管仲。後来齐国战胜,鲍叔牙向鲁庄公要求处决公子纠,并把管仲交给齐国。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甚至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终於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一次,在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找管仲商量让谁做下任丞相时,提出要将相位传与鲍叔牙。而管仲却坚决反对,认为鲍虽是君子,为人近乎完美,但过於清白而容不得一丝丑恶,不适合做丞相;管仲推荐了隰朋。易牙知道了这件事,就到鲍叔牙那里挑拨离间,说:「管仲的相位本是您推荐的,现在他病了,主君前去询问後任,他却说您不行,反而推荐隰朋,我觉得这很不公平啊。」而鲍叔牙却笑著回答他:「我之所以要推荐管仲,就是因为他忠於国家,对朋友也没有私心。而至於我鲍叔牙,要是让我做司寇,捉拿坏人,还绰绰有馀。要是让我掌管国政,像你们这样的人怎麼可能有容身之地?」

比如:王子猷、戴安道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又比如:苏东坡、张怀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沿,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奋斗。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动容落泪的友谊~

八拜之交:
1)知音之交--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   
2)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鸡黍之交--张元伯&范巨卿   
5)舍命之交--羊角哀&左伯桃(舍己全友)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关羽 (桃园三结义)   
7)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祢衡 (一说范云和何逊)

苏轼、苏辙的兄弟情
苏轼比苏辙大3岁,兄弟俩从小并肩携手,长大后更是患难与共。苏辙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甚至说弟弟的文章胜过自己,“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
兄弟俩的感情好到什么程度呢?《宋史·苏辙传》记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要知道,从古至今,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反面教材比比皆是,曹植、曹丕的例子就不用提了,就拿宋代来说,兄弟同朝者甚多,但像苏氏兄弟那样历经患难而始终兄弟齐心的却很少。
如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曾巩,他在朝中算“旧党”大臣,他的弟弟曾布却是“新党”的中坚人物,另一个弟弟曾肇又是“旧党”的重要角色,因为政见不和,兄弟之间闹得很不愉快;还有北宋后期的奸臣蔡京,和弟弟蔡卞虽然都是“新党”,但却为了利益之争,后来水火不容。相比之下,苏氏兄弟的手足情深实在令人感叹!
因为出仕后聚少离多,所以兄弟俩常常是鸿雁传书,几十年间,从未间断。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弟弟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100首。
苏轼喜欢和弟弟开玩笑,在《戏子由》一诗中,他这样写道:“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意思是,子由童鞋个子太高了,住的房舍又太小了,若伸直了身子,头便撞到屋梁上了。(苏轼你这样损自己的弟弟就不对了,他个子长得比你高也是错吗?)
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深在当时便被称为佳话。据北宋时人记载,欧阳修喜欢交友,于是口里常吟诵孔融的诗句“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范仲淹喜欢论兵,于是口里常吟诵韦应物的诗句“兵卫森画戟,燕寝疑清香”。而苏轼最喜欢吟诵的诗句是什么呢?
是“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中的一句。苏轼、苏辙年少时曾共读此诗,感慨甚深,约定以后要早日退官,兄弟回家团聚,对床而眠,共听潇湘夜雨。
苏轼最出名的几首诗词,说起来都离不开苏辙。
中秋是中国人十分看重的一个节日。月圆之夜,最大的快乐,就是一家人聚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此时此刻,最应景的,莫过于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尤其是最后几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百年来,中秋咏月之作不可胜数,但自从苏轼此词问世后,其他的作品全都黯然失色了。
那么在这篇感天动地思念亲人的词作中,苏轼想念的是谁呢?
答案是:苏辙。
因为这首词的副标题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深深想念起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绝对在他生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苏轼来说,这个人就是苏辙。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和苏辙已经六年没见面了。
我们不知道,苏辙看到哥哥这首词作时的心情,我们只知道,从此历届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有这一首《水调歌头》。
元丰三年(1080)初,苏轼被贬作黄州团练副使。同年五月,苏辙送兄长的家眷来黄州,期间由苏轼陪同到赤壁游玩。
兄弟俩难得一聚,在赤壁矶头,对酒小酌,看江天辽阔,不亦乐乎!
胜景游目骋怀,苏辙忍不住诗兴大发,当场赋了一首七律:
新破荆州得水军, 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 百姓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 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关衅, 意突成功所未闻。
这是一首标准意义上的怀古诗,主题很鲜明,即从赤壁之战的历史中引出教训:不能依靠军事力量的强大去进攻本身没有荒乱失德行为的国家。
客观的讲,这首诗写得不错,如果是一帮文人墨客诗酒唱和,说不定还能拔个头筹。于是,苏辙用满怀期待的眼光看着哥哥,希望哥哥能点个赞。毕竟在别人眼中,苏辙是学霸一样的存在;但是在神一样的哥哥面前,苏辙自己还是不够自信。
苏轼笑了笑:“子由,这首诗写得不错,刚好我想了首词与你和一下。”说着,呼童子铺纸磨墨,一番龙飞凤舞的行书写下来。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从此,这首词被视为宋词豪放派中的第一名。
作为从小玩到大的兄弟,苏轼、苏辙彼此相知于心、肝胆相照。
熙宁十年(1077),苏氏兄弟分别7年后在徐州相聚,两人互相作诗应和。
苏辙劝哥哥,“常恐坦率性,放纵不自程”。(你性格不要太坦率,文章不要太放纵不羁,小心被人抓小辫子。)
而苏轼牵挂的是弟弟家里人多度日艰难,“森然有六女,包裹布与荆。无忧赖贤妇,藜藿等大烹。”(虽然有六个女儿,幸亏弟媳贤惠。虽然布衣蔬食,但子由生性达观,纵然明日无晨炊,也依然倒头作雷鸣。)
苏轼曾说过弟弟的文章胜过自己这样的过誉之词,他也曾对苏辙说:“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虽说这口气之大,很有点“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感觉,但也看得出他对弟弟才学的看重。
而苏辙自承,苏轼谪居黄州之后,“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意思差不多是,哥哥贬去黄州之后,闭关修炼,勇猛精进,已成为打通任督二脉的绝世高手,自己已经远远赶不上了。
苏轼一生中遭遇到的最大的劫难莫过于“乌台诗案”,这是一场典型的文字狱。用时人刘安世的话来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苏轼入狱后,平日里的好友人人自危,大多不敢出头为他说话。苏辙也因受牵连而日子难过,但他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还将哥哥的家小接到自己家中安顿,并一再上书神宗皇帝,愿免去一身官职为兄赎罪。
在狱中,苏轼备受御史逼供拷问,一度认为自己难逃一死,于是写下两首绝命诗托人带给苏辙,其中一首如下: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诗中次联,苏轼以后事托付兄弟,宛然一篇遗嘱。但在诗的最后,苏轼把我们带上了表达手足之爱的巅峰:“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虽然时空的浩劫将使伟大时代的一切都荡然无存,但兄弟之情则将在死死生生的轮回中永恒地延续!
据说神宗皇帝也读到了此诗,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赦免了苏轼的死罪,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此,北宋朝廷里少了个一品大员,而中国文学史上则脱胎换骨成就了一位不世出的文宗——苏东坡!


#丘明律# 关于友情的令人感动的事例 今晚给我! -
(15144507199): 那是发生在越南的一个孤儿院里的故事,由于飞机的狂轰滥炸,一颗炸弹被扔进了这个孤儿院,几个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员被炸死了.还有几个孩子受了伤.其中有一个小女孩流了许多血,伤得很重! 幸运的是,不久后一个医疗小组来到了这里...

#丘明律# 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什么的故事,什么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问一下各位有谁知道? -
(15144507199): 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钟子期先去,伯牙觉得世间再无知音,便断弦封琴

#丘明律# 世上有没有能够感动人的友谊?
(15144507199): 有的,友谊能够陪伴我们一生,这些相互陪伴的日子里,总会发生些让一些我们措手不及的故事,也会有其他的深刻回忆.友谊这条路,看似畅通,也不免会有无可奈何.感动,有时候就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如今的社会情感虽然不及古时候的,但并不妨碍友谊的发展.现在还是会有《高山流水》的故事的.

#丘明律# 哪样的友情是你所羡慕的? -
(15144507199): 作为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一直渴望能够用一份真挚的友谊.两个真正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知道彼此在想些什么,一举一动都能够体现出他们的默契,这样的友谊就是我所羡慕的. 我所羡慕的友谊是两个人都有共同...

#丘明律# 同学之间有关友谊的感人故事 -
(15144507199): 宿舍有八个人,有十六个柜子,我的两个柜子在最下面,所以常常有撞到上面柜子柜门的情况发生.又一次我哪东西,正准备起来,果然,又撞到了,但并不痛,我一看柜角,有一只手正捂在那儿,朋友说:“我就知道你又要撞到了..”

#丘明律# 关于友谊的优秀作文事例以友谊为中心 - 作业帮
(15144507199):[答案]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

#丘明律# 对于中考670多分(满分800)三年后高考能考到本二或本一吗? -
(15144507199): 要相信自己,距离高考还有三年的时间,只要你努力,一切都是可以的,即使你上清华北大也不是难事.而对于考上重点高中的,如果不努力有可能只能上三本二本呢.注意:自信+努力+坚持!!

#丘明律# 有友谊和爱情的诗句 -
(15144507199): 让人感到温馨和温暖的是友情,让人感到温柔和温心的该是爱情. 友情是需要积累的,而爱情往往是突然的. 人与人的相识,就如流星,纵是瞬间的碰撞和燃烧,那份震撼和感动却照亮了一生,这样的相遇该是爱情,不用说山盟海誓,依然...

#丘明律# 认为有真正朋友的人进.1.你会对他无私的付出,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
(15144507199): 你很无聊哟! 友谊有时候甚至比爱情更坚固. 我身边一堆这样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首先我觉得,至少我是这样.我对每个人都很真诚,与他做朋友时,我从未先考虑过你说的那些问题,并且我从没想过要有什么回报.我只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开心的对对方好,帮对方解决困难,分享快乐.我觉得他们快乐,我也快乐,我觉得帮助他们的时候我就很开心.我不计较得失.所以我一直都很认真的对待他们.而他们慢慢的了解了我,读懂了我.也开始真诚的对待我,帮助我.而这些,都是我们自愿的.我们彼此都觉得快乐! 朋友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丘明律# 关于友谊的优秀作文事例 -
(15144507199):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