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化学计算题(人教版 九年级) 九年级上册化学计算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大概就这些了。

九年级化学 专题训练—化学计算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CO和x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 )物质
A、CO2 B、NO2 C、SO2 D、SO3
2.由MgO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4g,已知含氧元素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CaO B、Fe2O3 C、Al2O3 D、CuO
3.化合物X2Y和YZ2中,Y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化合物X2YZ3中Y元素质量分数为( )
A、45% B、25% C、20% D、16.7%
4.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硫元素质量分数为a%,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1—a% B、1—3a% C、2a% D、3a%
5.KCl和MgCl2的混合物中,钾元素与镁元素原子个数比为2:1,则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为( )
A、56% B、38.9% C、30% D、78%
6.有一包Mg和MgO组成的混合物,实验测知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2%,则其中镁单质占( )
A、20% B、40% C、48% D、80%
7.在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该混合气体中O2与SO2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1∶4 D、1∶2
8.元素x、Y组成两种化合物A和B,A中x元素占 ,B中x元素占 则x、Y组成的A、B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A、xY、xY2 B、x2Y、x2Y3 C、xY2、x2Y D、xY3、x2Y4
9.减弱“温室效应”有效措施之一是大量植树造林,绿色植物在叶绿素存在下的光合作用是完成二氧化碳循环的重要一环。已知叶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0,其分子含C73.8%(以下均指质量分数)、H8.3%、N6.3%、Mg2.7%,其余为O.试确定叶绿素的化学式。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1.5g某物质完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5% B、小于5% C、大于5% D、无法确定
2.某硫酸钠溶液中,Na+与H2O分子个数比为1:50时,此溶液中硫酸钠质量分数为( )
A、32.4% B、1.96% C、7.3% D、88.75%
3.用60%酒精溶液甲与25%酒精溶液乙混合,配制成45%酒精,所用甲、乙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2 B、2∶3 C、4∶3 D、3∶1
4.要使50g某物质溶液含水量由98%增加到99%,应加水( )
A、1g B、5g C、50g D、100g
5.海水中Na+的质量分数为1.42%,如全部以NaCl计算,则海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
A、3.61% B、39.3% C、14.2% D、55.81%
6.25℃恒温条件下,将固体物质A的溶液200g蒸发20g水后,析出10gA;再蒸发20g水,又析出20gA,则蒸发前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t℃时,将210gKNO3溶液蒸发20g水后析出4g晶体;若将210g溶液蒸发掉24g水后,析出6g晶体,则原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8.t℃时,将某固体物质溶液Mg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溶剂达饱和时,质量减轻一半,另一份加入该固体物质达饱和时,所加晶体质量恰好为比溶液质量的 。求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和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9.t℃时,将含有A物质的溶液450g,蒸发掉310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45g这种溶液加入16g该物质,充分搅拌未完全溶解,再加9g水也恰好饱和,求A物质在t℃的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某温度时,若在100g水中最多溶KNO325g,现有该温度下500gKNO3溶液,加热蒸发掉300g水以后,冷却到原温度下,发现有50gKNO3晶体析出,
计算:(1)蒸发并冷却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有多少克KNO3?
此时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蒸发前的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三、无数据计算
1. 现有铁,锌,镁,铝四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当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时,所消耗金属质量最小的是:( )
A.铁 B. 锌 C. 镁 D. 铝
2. 质量相同的一氧化碳,甲烷和酒精分别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一氧化碳 B. 甲烷 C. 酒精 D. 无法判断
3. 一定质量的Fe2O3分别被CO、C和H2三种还原剂完全还原成铁,所生成的纯铁的质量是:( )
A. 一样多 B. CO多 C. C多 D. H2多
4. 两份质量相同的碳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消耗氧气的质量比是:( )
A.1:1 B. 1:2 C. 2:1 D. 3:2
5. 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硫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反应,所得MgSO4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MgCO3 B. MgO C. Mg D. Mg(OH)2
6. Cu和Fe的混合粉末若干克,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
A. 20% B. 40% C. 50.4% D. 80%
7. 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反应完成后,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在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能看到固体物质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在烧杯底部留下红色物质,经过滤,洗涤,烧干,称得红色粉末质量恰好和原放入铁粉的质量一样多。问烧杯底部第一次留下固体质量是第二次留下固体质量的几倍?

8. 现有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使高锰酸钾完全分解,MnO2的质量增加一倍,求原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分数?

9. 炭和铜的混合粉末在氧气中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没变化,求原混合粉末中碳与铜的质量比?

10. 将碳酸钙和炭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高温,碳酸钙完全分解,炭完全被氧化,若生成的CO2的总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求原混合物中所含CaCO3的质量分数?

11. 某BaCl2溶液跟一定量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滤液质量与BaCl2溶液质量相等,计算该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2. 向一定量未知质量分数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完全为止。其结果所生成溶液的质量等于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求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分数?

13. 碳酸钙和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反应完全后固体质量与煅烧前质量相等,问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4. 将一定量碳酸氢钠和铜的混合粉末放在容器里,在空气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原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碳酸氢钠加热后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四、无明确物质的计算
1. 某金属M的样品中含有不跟稀硫酸反应的杂质。取样品20克,投入200克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价金属的正盐和2克H2,经测知该盐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4.2%,计算样品中金属的质量分数?

2. 将5克金属R样品(含杂质)投入20克25%的盐酸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R的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为52.2%,求样品中金属R的质量分数?

3. 金属M的样品中含有不跟盐酸反应的杂质,取样品20克,投入适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Cl3和2克H2,测知生成的MCl3中含氯的质量分数为79.8%,则样品中M的质量分数为:

4. 某三价金属R的氧化物4克与21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测知生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求:①R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5. 将7克金属R与铜的混合物样品放到盛有36.5克20%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反应后,测得金属R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中含氯52.2%
①金属R氯化物的化学式是(可用符号代替)
②求金属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

6. 某金属R化合价为m价,取含有杂质的该金属样品7克,投入到100克20%的盐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测得生成的金属氯化物中含氯元素74.7%。
(1)100克20%的盐酸中含氯化氢多少克?
(2)样品中含金属R的质量是多少克?
(3)生成的金属氯化物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 现有某种不纯的金属M(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取该金属样品4克,投入20克20%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设测得该金属与酸反应的氯化物含氯50%,求金属M在样品中的含量是多少?

8. 某金属样品20克,投入200克19.6%的稀硫酸中(样品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的硫酸盐(正盐)中含硫,氧两种元素的质量共占80%,则样品中金属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五、有关天平平衡的计算
1.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分别放一个盛有1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的等质量的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分别加入等质量铁片(左盘)和锌片(右盘),反应完全后,天平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1. 仍保持平衡 2. 右盘下沉 3. 左盘下沉 4. 无法判断
A.①② B. ①③ C.① D.④
2. 把A、B两块等重的铁片,分别浸入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烘干,冷却。如果把它们分别放入已经平衡的天平两个托盘下,可以推测:
A.放A铁片的托盘上升 B. 放B铁片的托盘上升
C.天平仍保持平衡
D.哪一边托盘上升不一定,这需根据原铁片消耗的程度而定
3. 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烧杯,调天平至平衡,若分别投入镁粉和铁粉,且全部溶解,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投入镁粉和铁粉的质量比为:
A.3∶7 B.7∶3 C. 77∶81 D. 81∶77
4. 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到至平衡,向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一只烧杯里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向另一只烧杯里加入等质量的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的反应恰好完全且天平保持平衡,铜铝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
A. 1∶3 B. 1∶2 C. 3∶4 D. 2∶3
5.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烧杯里分别注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若在右盘投入一定量的铁,恰好完全反应,为使天平保持平衡,应向左盘投入与铁质量相同的纯净金属是:( )
A. Mg B. Al C. Zn D. Ag
6. 在天平的两边托盘上,分别放上等重的两烧杯,再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向左边烧杯中放入0.44克氧化钙,若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可向右边烧杯中加入:( )
A.0.44克铜铝合金 B. 0.48克镁粉
C. 1克碳酸钙 D. 0.924克碳酸镁
7. 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盛放有9.8%的硫酸100克,为了保持天平平衡,往左杯放入0.22克氧化钙,要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应往右杯里加入的物质是:( )
A.0.36克铝 B. 0.56克碳酸钠 C. 0.462克碳酸镁 D. 0.44克铜锌合金
8. 将密度为1.14克/厘米3的硫酸溶液75毫升放入一烧杯里,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上,并在天平的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再向烧杯中放入锌片,待锌片全部溶解后,需向右盘中添加11克砝码,才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此时,向烧杯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仍为无色,但当再加一滴稀烧碱溶液时,杯中溶液立刻变为红色。试求:
(1)放入烧杯中的锌片的质量;
(2)烧杯中原来的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六、有关实验室制O2的计算
1.取15.8克KMnO4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求剩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

2. 为了制取O2取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其中MnO2在混合物在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后,当MnO2的含量提高到25%时,求此时KClO3的分解率。

3. 今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将它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在t℃时,将残留固体加入15克水,有11.4克固体未溶。在相同温度下,再加入7.5克水,仍有7.5克固体未溶,该固体仍含有氯化钾。试求:①原混合物完全分解后所得固体总质量;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4. 把56.1克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为止,冷却后称的剩余固体物质43.3克,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各多少克?

5.取两支容积和质量都相等的试管在第一支试管中装入含杂质质量分数为5%的高锰酸钾后称量其总质量为120.2克,加热使其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再称量总质量为112.2克。在第二支试管中装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后称量其总质量为70克,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其总质量为62克,计算:
①第一支试管中反应后生成的氧化物质量。
②第二支试管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七、实验数据处理题
1. 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做“氧化铜+硫酸→硫酸铜+水”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氧化铜/g 硫酸溶液/g 硫酸铜/g
1 2.0 120 4.0
2 4.0 120 8.0
3 6.0 120 9.6
4 8.0 200 16.0
5 10.0 200 X
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列空格:
(1)哪几次反应氧化铜有剩余 ;
(2)哪几次反应硫酸有剩余 ;
(3)表中X的值是 ;
(4)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 某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用一定量的二价金属R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所做的五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假设每次实验所产生的氢气全部被收集,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实验编号 R的质量/g 稀硫酸的体积/mL 生成H2的体积/L
1 1.5 50.0 1.47
2 2.0 50.0 1.96
3 2.2 50.0 2.16
4 2.5 50.0 2.16
5 3.0 50.0 2.16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金属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 ,稀硫酸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 。
(2)若在当时实验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5g/L,则反应所用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3)若所使用的稀硫酸密度为1.12g/cm3,则反应所用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 某化学小组为了测定生石膏的组成(CaSO4•xH2O),即测x值,做了如下实验:将含结晶水的硫酸钙放在坩锅中加热,加热前和加热后都进行称量。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加热的时间不断延长。他们在实验中将数据整理如下:
实验顺序
(按序延长加热时间) 固体质量/g
加热前 加热后
1 3.44 3.26
2 3.44 3.12
3 3.44 2.90
4 3.44 2.90
5 3.44 2.80
6 3.44 2.78
7 3.44 2.72
8 3.44 2.72
利用数据可绘制成以下图像:

(1)利用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推断生石膏的化学式。
(2)通过计算解释图像中产生AB段的原因。

八、综合计算
1. 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含有碳酸钠(不含其他杂质),现用纯氢氧化钠与其进行对比实验如下:
①称取纯氢氧化钠和待测氢氧化钠各mg分别配成25.0g溶液,均滴加酚酞试液2~3滴。
②把12.0%的盐酸逐滴加入实验①配成的两种溶液中,当酚酞试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溶液呈中性)时,纯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消耗盐酸n1g,待测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消耗盐酸n2g。
(1)若m=2.73g,n1=n2=20.8g,则待测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m=2.73g,n1=20.8g,n2=19.7g,则待测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注意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例如:
(1)设想中国每家都有轿车,则每天需供应8000万桶石油(目前全世界每天的产油量约为6700万桶),如果每7桶石油为1吨,每吨石油能提炼出70%(质量分数)的燃料油,以燃料油中平均含C、H原子比例为10∶22计算,到那时,中国由于轿车燃油将可能每天排放温室气体多少万吨?
(2)设想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平均食用牛肉的水平若与美国人相当,则每年需增加粮食3.4亿吨(这相当于美国一年的粮食产量),如果每吨粮食生产需提供0.1吨氮元素,则:
①中国每年将需要多供应多少吨尿素[CO(NH2)2]?
②尿素生产原理为: ,据此计算:为增产尿素,需再建年产20万吨合成氨的工厂几座?

3. 结晶水合物x的化学式为MA2•nH2O,式中M为核电荷数不超过20的金属元素。取x2.03g与足量的SOCl2(亚硫酰氯)作用,SOCl2能与x的结晶水强烈反应,反应式为SOCl2+H2O=SO2+2HCl↑。气态产物带出来的少量SOCl2要用冷冻法除去。剩余气体导入硝酸银溶液中完全反应,得到17.2g沉淀。另取x0.609g溶于水,与硝酸银反应,得到0.860g沉淀,其中含银的质量分数为75.2%,试通过计算写出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4. 工业生产硫酸的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2SO2+O2 2SO3 H2O+SO3===H2SO4
用含FeS2 80%的黄铁矿生产硫酸,如果煅烧时有5%的硫损失,SO2转变成SO3的转变率为80%,那么生产98%的浓硫酸3t,则需要这种黄铁矿多少t?

5. 有一置于水中用特殊材料制成密闭容器,气体分子可以通过该容器的器壁,而液体和固体则不能通过。容器质量为1g,体积为0.04L。容器内盛有32.5g质量分数为40%的稀硫酸,如果向其中加入锌粒,要想保持容器在水中不沉底,则锌粒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C 2. C 3. B 4. B 5. B 6. A 7. C 8. D 9. C55¬H74O5N4Mg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1. D 2. C 3. C 4. C 5. A
6. 47.5% 7. 66g 8. 50g 16.67% 9. 40g 28.57%
10. (1) 30g (2) 16%
三、无数据计算
1. D 2. B 3. A 4. C 5. C 6. A
7. 1.125 8. 78.41% 9. 1:4 10. 82.65% 11. 42.06%
12. 38.7% 13. 36.23% 14. 59.6%
四、无明确物质的计算
1. 90% 2. 89% 3. 90% 4. 56 35% 5. RCln 92.8%
6. 20g 6.6g 24.5% 7. 97.25% 8. 48%
五、有关天平平衡的计算
1. A 2. A 3. D 4. A 5. AB 6. BD 7. C
8. 11.35g 20%
六、有关实验室制O2的计算
1. 3.46% 2. 63.8% 3. 19.2g 92% 4. 24.5g 31.6g
5. 21.8g 12.6g
七、实验数据处理题
1. (1) 3 5 (2) 1 2 (3) 16 (4) 4.9%
2. (1) 4 5 1 2 (2)9.00g (3)16%
3. (1) CaSO4•2H2O (2)2CaSO4•H2O较稳定
八、综合计算
1. (1)10.9% (2) 8.64%
2. (1) 2478.9万吨 (2)7300万吨 (3)207座
3. MgCl2•6H2O
4. 2.96 5. 6.7g

鱼鱼哦。
你也可以去书店买一本哦。
2楼的答案很好哈。

唉,真的好佩服二楼的,不过我认为忠告的化学挺简单的,不要这么紧张撒……

上当当网找吧,上面有许多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计算题 30道 要答案的~

1例题:①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②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氧化铁()与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之比。

  选题角度:考查有关元素质量、质量分数的相关运算。

  思路分析:此题注意化学概念与数学计算的结合。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就是根据化学式计算出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最简整数比。
2.从1升10%的 溶液中取出100毫升,那么剩下900毫升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   B.9%   C.11.1%  D.10%

  3.把25℃含有少量未溶解 晶体的饱和溶液加热到80℃,变成不饱和溶液,这时溶液的浓度是( )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无法判断

  4.含溶质a克,溶剂b克的溶液,它的质量分数是( )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5.将50克10%的硫酸溶液跟50克2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浓度为( )

  A.不变  B.5%  C.15%  D.30%

  6.在100克稀硫酸中加入20%的硫酸100克,使浓度变为12%,则原稀溶液的浓度为( )

  A.2%  B.4%  C.8%  D.10%

  7.在一定温度下稀释某一饱和溶液时,下列各量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浓度

  8.a%的某酸溶液m克,稀释成b%,需加水( )

  A. 克  B. 克  C. 克  D. 克

  9.50℃时, 溶解度为50克,把50℃饱和溶液蒸发掉的50克水再恢复到50℃析出晶体后,其母液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25%  C.30%  D.33.3%

  10.用60%的 溶液与10%的 混合配成20%的 溶液,其60%的 与10%的 的质量比为( )

  A.1:6  B.1:5  C.1:4  D.1:3

  11.现有50克浓度为10%的 溶液,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掉25克水  B.加水溶液变100克

  C.增加10克溶质  D.增加6.25克溶质

   12.现有200克浓度为10%的NaCl溶液,若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应往溶液中加入多少克NaCl?或蒸发多少克水?
13.向40 g 5%的氢氧化钠 溶液中加入60 g 10%的氢氧化钠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氢氧化钠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上述混合溶液,恰好能跟_______g 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


    参考答案:

  一、2.答案D

  提示: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其均一性变是在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等同的。所以从1升 溶液中取出100毫升,则这100毫升溶液的性质与1升溶液的性质是等同的,所以浓度仍为10%。

  3.答案B

  提示: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当温度从25℃上升到80℃时,含有少量 晶体的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这时,原来未溶解的少量 完全溶解了,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了,所以溶液的浓度增大了。

 4.答案B

  提示:由计算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可直接得出答案为B。

  5.答案C

  提示:根据混合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

  设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

  50克×10%+50克×20%=(50克+50克)×x%

  解得:x=15%

  所以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

 6.答案B

  提示:根据混合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

  设原稀硫酸的浓度为x%

  100克×x%+100克×20%=(100+100)×12%

  x=4

  所以原稀硫酸浓度为4%。

 7.答案C

  提示:稀释溶液是加入了溶剂,增加了溶剂量,所以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只有溶质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发生改变。

  8.答案D

  提示: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

  设需加水x克

  m克×a%=(m+x)克×b%

  x= 克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A、D  

   12.加入25克氯化钠或蒸去100克水,均可使2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浓度增大一倍。

13. 答案8% 98

去书店找


#莘艳彦# 九年级化学计算题
(18446776048): (1) NaOH ~HCl ~NaCl 40g 36.5g 58.5g 4g 7.3%*50g 5.85g(2) 剩下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 4/120*100%=3.33% 剩下的溶质的质量是125*10%-4=12.5-4=8.5g 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8.5/120g*100%=7.08%

#莘艳彦# 九年级化学经典题型计算题﹙多道﹚ -
(18446776048):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 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含氮元素的...

#莘艳彦# 求解九年级化学计算题 -
(18446776048): 先计算各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量,m=烧杯+稀盐酸+样品质量—(烧杯+剩余物)可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分别为:1.1g 2.2g 2.2g.说明即使增加样品量,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最多为2.2g,即实验2和3中的盐酸已经完全反应了,实验1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了,可用来计算碳酸钠含量.由生成的二氧化碳量计算出碳酸钠质量为2.65g,则其质量分数=2.65g/3.2g=82.8%

#莘艳彦# 9年级化学计算题 -
(18446776048): (1) H2O2 过氧化氢, 质量比H:O=2:32=1:16(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48g(3)2H2O2分解反应如下:2H2O2 ==MnO2==2H2O + O2(气体) 设,消耗H2O2 X克 68 32 X 0.48===>X=1.02 所以,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2g÷51g*100%=2% 祝学习进步!~ 回答满意请别忘了采纳哦!!

#莘艳彦# 九年级化学计算题 -
(18446776048): 1)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39.4-29.8=9.6克2)设反应前KClO3质量为x克,生成KCl质量为y克2KClO3==MnO2△==2KCl+3O2↑245......149..96 xg......yg...9.6g245/xg=96/9.6g 149/yg=96/9.6g x=24.5g, y=14.9g 所以反应前KCLO2的质量为24.5克 反应后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分数:14.9÷29.8=50%

#莘艳彦# 9年级化学计算题. -
(18446776048): 解: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1.Na2CO3+2HCl=H2O+CO2+2NaCl 106---------------------------------117 x g -------------------------------10%乘147 得:x=13.32g 2.Na2CO3+2HCl=H2O+CO2+2NaCl -----------------------44------...

#莘艳彦# 初中九年级化学计算题 -
(18446776048): 解:设能处理二氧化碳的体积为x,生成乙烯的质量为y.2CO2+6H2=C2H4+4H2O88 12 281.977g/L•x 36g y 88/1.977g/L•x= 12/36g= 28/y x≈133.5L,y=84g 答: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133.5L,同时生成乙烯84g.

#莘艳彦# 化学九年级计算题 -
(18446776048): 25g*28/60=11.67g11.67g/15%=77.78g=78g 成年人每天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质量最少为 78克

#莘艳彦# 九年级化学计算题 -
(18446776048): 1.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盐缺乏病,(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_____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 (2)成人每天约需0.15mg,假设这些碘盐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

#莘艳彦# 求下列九年级化学计算题的解. -
(18446776048): 1)可以测出Cu-Zn合金,因为该合金中铜不和稀盐酸反应,而锌能.2)设锌的质量为m Zn+2HCI====ZnCl2+H2 65 2 m 0.4g65:2=m:0.4 解得m=13g所以铜的质量为:32.5-13=19.5铜的质量分数为19.5/32.5=60%2 1)上述方应不是置换方应的理由是: 反应前没有单质,所以不可能是置换反应. 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6X2/(56X2+16X3)=70% 3) 根据化学计算式计算:用含Fe2O3 60%的赤铁矿石800t,理论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 800t X 60% x 70%=33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