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什么意思 诗句“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什...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18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意思是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五言绝句《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构思别致的写风诗。全诗没有出现一个“风”字而是通过风对事物的作用去表现风的强大与间接描写来反映风的种种情态让人感受到风的魅力与威力。短短的四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外物变化的用心感受和敏锐的察觉能力。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解落”,“解”是细心地化解,不急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迎来美好、美妙的春意。

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描写风的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描写风的潇洒。这两句风之强悍、强劲,同之前的柔情,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唐代诗人李娇李峤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其意思(白话译文)是“风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一、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

  4、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5、过:经过。

  6、斜:倾斜。

  二、创作背景

  唐代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一片葱郁。等及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三、赏析

  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见巧。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问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四、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赞皇县(今属河北)人。李峤是隋内史侍郎李元操曾孙,少有才志,20岁举进士。初为安定县尉,累迁给事中、吏部尚书、中书令。刚直廉正,因触忤武后,贬为润州司马。后召为凤阁舍人。一生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曾反对武则天在洛阳白司马坂建造大佛像,但未被采纳。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诗文为当时人所称道,前与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相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和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后被尊为“文章宿老”。也是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最著名的御用文人,其诗多为咏风颂物之作,词新典丽,而内容较为贫乏。有集五十卷,已散失,明人辑有《李峤集》,《全唐诗》中有其作五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什么意思?~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意思是: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2、“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意思是: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原文:
《风》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m.gushiwen.org/

唐朝诗人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三秋:秋季三个月,即指整个秋天。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简析: 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花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有时大风从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著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一首歌咏风的诗。在诗人眼中,风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会随著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诗中所描述的,便是作者平日的观察。


#邢竹卸# 解落三秋叶,解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什么意思 -
(18512715869): 能使叶在晚秋时节掉落,能在早春二月鲜花.吹到江河掀起巨浪,吹进竹林翠竹林倾斜.

#邢竹卸#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请网友帮回答, - 作业帮
(18512715869):[答案]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 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 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

#邢竹卸#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什么意思? -
(18512715869):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唐代诗人李娇李峤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其意思(白话译文)是“风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一、...

#邢竹卸# .拼音注解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pinyin.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拼音注解"... - 作业帮
(18512715869):[答案] jie luo san qiu ye,neng kai ai yue hua.guo jiang qian chi lang,ru zhu wan gan xie.

#邢竹卸#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什么意思 -
(18512715869): 风 吹落秋叶 吹开春花 吹起江浪 吹斜玉竹

#邢竹卸#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的正确汉语拼音注音 - 作业帮
(18512715869):[答案] feng jie lluo san qiu ye ,neng kai er yue hua .guo jiang qian chi lang,ru zhu wan gan xie

#邢竹卸#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人竹万竿斜.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 -
(18512715869):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主人公在深秋纷纷落叶的环境下,迎着猛烈秋风用竹子撑船渡江的情景!

#邢竹卸#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是什么诗??
(18512715869): 出自唐朝诗人李峤的《风》.

#邢竹卸#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二月花、千尺浪分别是什么意思? -
(18512715869): 二月花是:早春二月的鲜花. 千尺浪是:形容江河中的大浪头.

#邢竹卸# 解落三秋叶,解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18512715869): 唐朝诗人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意思是:能使叶在晚秋时节掉落,能在早春二月时使百花盛开.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风有了感性认识:秋风能扫落叶,春风能开鲜花,风能使水生波,风能使竹竿倒伏.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如此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其实就是一则谜语,这是该诗另一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