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 背影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背影》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是:认为父亲的言行过于守旧,有点不大理解父亲。然后,父亲为我去买橘子,从父亲的穿着和动作中,我了解到了父亲生活的辛酸,后来父亲走了,又对我关怀备至,使我非常感动。

这种变化的契机是:作者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

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扩展资料: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

第一次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车站送别,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做了具体的描绘。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

第四次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段),交代人物,叙述跟父亲奔丧回家的有关情节,为描写父亲的背影作好铺垫。文章开头一句,落笔点题。“二年余”表明“我”清楚地记得和父亲分离的日子。副词“已”体现出“二年余”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相当漫长,想望之情,不言而喻。两年多的分离,“我”对父亲的思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出题目。接着,转入对“那年冬天”往事的追述。“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短短两句呈现出人事错迁、谋生艰难之感。“我”从北京到了父亲的住地以后,“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其潦倒之状,又使“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因为“祸不单行”,所以回家之后,靠“变卖典质”,才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里所用的“祸不单行”、“亏空”,“借钱”、“丧事”等词语,一方面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使后面“家中光景很是惨澹”的形容更有着落。这些叙述和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灰暗。毛泽东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曾对当时小资产阶级左翼的情况做过分析,说:“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篇散文所叙述的情节,所抒发的感情,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也是此文为之感动共鸣的重要原因。

第二部分(第四至第六段),写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丧事完毕,因为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后,因为父亲要谋事,须接交各种关系,忙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说定要一个熟识的茶房为“我”送行。“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怀,同时也说明了他对茶房的不放心。父亲当时异地谋生,正须多方奔走,又难以抽身,因此,他“颇踌躇了一会”。“踌躇”,反映了在父亲心中谋事与送子的矛盾。而“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则又表现了父亲毅然将生计暂时搁置,执意为“我”送行的真切感情。“终予”二字,把父亲对“我”无限关切、过分忧虑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去写的便是车站送行的场面。进了车站以后,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向脚夫讲价钱”,“送我上车”,“给我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嘱我路上小心”。父亲操劳忙碌的形象展现在面前。可“我”那时由于太年轻,对父亲尚不能完全理解,以至于还在“心里暗笑他的迂”。作者行文至此,一种近乎忏悔的感情不觉流注笔端——“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自我责备之中,包含着深切的内疚与怀念。在车上坐定之后,父亲又要为“我”去买橘子。但买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又胖,吃力之状可以想见。因此,父亲当时去买橘子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当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时,“我”心中的酸楚是自不待言的。“蹒跚”一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步履不稳,过铁路需人扶持。而今,为了“我”却在铁道间蹒跚前往。因而当看见父亲“用两手攀着……努力的样子”的背影时,“我的眼泪”便“很快地流下来了”。这“背影”集中地体现了父亲待“我”的全部感情,这“背影”使“我”念之心酸,感愧交并!望着父亲那吃力的背影,“我”禁不住热泪涌流,但为了“怕他看见”,“我”又“赶紧拭干了泪”,互相体谅的父子真情,表现得维妙维肖。父亲终于买来了橘子。当他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赶紧去搀的动作,表现了“我”又疼,又愧,又欣然若释的复杂心理。疼的是父亲为“我”受累,愧的是父亲为“我”买橘,欣然若释的是父亲终于安全归来。父亲回来之后,“我”虽然没讲一句话,但一腔深情都流露在这“赶紧去搀扶”的动作之中。回到车上,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一股脑儿”一词,表现了父亲当时高兴的心情。但父亲高兴的仅仅是为“我”买到了橘子,他的心头是并不轻松的。他谋生无着,而“我”又即将离他远去,兴从何来,所以文章说“心里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说明父亲并不真正轻松,之所以做出仿佛轻松的样子,是为了宽慰那正心中眷眷的儿子,橘子已经买来,行李也早就安放停当,嘱咐的话也已经说过,看来没什么事了。但父亲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过一会”才说出告别的话。这“一会”之间,有拳拳的依恋,有惜别的惆怅。父亲终于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临别的嘱咐,又一次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牵挂与系念。一直到他走了几步之后,还回过头来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仍关心着“我”的安全。但“我”并没有马上进去,而是“等他的背影……我便进来坐下”。这里的“等”、“再’、“便”三个字,用得极有层次,它们真实地表现了“我”站在车门口,追寻注视着父亲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时,才进去坐下的那种怅然若失的心情。“我”坐下之后,也许又看到了刚才父亲买来的橘子,一股热辣辣的感情又从心底兜起,“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对父亲的想念。作者在描写了父亲的背影之后,予深沉的怀念之中,又想起了父亲的一生。“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父亲是坚强而能干的。虽然如此,家庭生活仍然每况愈下,“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触目伤怀”,脾气也变得易于暴怒了。因而,“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这并非父亲本来的感情,父亲仍旧是父亲。两年不见,又使他在“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的情况下,写了信来,仍旧“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并在信中写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哀矜之中流露出孤寂、颓唐的况昧。它使“我”震悚,使“我”苦痛,使“我”想起父亲待“我”的种种好处,使“我”透过晶莹的泪光,又看见了父亲那凄楚的背影。父亲现在究竟怎样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望之中蕴蓄着热切的思念。

全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首先,我认为父亲的言行过于守旧,有点不大理解父亲。然后,父亲为我去买橘子,从父亲的穿着和动作中,我了解到了父亲生活的辛酸,后来父亲走了,又对我关怀备至,使我非常感动。几年后,我又回想起父亲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

变化:我对父亲的感情一直是深厚的,只是有时略有一些不耐烦。
一.看到父亲送站时向脚夫讲价钱,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二,看到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觉得他“迂”
三,看到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时,“我”的内心被强烈震撼了
原因:一是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
二是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内心的强烈震撼是很容易发生的,所需的只是背影这样的契机。

《背影》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

全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首先,我认为父亲的言行过于守旧,有点不大理解父亲.然后,父亲为我去买橘子,从父亲的穿着和动作中,我了解到了父亲生活的辛酸,后来父亲走了,又对我关怀备至,使我非常感动.几年后,我又回想起父亲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

看到父亲渐渐变老的背影,我心中不由得一阵难过。父亲为了孩子们操劳了大半生,如今两鬓变白,还有点儿驼背,我看见父亲的背影心里一直在埋怨自己以前对父亲的关心太少了,竟然不知道父亲有这么多的变化。我感觉我对不起父亲。我之所以在情感上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我渐渐的长大了,我懂得了世事的艰辛和不易,我要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对待父亲和母亲,让他们安享晚年。


#茹褚俭# 对朱自清的《背影》的理解 -
(15654377960): 这种迂并不是父亲小气,而是迫于无奈,因为朱自清父亲晚年比较穷,父亲为了节约,为了以后的生活,才和小商讨价还价,更能体现出父亲考虑的细腻,也暗示父亲平日待我也是如此.此外,朱自清...

#茹褚俭# 朱自清 背影 文中四次写背影的文字,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 -
(15654377960): 第一次是对父亲的回忆 第二次是感动 第三次是离别 第四次是想念 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爱怜 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感情至深至真的父子之爱. 四写背影: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故全文以...

#茹褚俭# 背影一文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
(15654377960):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第一次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车站送别,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做了具体的描绘.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第四次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茹褚俭# 《背影》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那些地方表现出父亲对我的照顾时无微不至的? - 作业帮
(15654377960):[答案] 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背景下写的 通过四次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关怀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背影段落层次与中心思想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

#茹褚俭# 背影的作者是怎样表现父亲浓浓的爱 -
(15654377960):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茹褚俭# 朱自清的背影 赏析 -
(15654377960): 《背影》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当中蕴藏着极为精巧的构思. 父亲的那个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为了写好这个背影,文章除了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的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前后安排了许多巧妙的衬托与铺垫. ...

#茹褚俭# 朱自清的背影中对父亲饱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
(15654377960): 对父亲的思念和以往事情的理解.中学学习《背影》印象极其深刻.那时候倒不是因为文章,而是年轻漂亮的语文老师.若干年后重读《背影》不禁泪流满面.到现在“踌躇”“蹒跚”“满院狼藉”“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那些文章里的词都那么印象深刻.我们都是从那个年龄走过来的,尤其是作者对当年自己那种“太过聪明”的理解.当真正走向成熟的时候才知道真爱原来就这么朴素无声.

#茹褚俭# 关于《背影》阅读《背影》第5和第6小节,1.找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句子,说说我的感情触发点是什么?2.“缩”说明了(),向左微倾的原因是().这一... - 作业帮
(15654377960):[答案] 1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暗笑他的迂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的眼泪又来了 触发点是 背影 2 父亲的动作吃力(父亲的肥胖) 为了爬上月台 父亲买橘子的不易 对儿子深深的爱

#茹褚俭# 朱自清散文集<<背影>>概括和读后体会 -
(15654377960): 朱自清散文背影读后感 1 《背影》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出色.虽然它的文字不是太多,但是内容十分丰富.由于大部分的字很浅易,而且句子通顺,因此读者很快能领悟内容.作者把文章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

#茹褚俭# 背影诠释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15654377960): 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的感情,喜的是父亲虽然岁数大了,但身体还可以,忧的是,不知再见时父亲的身体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