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势能怎样变化?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距离在大于平衡距离和小于平衡距离时其分子势能将增大,表现为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势能表现为引力

麻烦采纳,谢谢!

温度升高时分子势能变化吗~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分子势能变大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这是因为,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就会越大,整个物体的内能九增加。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物态变化发生时一定是受到温度的影响。常温下物体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有些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而还有些物体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物态变化,所以温度升高时不一定会发生物态变化。物体温度升高时,只要物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就不会影响到分子势能,增加的只是分子动能,进而影响内能。


#向博底# 物体温度越高,是不是物体中每个分子的动能就越大 -
(18466767077): 1、物体温度高,只能说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并不是每个分子动能 都大,有些分子甚至会在温度升高后动能降低 2、物体内分子动能的大小只于物体温度有关,且为正相关.分子势能的大小则与分子质量、分子间距及零势能点的选...

#向博底#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对吗? 可是温度升高时会不会发生物态变化呢,这会影响到分子势能进而影 -
(18466767077): 内能是物体中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当物体处于固体,液体的时候,分子间的间隙越来越大,到了气体的时候可以当成没有分子间作用力.但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决定的,在从物体的分子间作用力平衡的时候,间隙越大,就越需要外界的能量.所以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而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温度反映的是物体中分子的热运动,而增加内能有可能是增加分子势能)

#向博底# 物体温度增加,内能怎样变化? -
(18466767077): 物体温度升高,如果体积不变,则内能一定增加.物体温度升高,如果体积增加,则物体对外做功,则内能不一定增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而内能还包括分子的势能.

#向博底# 物理问题:同一物体,温度和分子势能有什么关系,分子势能增加那么内能就增加,温度上升吗?我理解的是... -
(18466767077): 答案:只增加分子势能,温度不会上升 解析:有一种特例,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熔化,比如冰,这个过程,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却保持不变.增大的内能就是以分子势能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如果仅仅增大分子势能,温度保持不变.

#向博底# 初三物理知识:温度变大,内能改变.这里的动能变大,势能有木有改变.即,温度会不会影响分子势能. -
(18466767077): 会 温度升高 物体膨胀分子间隔增大 势能也增大

#向博底#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那么它的温度会怎么变化? - 作业帮
(18466767077):[答案] 如果吸热后物体的分子势能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温度就会升高;如果有变化,就要看是吸收的热量是否比增加的分子势能多,多则温度升高,相等温度不变,少则温度下降. 物体吸收热量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分为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向博底# 物体受热膨胀是分子的内能中什么变化了 -
(18466767077):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向博底#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吗?还有人说什么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会减小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 - 作业帮
(18466767077):[答案]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问温度升高,内能是否一定增大吧 这个问题应该是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考虑的. 热力学第一定律ΔE=Q+W,其意义是系统内能增量等于系统从外界所吸收的热量与外界对系统作功之和. 首先考虑外界对系统不作功的情况.这很简...

#向博底# "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大”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
(18466767077): (1)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物体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2)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动能增加,因而物体的内蒙增加;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因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向博底# 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加剧,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会增大B -
(18466767077):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并不代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增加,故A错误. B、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碰撞作用不平衡而造成的,故B正确. C、物质内部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是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 D、对气体加热,过同时气体对外做功,则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故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