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绛雪的<春夏秋冬>全文是什么 吴绛雪的吴绛雪的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字句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读法

写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写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写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写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扩展资料

回文诗的创作由来以久,可见到的回文诗,以苏伯玉妻《盘中诗》为最早.。「旧说以温峤和苏蕙诗为最早,实为谬误。温峤为东晋元帝(317-320)时人;苏蕙为苻秦时人(公元351年苻秦建国);苏伯玉妻为西晋初年人;故应以苏伯玉妻为最早。」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中国最早的回文诗是盘中诗。

自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仿效,在回文诗的创作上各擅胜场,名领风骚。如庚信、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高启、汤显祖等,均有回文诗传世。经过历代诗人的开发与创新,回文诗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形式:有连环回文体、藏头拆字体、叠字回文体、借字回文体、诗词双回文体等等。

前秦妇女苏若兰,武功(今陕西人)人,是秦州刺史窦滔的妻子。若兰知识广博,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耀,深得丈夫窦滔敬重。

窦滔有个宠姬名叫赵阳台,若兰十分嫉妒,每每相见,总免不了一番嘲讽,窦滔常常为此遗憾,心中十分不快。一次,窦滔到襄阳做官,若兰不肯与他同往,他就带着赵阳台去赴任,渐渐和若兰断了音言。若兰十分悔恨,于是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五色锦缎,用文字织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璇玑图》。

此图八百多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才情之妙,贯古超今。织者的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厌恶,跃然纸上。

若兰派人把织好的锦图送到襄阳,窦滔读后十分惭愧,深感对不起爱妻若兰。于是幡然醒悟,当即打发赵阳台返回关中。并用隆重的礼仪,把苏若兰接到襄阳,自此以后,夫妻更加恩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夏秋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文诗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写的咏四季的四首回文诗:
---《春夏秋冬》---
每首仅用十个字,七言绝句: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上面各行字句,分别包含了一首七言绝句,即: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2336001.html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日月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上面各行字句,分别包含了一首七言绝句,即: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日月长;
长月日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整首诗什么意思~

1、整首诗描写了夏日里莲花开放,临风乘凉赏景的惬意。
2、诗为清朝女诗人吴绛雪的回文诗《春夏秋冬》中的一首,读之耐人回味。回文诗是一种雅趣的诗体。它妙在诗中文句从头至尾往复回环,读之成韵。
3、四诗全文: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4、读法:
写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写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写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写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5、作者:
吴绛雪(1650—1674),女,名宗爱,永康县城后塘弄人。父士骐,曾任仙居、嘉善、嵊县教谕。绛雪自幼秉承家学,聪颖多能。9岁通音律,闻琵琶曲,即能随声唱和。11岁作七绝《题晴湖春泛图》,情景交融,见者赞赏。12岁时以诗入画,设色精绝,书法不同凡响,名噪一时。绘画擅长花卉、人物,兼善写生,传世画作有《梅鹊图》、《落英》等。且姿容秀丽,有国色之誉。丈夫徐明英早逝。

题晴湖春泛图(吴11岁时所作)画桡缥缈欲凌空,两岸桃花映水红。三十里湖晴一色,春来都在晓莺中。题画淡日横翠微,泉声相断续。空山静无人,深林出黄犊。题天台采药图:采药见桃花,路循桃花去。春岩瑶草香,渐入云深处。弹琴香烟袅袅昼沉沉,流水空山对鼓琴。一曲未终天欲午,落花无语卧苔荫。吴绛雪的的各种读法(转)我来读读吴绛雪的(作者:刚刚)(此文引用,尚未征得作者同意)咏四季诗 (清)吴绛雪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十个字一行,由于一般都把它当回文读,所以通常称为十字辘轳回文诗.它可读成四首季节诗:春莺啼岸柳弄春情,柳弄春情夜月明。明月夜情春弄柳,情春弄柳岸啼莺。这是一幅莺啭岸柳,晴春明月的醉人风光图。这种诗的形式奇特,字句凝炼,情趣横生,别具一格。古代文人把它称为诗中的“袖珍品”,还把这种“前七后三”七绝诗起了个雅名——连理回文诗。若仅从回文角度来读,也可各自成五言一首,可读成: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岸啼莺。夏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桃花源向路桥《咏荷花池》诗碑、雁荡山维摩洞回文诗和戏曲《站花墙》(王美容出题,杨玉春答对)以及阳朔莲花岩都用了这首诗,可见此诗之妙。五言: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碧莲香。秋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五言: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楚江秋。冬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五言: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透炉红。其实大家忽视了,它还可读成一首古风: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 寒风御隆冬。这是一首赞美家乡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四季诗(四季诗仍属于杂体诗的一种).还可利用标点,读成下面这种形式的四季诗: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换一下标点打法,则成另一首四季诗: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寒风, 御隆冬。


#阙芸堵# 谁能给我介绍下吴绛雪写四季诗的背景.谢谢各位大侠. -
(15164522966): 咏四季诗 (清)吴绛雪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十个字一行,由于一般都把它当回文读,所以通常称为十字辘轳回文诗.它可读成四首季节诗:春莺啼岸柳弄春情,柳弄...

#阙芸堵# 关于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或词句 -
(15164522966):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写的咏四季的四首回文诗: ---《春夏秋冬》--- 每首仅用十个字,七言绝句: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

#阙芸堵# 莺啼案柳弄春晴……的作者?
(15164522966): 清朝女诗人吴绛雪的回文诗《春夏秋冬》,每一句都是一首诗.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阙芸堵#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
(15164522966):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清朝女诗人吴绛雪的回文诗《春夏秋冬》,读之耐人回味.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阙芸堵# 苏轼的七言绝句 -
(15164522966):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中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阙芸堵# 有一首诗,一共四句,每句十个子,分别描写春夏秋冬四季,一句自成一首诗,四句中暗含了四首诗. -
(15164522966): 《四时山水诗》 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作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

#阙芸堵# 秋、江、流、楚、水、雁、浅、宿、洲、沙组成的七言绝句 -
(15164522966):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全诗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中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阙芸堵# 写四季的诗 -
(15164522966): 大约始于宋朝,诗中字句,从头至尾往复回环,读之成韵.它有一定格式,约束大,制作不易.看起来像是文字游戏 ,但正是这种奇妙的结构表现出汉语文字的一种魅力.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被世人誉为回文诗中的珍品.其中...

#阙芸堵# 求一首七言绝句 -
(15164522966):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中《秋》诗

#阙芸堵# 谁知到一些经典的回文诗啊?
(15164522966):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