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谁物理好进来给出几个初三物理题 我是初二的学生马上升初三,物理不好,帮忙推荐个物理习题,卷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作用在同一物体)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和方向;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g随地球的经度纬度的不同而不同 初中没特别注明一般取9.8 高中一般取10 除不尽保留2位小数 上海市07年中考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死了一大片)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用两次悬吊法找重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最大静摩擦大于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具有的属性 重力是物体具有的性质 密度比热等是物体具有的特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些常用密度要背的 类如水的密度是1 )(水在不同温度等条件下密度是不同的你有兴趣可以去学学 不考的 只要记住是1就行了)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这个实验用水银的原因是水银的密度大如果用水的话水柱要10多米高了呢)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冰(水的固体)浮在水面上化掉水面高度不变 这是道经典的浮力题 只要记住答案 为什么我懒得给你写过程了 想知道问你老师 不过你如果浮力本身就不大懂的 还是别问了免得搞糊涂 只要记住答案就行了)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往哪里折要分清,其实你去画画光在三棱镜里折射的现象 你这个搞清楚了 光就没问题了)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幻灯机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u=f 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的都是实像正立的都是虚像明白这个就行了)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即粗细)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 额定电路实际电流 考试常问你电压表电流表会不会坏这类问题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记住是右手 还有N极涂黑)

公式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

还有一份题
1. 填空题:(25分)
1. 在拉力F作用下,重为100牛的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F为20N,则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摩擦力为________。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2.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静止于水平位置上,且BO=2OA,物体C所受的重力为100牛,则力F为________牛。

3. 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天平、钓鱼杆、理发的剪刀、剪铁皮的剪刀、定滑轮、动滑轮。
4. 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到重力都为1000牛,滑轮重力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物体A和B时,力FA为________牛,力FB为________牛。

5. 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用来反应做功的________。
6. 滑轮组之所以有引入额外功是因为考虑到: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因素。
7. 起重机以0。2米/秒的速度将一重2000N的货物匀速提高10米,起重机所做的功为:________W,合:________KW。提上后又在水平转动了20米,则这过程中起重机做的功是:________。
8. 某人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起一个重400牛的物体,10秒钟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0米。所用的拉力是250牛,则拉力做功的功为________,功率为________。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
9. 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移时,重力势能________,动能________,速度________。
10. 指出下列物体具有何种能:

(1)公路上奔跑的汽车; (2)天空的飞机;

(3)树上的苹果; (4)拉紧的弹簧

2. 选择题:(18分)

1、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2、下列几个力中最省力的

(A)F1 (B)F2 (C)F3 (D)F4

3、使用简单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省功 (B)可以省力但不省功

(C) 可以省力又能省功 (D)以上说法都有不对

4、使用动滑轮( )

(A)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C)省力,又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D)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6、水平路面上有一个重600牛的小车,在6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前移动了6米,在这一过程中( )

(A)车受到的阻力是600牛 (B)车受到的阻力是100牛

(C)拉力对车做功360焦 (D)重力对车做功3600焦

7、雨点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

1. 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小; (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C)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D)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8、下列各运动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单摆由下至上摆 (B)跳高运动员过杆后下落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 (D)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

9、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用力把足球踢开 (B)手提重物在空中停留不动

(C)手提重物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 (D)吊车提重物在空中水平移动

3. 作图题;(24分)

1.

2、

4. 说理题:
1. 为什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4分)

2. 分析自行车下坡过程中的能的转化。(4分)

5. 计算题:

1、图中所示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的装置,如果物重8000牛顿,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6秒内将重物匀速提起2米,问:(10分)

(1)需要多大的拉力? (2)拉力的功率?

2、将一水平路上重为5000牛的物体,用100牛的力匀速向右推了5秒前进了20米,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多大?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6分)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一重480牛的物体在1分钟内匀速提高了3米,若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求:(1)总功(2)F的大小(3)拉力的功率。(9分)

试着做一下吧,没有答案!不好意思,没找到。

你有邮箱吗?我有一堆发给你,告诉我,当然专题练习压力和压强,机械能,杠杆,滑轮等等的都有,相应的也有答案。

二楼的好厉害啊

问老师去

参考资料

初三物理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好吗,我的物理不是很好,它能提高我的物理吗,求各位给点建议!~

53比较好的就是他有近年的中考题比较能够有参考比较性,但是也就是这样各个省市的都有就会有点杂乱,做总复习的话是比较好的如果是分册学习就可以考虑下其它的像小本尖子生之类的教辅,我们初中老师喊用的那个。不晓得初中有没有重难点手册,我高中用的那个比较好。如果是基本概念之类的欠缺就考虑关于教材解读之类的书吧。其实主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的偏好,我举得一些大概算是我接触的流传的比较广的资料所以应该还不错,就是看适不适合你了。学科这些最重要的还是要喜欢这一科,找出一些乐子来就会有动力学得好些。
希望我说的这些能给你点点帮助~

我是高考生,今年物理考了满分,我给你说说我的方法吧:高一时没有好好学,物理最差,后来我开始整理笔记,把老师讲得都弄懂,课下多请教老师,还有就是买了一大堆资料,有计划的作,最重要的是要整理错题,做好总结,把同一个类型的题整理到一块儿,在整理出作这种题的思路,每星期都复习一遍。还有就是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概念,关键是你要摸索出一个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


#慎甄骂# 初三物理题物理高手进
(19575278381): 因为力与离之间是相互的,选人的力气越大,双方对绳子的拉力就大,这个拉力就容易大于对方的摩擦力,更快的结束比赛.

#慎甄骂# 初三物理题,高手请进~~!!!
(19575278381): 1. 25*4/0.4=250小时 2. 1.2*1000*9.8*7*3/10=24696瓦 3. 50*1000*9.8*30/3600=4083瓦=4.08千瓦

#慎甄骂# 初三物理题,急急急!!!! -
(19575278381): 有3个限制条件 1总电流不超过0.6A 电灯电压不超过4V 滑动变阻器电压不超过3V设滑动变阻器电阻为R 电灯的电阻为 R=U^2/P = 16欧姆总电流为 6/(16+R) <=0.6 .....(1)电灯电...

#慎甄骂# 初三物理中考测试题目,请高手进来帮帮我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9575278381): 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闭合S1,断开S2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闭合S2,断开S1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则I1*(R1+R2)=E I1*R1=10 I2*(R1+R3)=E R3=2R2 I2*R1=8 联立以上几个式子可以得出R1=3R2 能看懂吧? * 是乘号

#慎甄骂# 谁能给我出个初三的物理题呀??这题都太简单了 -
(19575278381): 一辆板车陷入泥里,甲、乙两人来帮忙,甲拉车把,乙推车轮的上边缘,若两人用功一样大,且方向合理,则两人中实际效果更好些的是??这是因为??(麻烦详细解说一下) 2.用不等臂天平称质量为4g的药品,先放在左盘中称,再放在右盘...

#慎甄骂# 初三的物理试题
(19575278381): 1、4倍 2、用表记录经过两个理程碑间时t,v=S(1km)/t 4、t=5km/(110+30)km/h=1/28h

#慎甄骂# 求好的初三物理试题最好是关于力学的、、、谢谢了、最好带答案啊、、
(19575278381):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选对得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波长、波速和频率...

#慎甄骂# 谁给我几道初三物理题 -
(19575278381): 1、把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cm3的木块轻轻地放入一装满水的木桶中,求(1)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2)溢出水的质量. 2、一木块浮于足够高的圆挂形盛水容器中,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75cm3,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

#慎甄骂# 请教几个初三物理题,高手帮帮忙吧……! -
(19575278381): 这三题的共同点都是应用功的原理. 1、设:斜面长为S,斜面高为h,拉力为F,物重为G. 解: FS=Gh 因为 G=4h, 所以 F=(1/4)G =(1/4)*1200N =300N 2、设 绳子末端移动距离为S,重物升高h,拉绳子的力为F,重物的重力为G. 解:人拉...

#慎甄骂# 求几道初三物理竞赛题..要有解题过程~ 急~~~~ 在线等啊!!!!!!各位高人帮帮忙啊!!!!!!!~ -
(19575278381): 第十六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1.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