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体育的三大基石 简述历史中的体育?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被称为近代体育的三大基石

  中国近代体育史的发展特点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体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中国近代体育史尤以现代化的发展特点而突出。其现代化的发展特点主要可归纳为国际化、社会化和科学化三个方面。
这里我主要讲现代体育的科学化特点。体育科学化是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体育必须在一切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其中包括体育的决策、管理、教学、训练和科研。
体育管理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领导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和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制定决策,进行体育各项工作的管理。例如运用科学预测方法进行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分析。对体育系统的各种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及时掌握所管辖范围的各种体育信息。管理科学化还体现在办公自动化水平。
体育教学的科学化首先在于教学思想的科学化,例如体育课时的科学安排,如何按照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如何掌握体育课的强度和密度,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等等。体育教学的科学还包括运用电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运用简单的测试手段来检查运动负荷等等。
在群众性体育锻炼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运动处方”来指导群众体育锻炼,并设有这种类型的保健和康复中心,为广大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消除身心疲惫。在这些中心设有各种现代化设施,如带电脑控制的功率自行车和力量练习器、各种蒸气浴等等。、
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可以认为,在当今竞技技术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运动场上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没有科学训练,不可能达到高水平。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运动训练过程也是科学实验过程。从选材、多年系统训练、医务监督、伤病防治、技术诊断、成绩预测、食物营养、精神和体力恢复等等无一不需要科学技术来解决。
现代运动训练也是控制与被控制的过程,运用点子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进行模拟训练,而且可以制定训练计划,不断进行反馈,得出最佳化方案。
科学训练采取一系列规范化手段,不仅有大量测试仪器,而且运用信息反馈原理,广泛采用声相技术。至于训练的各种辅助器材与日俱增,逐步向电脑化发展。机器人已开始走进训练场,显示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运动竞赛中科学技术的运用更为突出,有人把运动场称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橱窗”是很有道理。以2008年奥运会为例,以绿色奥运建筑标准、数字奥运、信息安全、宽带通信、移动通信、电讯、气象保障、照明技术、关键运动技术、兴奋剂检测、环境、新能源运用、智能交通、遥感技术与城市规划、人文奥运等20多个方面,围绕“科技与奥运”这一主题。
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体育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科学应运而生,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逐步完善充实,形成了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部类的体育学知识体系。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不仅出现一批高技术、新技术,使劳动生产发生重大变革,社会生活也发生很多变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现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各学科部门之间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这一总趋势必然对体育科学带来很大的影响,从而促使现代体育更加迅速地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体育的发展史~

1)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一百多万年以前,当人类的社会活动还只能勉强区分为求食(采集、渔猎)和攻防(对野兽和对其他人群的进攻和防卫),就发展了走、跑、跳、投、浮水等基本的技能。甚至在四万年前,中国的人类就用上了“飞石索”,在二万八千年前弓弦箭的发明,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那时,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开始以教育(从手段和内容上)或雏形娱乐的面孔登上了人类历史的大舞台。社会藉此开始有了萌芽状态的体育。2)在我国夏、商、周、春秋时代,历时一千六百年的奴隶社会中,由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和频繁的战争,刺激了军事武艺的发展和对军队身体训练的重视。春秋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教育理论和体育实践,对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孙武不朽的军事经典《孙子兵法》,其中就有不少有关身体技能和训练的内容。孔子除在他兴办的私学中进行六艺教育外,还主张学生进行郊游和游水。他本身也爱好射箭、打猎、钓鱼和登山等体育活动,并注意卫生保健,因而身体强健。 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代体育。由于汉代政策宽简,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出现了政治巩固、经济文化发展的文景之治。加之为了击退外来的侵扰,需要加强军备,使人民强身祛病。这些社会需要,促使汉代体育在先秦体育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大发展。由于汉代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宫廷和民间的娱乐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名目繁多。其中有关体育的项目有角抵(包括角力、摔交)、舞蹈(蹋鞠舞等)以及秋千、舞龙、耍狮、高践等活动。有的活动在后世发展成为竞技运动项目,有的至今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身体娱乐活动。4)两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混乱、分裂的局面。在体育活动方面,汉代那些能促使人民强身祛病的活动项目,如赋鞠等逐渐被废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倒也促进了娱乐性体育和导引养生的发展。如统治者提倡的奔棋、歌舞、百戏等。5)封建社会的中期,隋、唐、五代时期,特别是唐朝,由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当权时的“开元盛世”共百余年,全国统一,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种社会条件下,隋唐体育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隋唐体育活动的特点是范围广,规模大,上起宫廷王纪,下至文官武将和平民百姓。再者,隋唐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改进,如唐代就出现了充气的足球和球门,用油料浇筑球场。6)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宋、元、明、清时代,体育又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发展。例如,北宋时由于沿袭了武举制,又加上王安石变法,提倡富国强兵,对体育的发展起了刺激作用;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体育图书资料的出版,对体育养生资料的挖掘、整理、研究和著述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清初为了抵御沙俄入侵,执行了讲武绥远、御敌防疆的政策。在康、乾盛世,经济上采取了一些促进生产的措施,在考试制度上沿袭了武举制,甚至文科考试也先考骑射,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笔试。练兵制度也比较完整,因而不仅军队精良,民间也涌现出了许多武艺高强的名人壮士。因而在此时期,中国武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但是,在乾隆之后,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特别是清中叶以后,大量鸦片的输入,毒害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加上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禁民习武”,致使民族体质日衰,“国力弱,武风不振”,被外人辱为“东亚病夫”,体育也由此一濒不振。 纵观人类体育史,可以看出体育的兴衰是随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演进的.

体育虽然有悠久的历史,然而“体育”一词却出现得较晚。在“体育”一词出现前, 世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过程的称谓都不相同。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在古希腊, 游戏、 角力、 体操等曾被列为教育内容。17~18世纪,在西方的教育中也加进了 打猎、 游泳、 爬山、 赛跑、 跳跃等项活动, 只是尚无统一的名称。18世纪末,德国的J.C.F.古茨穆茨曾把这些活动分类、综合 ,统称为“体操”。进入19世纪,一方面是德国形成了新的体操体系,并广泛传播于欧美各国;另一方面是相继出现了多种新的运动项目。在学校也逐渐开展了超出原来体操范围的更多的运动项目,建立起“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这一新概念。于是,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体操”和“体育”两个词并存,相互混用,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称为“体育”。
  我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却是一个外来词。它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清末,当时,我国有大批留学生东渡去日本求学,仅1901年至1906年间,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学体育的就有很多,回国后,他们将“体育”一词引进到中国。
  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最早见于1904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
  在我国,最早创办的体育团体是1906年上海的“沪西士商体育会”。1907年我国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绍兴也创办了体育会。同年,清皇朝学部的奏折中也开始有“体育”这个词。辛亥革命以后,“体育”一词就逐渐运用开来
  1762年, 卢梭在法国出版了《爱弥尔》一书。他使用“体育”一词来描述对 爱弥尔进行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等身体教育过程。由于这本书激烈地批判了当时的教会教育,而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因此“体育”一词同时也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一词的最初产生是起自于“教育”一词,它最早的含意是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专门领域。到19世纪,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都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而我国由于闭关自守,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和瑞典的体操传入我国,随后清政府在兴办的“洋学堂” 中设置了“体操课”。1902年左右,一些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一术语。随著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学校体育的内容也从单一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课堂上出现了 篮球、 田径、 足球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不能把学校体育课称体操课了,必须理清概念层次。1923年,在《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从此“体育”一词成了标记学校中身体教育的专门术语。
  “体育”一词在含义上也有一个演化过程。它刚传入我国时,是指身体的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与国际上理解的“体育”(phyical education)是一致的。随著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目的和内容都大大超出了原来“体育”的范畴,体育的概念也出现了“广义”与“狭义”解释。当用于广义时,一般是指体育运动,其中包括了体育教育、竞技运动 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用于狭义时,一般是指体育教育。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体育”的概 念提出了一些解释,但比较趋于一致的解释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体育的这一定义既说明了它的本质属性,又指出了它的归属范畴,同时也把自身从与其邻近或相似的社会现象中区别出来。但是,体育的概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体育的认识也将有所发展。


#左旭眨# 白云机场怎么去广州体育演艺中心?广州体育演艺中心怎么去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欢乐世界怎么去白云机场? -
(19126482697): 白云机场到体育演艺中心: 公交方案:到机场快线到达区坐机场快线8号线C(坐1站)到机场快线华厦国际商务酒店站下,往前走到揽月路西站转乘506路A(坐12站)到萝岗大塱村站下.走约200米到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地铁方案:到地铁机...

#左旭眨# 体育生的高考分数怎么计算.文化课和体育的综合分 -
(19126482697): 体育高考生高考分数的计算为两者(文化分与专业分)相加. 注意: 只有两个分数都过了相应的本科线,才可以读本科,若有一个分数没过本科,即使两者分数加起来足够,也不能上本科. 补充: 不同省份对体育生的考核要求可能不同,详...

#左旭眨# 芳村体育馆途经公交车有那几路 -
(19126482697): 1,坐 990路, 在 运动场站 下车,步行120米,到达荔湾区芳村体育中心. 2,坐 广佛城巴12线(或 广佛城巴9线), 在 运动场站 下车 ,到达荔湾区芳村体育中心.

#左旭眨# 当代世界体育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 -
(19126482697): 特点: 1.普及性: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2.多样性:当代体育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的出现和发展; 3.娱乐性:随着各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发展,体育运动仪不仅是身体锻炼的方式,也是人们精神放松,减压,提升人精神境界的方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推广.

#左旭眨# 引起体育科学发展的动因有哪些 -
(19126482697): 中国近代体育史的发展特点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体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中国近代体育史尤以现代化的发展特点而突出.其现代化的发展特点主要可归纳为国际化、社会化和科学化三个方面.这...

#左旭眨#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的近代体育主张及其作用和地位? -
(19126482697):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一部分官僚、军阀为求“自强”、“求富”,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和陆军,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等...

#左旭眨# 你喜欢看奥运比赛吗?知道奥运会及奥运精神的发祥地吗? -
(19126482697): 今天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14天举行,我很幸运地的机票,到鸟巢观赛凭借田径,这是我的第二次奥运支线地铁到奥林匹克公园的观众.此前,我们已经到了国家体育场,看到女子体操资格有幸目睹值得我们骄傲的奥运选手程菲,杨依琳,李...

#左旭眨#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端于什么时候 -
(19126482697):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端于洋务运动之中,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得以确立则是在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之后.近代的中国学校体育从最初的学习德国的兵式体操到后来的学...

#左旭眨# 从北京体育大学到马甸北站 -
(19126482697): 起点: 北京体育大学 终点: 马甸 线路1: 从正白旗出发,乘坐957路快2(海子角-回民公墓),抵达马甸桥西. 约13.61公里 线路2: 从北京体育大学出发,乘坐365路上行(永丰站-闵庄南里),在四通桥西换乘运通101路下行(门头沟兰龙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