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事例 关于和谐的小故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邻居的和谐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呵呵,告诉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2、将相和的和谐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扩展资料:

将相和相关人物:

1、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

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有名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蔺相如(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59年)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事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引用):
做一个和谐社会忠诚维护者——我的难忘的一天

2005年1月30日,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天。那天上午我原本的工作安排是参加区科技民营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早晨8:20分左右,我尚在通往会场的路上,手机突然响了,是福州晋安区委值班室的紧急电话,通知我迅速赶到省人大信访接待室接访。

我第一时间赶到省人大。部分民工因为晋安区属福州三十二中学基建款事宜,冲击省人大信访室,扬言不解决问题要静坐绝食,而此时正值省“两会”召开之际,情况尤为严重。我迅速地与信访室的同志一道耐心细致做好民工的思想工作,平息民工的过激行为。经过我们的工作,很快就把他们疏散回家了。

以上这一事例,其实是我在参政工作中的一个小片段。从1997年起我有幸作为党外干部到政府部门任(实)职,现担任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职务。角色发生了变化,权力增大了,责任加重了。做为一名致公党员在参政的岗位上,与中共合作共事中,如何在中共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分工职责,独挡一面,应对解决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或突发性事件,是检验党外干部依法行政,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工作能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影响和谐的因素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努力增强辩证思维的本领、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本领、维护群众利益的本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本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而又富有秩序的和谐社会。

此次突发事件中涉及到的福州三十二中新校址建设问题,始于1998年1月拖至2005年尚未解决,而当时我尚在福建福安市任副市长,如此必然有它相当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福州市晋安区委陈吉书记指示:“新官也要理旧帐”,鄢副区长(我分管科教文卫口)牵头负责,妥善解决历史遣留问题。

从省信访办回到区里后,我马上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了现场处理情况。并按照区委陈吉书记的指示,后续工作迅速展开。首先,深入基层找区教育局,32中的有关同志了解情况,倾听施工队业主与民工的反映。在依法依规解决矛盾的同时,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最后矛盾焦点集中于工程决算的“两份”审计报告,资金相差100万。即所谓的“一审”、“二审”(一审从法律角度讲,实体、程序都合法;二审从法律角度讲程序不合法,但合情。深层次还涉及人事问题)。第二,我专程就此信访事件的解决方法向区政府法律顾问咨询,并与他们认真沟通,涉及到的协议书、承诺书都征得法律顾问的意见。第三,在全面调研,掌握事实,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依法针对“一审”“二审”焦点,寻找解决矛盾的突破口。本着安定稳定压倒一切,为晋安区团结一心干事业大局为重的原则,按照彻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目标,避开所谓“一审”、“二审”的“纠缠”,同时又参考了“一审”“二审”的合理意见;经过福州三十二中(甲方)、建筑施工队(乙方)、晋安区教育局(丙方)三方友好协商,建筑施工队保证不再向政府无理取闹或上访;及时足额补齐了拖欠民工的工钱,为政府节省了百万元资金,同时又体恤了民情,达到了“三赢”(甲方、乙方、丙方)目的,一桩拖了近八年的信访矛盾得到了妥善解决了。

通过这一事例,我体会到民主党派作为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友党,作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可以在参政议政中大有作为。我们要不断领会和把握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规律,明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任务和途径,积极探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方式和方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作者鄢萍系致公党福建省委委员、致公党福州市委常委)

一个高级职称的打手奉领导的命令,开高级小轿车作案,对受害者说“你可以打110报警!”,“你信不信我可以当场打死你?”。他是电子专业的,却根本不能设计单级电路,买不足100元的万用表也要商家开大金额要回扣,提升职称的论文是从教材上抄袭的,而且是要其他教师为他输入计算机和打印。

一天,硅谷的新员工第一天上班却不小心撞到了比尔盖茨的新车,新员工慌张急了,其他员工就告诉他,让他主动想比尔盖茨道歉。新员工照做了,结果比尔盖茨只是笑了笑,说没关系,让他好好干

搜寻关于和谐的小故事~

这位妻子,按照尼姑的话去做了,许久以后,夫妻关系,真的像刚结婚时那样,终于和睦相爱。.小故事大道理:让夫妻关系像刚结婚时那样,和睦相爱!

1、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
邻居见了,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呵呵,告诉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2、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
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
3、有一位单身女孩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电了,那位女孩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黑暗中,他闪着明亮的眼睛问:“姐姐,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孩心想:“他们家竟然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于是,对小孩吼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一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带来一根送你”。此刻,女孩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4、弟子问:“我们怎样才能净化世界?”
净化世界的方法大师答:“从前,大马士革有一位酋长,人们都很尊重他,因为他充满智慧,但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他是否是个好人。
”一天下午,一场建筑事故导致酋长和他妻子居住的房子倒塌了。邻居们不顾一切地开始在废墟上挖掘,他们最终找到了酋长的妻子。
“酋长的妻子说,‘别管我。请先去救我丈夫,他当时就坐在那里。'
”邻居们根据她的指点,将那个地方的碎砖石搬开,找到了酋长。酋长说,’别管我。请先去救我妻子,她当时就躺在那里。‘
“如果一个人按照这对夫妇的方式做事,那么他就是在净化世界。”
5、在一座大山里,住着一只麻雀和一户人家。麻雀靠捡食农户掉在地上的米粒为生,倒也安枕无忧。可田鼠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静。
由于米少鼠多,轮到麻雀起来时,几乎只剩下些屑末。麻雀非常恼火,为了抢夺食物,好几次都在半夜起来,但仍然比不过眼疾手快的田鼠。麻雀想,一定要找个机会,除掉这些眼中钉。
被美食所伤机会终于来了,一条饥饿的眼镜蛇爬了过来,田鼠们开始整日惶恐不安。这天,天刚蒙蒙亮,眼镜蛇爬到了田鼠的窝边,查看了一番,没发现目标,便把目光瞄向了树上。以为无忧的麻雀,并不知道危险的靠近,就在眼镜蛇张开血盆大口的时候,田鼠及时告警,才让它逃离了危险。
于是,为了生存,麻雀和田鼠开始合作,麻雀在空中巡逻,负责给就眠的田鼠们报警,而田鼠也会给麻雀留下可观的米粒。
随着麻雀的长大,它的胃口越来越大,它开始不满足了,提出了分享一半粮食的要求,但被拒绝了,原因是田鼠家族又多了两个孩子,需要大量的食物。心怀恨意的麻雀便开始寻思,要是既解决了田鼠,又能保证以后衣食无忧,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田鼠们爬出来晒太阳,麻雀自告奋勇担任警戒,麻痹的田鼠们美滋滋地睡了。眼镜蛇如箭一般冲向田鼠一家,在空中盘旋的麻雀发现了,它张了张嘴,但还是忍住了。
不幸的田鼠们成了眼镜蛇的美食,麻雀也尽情享用着只属于它的米粒。因为吃得太饱,在眼镜蛇爬上来要吃掉它的时候,它只拍了几下翅膀,就一命呜呼了。
很多时候,对手与朋友只在一念之间,若和平相处,对手也能成朋友,帮对手就是保自己;而把概念绝对化,甚至采取过激的行为,对彼此都只能是一种伤害。


#冷锦录# 关于和谐的名人事例 -
(19152641964):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

#冷锦录# 古代和谐的例子古人以和为贵的例子,关于"和"的都可以 - 作业帮
(19152641964):[答案] 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最好标志.瞻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

#冷锦录# 生活中有哪些和谐的事例?急急急!
(19152641964): 从阴阳协调来看,黑白 好坏 美丑 天地 爱恨 ...都很协调呀

#冷锦录# 和谐的例子或小故事征集
(19152641964): 一个关于动引领生命与灵魂的故事.生长在美国西部内华达高地区的莽森林中布伦·彼得森从小就将林中的动物视亲人,这种亲情决了她今后的一生.由童年时代对护林熊斯默基深的迷恋开始,彼得森女士娓娓讲述了自己与各种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蒙大拿山区的野生灰熊到南部乔治亚的马,从纽约城和科罗拉的西伯利亚狗到西雅图的猫,从亚里桑那沙漠、黄石公园和阿拉斯加的野狼到夏威夷等地的野生鲸豚,词并茂,扣人心.所有的惊奇、失落和启示在在证明她讲述的实际就是个爱的故事.每个动人的章节都有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正是动物的亲情丰富了彼得森生活,引导她渐渐大彻大悟: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不能开其他动物而生存;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我们必须再造方舟.

#冷锦录# 和谐的例子.和谐和谐比如廉颇蔺相如.和谐和谐的例子 -
(19152641964): 武则天狄仁杰刘邦萧何萧何曹参

#冷锦录# 表现和谐的具体事例 -
(19152641964): 没时间泛泛而谈了,小:家庭,邻里 中:单位,社交 大:社会秩序,国际关系

#冷锦录# 和谐创造美好的事例 -
(19152641964): 丛飞在十年间坚持资助别人,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要知道这十年间正是中国社会拜金盛行的时期.当被问到怎样来寻找平衡时,他回答说他真的觉得快乐,他能体会到”生命的东西”. 够感动中国了吧 这里的和谐 ...

#冷锦录# 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能够反映出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的事例? -
(19152641964): 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颁奖辞: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抹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冷锦录# 有关于和谐的故事吗? -
(19152641964): 这不是一个神话故事,而是为了使你领悟一个道理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陶,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

#冷锦录# 求救,十个关于“和谐”的事例, -
(19152641964): 1南方雪灾,各地民众积极捐输 2,部分企业对本厂留粤过年的职工的安排(吃团年饭,看戏等) 3,公园,博物馆对留粤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实施免费开发或半价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