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成肉酱,美玉环成亡魂。马嵬坡兵变究竟多么惨烈呢? 马嵬坡兵变是唐朝的一痛,那马嵬坡兵变究竟有多可怕?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之所以说惨烈也不过是因为惨烈的对象是无辜的美人罢了。在马嵬坡的时候士兵哗变,但是他们却无知的以为只要杀掉了杨国忠和杨贵妃就可以挽救一个国家的命运。士兵哗变后的马嵬驿就是一个针对杨家人的屠宰场,杀红眼的士兵们眼里只有仇恨,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观念,他们又不会大逆不道的对皇帝下手,所以就瞄准了杨国忠和杨贵妃,可怜的杨国忠虽然当权的时候也是为非作歹但是也不该是这么惨烈的死法。他们承受的是士兵们长久积压的对当时上位者的仇恨,和对国家衰败的痛苦,士兵们将这些情绪全部都发泄到了杨国忠和杨贵妃身上。

书中有这样的描写,听到外面如此嘈杂,御史大夫魏方进走了出来,没想到,他的一句话,把自己的小命也搭了进去。他说:“你们怎么敢杀宰相?”还真是不要命了,杀红了眼的禁军士兵上去就是一刀,魏方进顿时倒在血泊中。另一个宰相韦见素跑出来看看情况,刚站稳,也被一棍闷倒在地,顿时满脸是血,好在有几个士兵认识他,阻止了行凶士兵,韦见素才勉强逃过一劫。此时,士兵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将驿站团团包围,杀声震天。


李隆基忙问出了什么事,侍从出去看了看,回来报告说:“杨国忠谋反,被禁军给杀了。”李隆基大吃一惊,什么?杨国忠谋反?这简直是荒唐,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李隆基也不是傻子,他顿时就明白了,禁军哗变了。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李隆基还必须走出来,给大家鼓鼓气。演说完毕,李隆基说,如今反贼已死,大家散了吧。可是,士兵们却置若罔闻,纹丝不动。连皇帝的命令都不听了,这是要干什么?士兵们大声叫喊:“贼本尚在!”

这样看来当时的士兵们完全已经失去了理智 ,只知道见到不顺自己心意的人都杀掉。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马嵬驿有多惨烈简直不能想象。



其实在古代很多战争的结果都是十分惨烈的,杨国忠成肉酱。也并不是一个特例。也就只能算是诸多不幸中的一个。

成大事不拘小节,当然为了国家,在大家与小家面前只能选一个,所以他们都是牺牲品

我觉得战争就是这样残酷的,每时每刻都会有好多人死去,所以说才会这样的惨烈。

这场兵变的确是不太清楚的,但杨国忠和玉环都丧失了性命,足可见战争的惨烈。

马嵬坡兵变到底有多惨烈,杨国忠居然被砍成肉酱,胖美人香消玉殒?~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唐王朝毫无准备,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随着潼关的陷落,叛军可能随时抵达城下,李隆基选择带兵弃城而逃。一路上因为饥饿和疲惫,很多士兵都有所抱怨。大家的情绪相互影响,到了马嵬驿附近,士兵们变得群情激奋,有了兵变的风险。

当时禁军的首领陈玄礼,为了平复将士们的抱怨,想要找一个人来当大家的出气筒,最后选定了杨国忠。杨国忠为人恃宠骄纵,残害忠良,朝廷大军的惨败都与他脱不了干系。如果能够杀掉杨国忠,不仅是为国除害,同时还能平复军心。于是陈玄礼就立刻召集手下将领,下令诛杀杨国忠。

一个士兵对外宣扬说,杨国忠企图谋反,同时,很多箭头就射向了杨国忠。杨国忠惊慌失措,想要逃跑,士兵立即蜂拥而上,抡起手中的刀就剁杨国忠,最后杨国忠还没有明白过来,就已经成了肉泥,头颅也被悬挂在了门上。
杀了杨国忠之后,这些官兵开始担心一件事,这个杨国忠是李隆基的宠妃是堂哥,他们担心杨贵妃给李隆基吹吹枕边风,到时他们就自身难保了。于是他们跑到李隆基面前说杨国忠谋反了,杨贵妃是他的同伴,理应处死。

李隆基当然不乐意,但是看着士兵们神情激动,担心会发生兵变,只有选择丢车保帅了。最终,一代佳人,杨玉环被高力士派人勒死。士兵们高呼万岁,一场危机就这样过去了。

当时禁军发动了马嵬坡兵变之后,李隆基直接就布了隋炀帝的后尘。宰相被杀,连一代美人杨玉环也当了兵变的牺牲品。
在当时那个情况,因为潼关沦陷之后,长安城已经算是别人嘴里的肥肉,叛军很有可能随时就攻到城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隆基放了一个烟雾弹,明面上是对外宣布说要御驾亲征,实际上就是交代后事,然后又是点兵点将,好像跟真的似的,但其实他就是趁着凌晨时期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溜之大吉,一路上向西逃跑。


有句古话叫做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这种情况对于皇帝也是同样适用的,因为李隆基平日里面养尊处优,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在逃跑的路上肯定待遇没有那么好,但是李隆基即使在逃跑的过程中还是照样摆架子,他还想指望着路上沿途的地方官员可以款待他,谁知道这些官员一听说皇帝都已经溜了,也都鸟兽散尽各自逃跑去了。本来饿肚子也就是一件小事,但是最可怕的是护送他的那些禁军,心里却越来越不满。


当时李隆基逃跑的时候并没有告诉这些禁军他们要去哪里,但是护送他的禁军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所以情绪非常浮躁,且他们的一家老小都在长安城,如今一路上都在往西行走,也不知道最后到底会去往哪里,再加上饥饿和疲惫,所以人心就开始动摇,大家的情绪互相影响,抱怨越来越大,一直到了马嵬坡附近,士兵们就开始有了叛变的风险。


后来为了找人当出气筒来平复大家的心情,就拿杨国忠来当靶子,后来由于士兵真的把杨国忠杀了,大家神情兴奋,一群人简直杀红了眼,后来有一个是从报告李隆基说“杨国忠谋反被禁军给杀了”,这本来就是很荒唐的事情,所以李隆基心里也已经知道进军已经谋反了,李隆基本来还想走出来,劝一劝那些进军,谁知道士兵们都置若罔闻,而李隆基为了去车保帅,最后一代美人杨玉环也被高力士派人杀死了。


#笪达居# 杨贵妃马嵬之死 -
(15247241408): 天宝十四载对于唐玄宗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众所周知的“安史之乱”爆发.时隔一年的6月,安禄山攻破潼关.6月13日黎明时分,仓皇的唐玄宗李隆基率领家属、亲信——杨贵妃姐妹、皇子、妃子、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

#笪达居# 杨贵妃死在什么地方?
(15247241408):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人杨贵妃香消玉殒在马嵬坡上,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如果这位绝世美人真的幸免于难,她最终又去向何方呢? 翻开史料,有关杨贵妃东渡日...

#笪达居# 杨贵妃死之谜 -
(15247241408): 杨贵妃之死主要一说死于马嵬坡,另外一说逃亡日本.死于马嵬坡,认为可能有被缢死于佛室,正史《旧唐书》记载:杨国忠等人被杀后,既而六军不散,玄宗遣(高)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不得已...

#笪达居# 历史上的杨玉环到底坏不坏 -
(15247241408): 正史上看,杨玉环的心地是很好的.谈及她吧,必须与唐玄宗结合起来看.他们从“公媳关系”走到了“携手夫妻”,当中背负了千万吨重的道德谴责;从盛世恩爱到乱世“共患难”,期间挂上了贵妃的虚名也烙下了“祸水”的罪名;从华清池...

#笪达居# 杨玉环当年在马嵬坡到底死没死? -
(15247241408): 听说有个宫女代死,玉环逃至东瀛,了却残生

#笪达居# 杨玉环是怎么死的? -
(15247241408):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死民愤极大的杨国忠,又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玄宗无奈,便命高力士赐她自尽,最后她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死时38岁.

#笪达居# 杨贵妃是怎么死的 -
(15247241408):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 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此外,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 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笪达居# 长恨歌(华清池歌剧)主要讲的什么 -
(15247241408): 长恨歌主要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杨玉环十五六岁的时候,貌美如花,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阳公主在...

#笪达居# 杨贵妃是咋死的 -
(15247241408): 史书记载:天宝年间唐朝由盛转衰,宦官李林甫和杨国忠陷害忠良,腐乱朝纲,至使造成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中,在半路上跟随唐玄宗的大臣和士兵要唐玄宗斩杨贵妃,因杨贵妃有暴虐的行为和他大哥杨国忠祸害忠良,败坏朝政,导致发生安史之乱,唐玄宗无奈之下,为了江山不得不杀杨贵妃.所以杨贵妃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