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数学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 方法 的掌握,需要科学有效的 复习方法 ,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竖式除法

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4、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

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年级的 数学 学习方法

一、正确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二、高质量完成作业

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勤思考,多提问

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规律、定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正确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还有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刨根问底,这便是理解的途径。其次,学习任何学科都应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理科。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应尽管提出,与老师讨论。总之,思考、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途径

四、 总结 比较,理清思绪

(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章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整理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2)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我就有两本题集。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地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小学辅导。时间长了,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五、有选择地做课外练习

课余时间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少而精,只要每天做两三道题,天长日久,你的思路就会开阔许多。

正确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为重要。只要你刻苦努力努力,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相信自己,数学会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如何学好数学?

1、数学入门越早越容易

现在数学在各种选拔以及小学六年级考试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习一些数学。对于今后希望在小学六年级中选择较好学校的学生,我们的建议是较早的学习相对是较好的。首先较早学习数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不会存在六年级时还要补习 三年级数学 知识的情况。其次较早入门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入门难度相对较低。

2、兴趣最重要,起点是关键

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数学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在低年级时曾经学过数学的,但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学六年级形势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数学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数学,一定要首先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同时起点如果没有选好,孩子学得吃力,自然不会有兴趣,所以合适的课程选择也是家长要注意的。

3、一个好老师,一个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找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就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一位好的老师能够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课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孩子的是师长,也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思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各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大全

★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 小学二年级学习方法指导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说课稿

★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参考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


#苍达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计算题考察哪些知识点 -
(19535773296): 四则运算 简便运算 减加括号 运算定律:交换,结合,分配律 减法的性质 加法的性质

#苍达弦# 谁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的知识系统梳理,要求写清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
(19535773296): 1、路程速度时间公式:s=vt v=s÷t t=s÷v 2、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3、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4、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5、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6、加法交换律:a+b=b+a 7、加法结合律:a+b+c=a+(b+c) 8、乘法交换律:a·b=b...

#苍达弦#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天》 - 作业帮
(19535773296):[答案] 1个星期7天 一个月有29天,30天,31天 一般1 3 5 7 8 10 12月31天 2月29天 4 6 9 11月有30天 一年有365天或者366天 闰年366天,平年365天

#苍达弦#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填数北师大版1,2,3,5,8,13,【】,【】,【】 - 作业帮
(19535773296):[答案] 这个叫做菲波拉契数列. 其实最前面还有一个1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后一项是前两项的和.

#苍达弦# 小学数学北师版知识分几块? - 作业帮
(19535773296):[答案] 4块: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实践与综合应用

#苍达弦#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所有概念 -
(19535773296): 小学1-6年级数学概念大全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苍达弦# 一到六年级的数学公式(全部)北师大版 -
(19535773296):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

#苍达弦#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问题:游泳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
(19535773296): 游泳运动是平移运动因为“沿着一条直线运动就叫做平移”.(注意:,如果是在游泳池往返游几个来回,在转向的时候也有旋转运动.)

#苍达弦# 北师大版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19535773296): 函数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b为常数,k≠0), ∵当x增加m,k(x+m)+b=y+km,km/m=k.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

#苍达弦#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粘贴画教学课件 - 作业帮
(19535773296):[答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