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老顽童——如何评价金庸小说的周伯通?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只要一提起周伯通,我就会就想起宋代无名氏的那首《九张机》——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这几句缠绵哀伤的诗词,曾被周伯通在性命垂危之际低低的呢喃过,被瑛姑用深含绻绻爱意的针线绣在锦帕过,被南帝从诗词看到周刘二人的深情而憎恨过,被郭靖痴痴傻傻的复述过,也被黄蓉娇俏哀伤的曲调吟唱过…这首词就像周伯通这个“老顽童”在《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的地位一样,反复出现,举足轻重,成为整部小说的暗线。

可怜未老头先白,说的是周伯通,是瑛姑,也是所有深陷情情爱爱里的可怜的人儿。

瑛姑真的是可怜,因为周伯通不是良人。

他是一个武痴,是很多人的“好兄弟”,是一个好玩儿伴,却独独不是一个好的爱人,更不可能是一个好丈夫。因为在周伯通心里,武学为第一,兄弟为第二,情爱不知道要排到哪里去了。

他痴迷于天下所有的武学,在他的眼里,武学无正无邪,只有“好玩儿”与“不好玩儿”。是的,在学武方面,周伯通是一个好奇的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是王重阳的俗家师弟,天资要高于常人,从他能够自创“左右互搏术”就可以窥见一二。他在武学上的造诣,在王重阳之后,几乎无人能及,第三次华山论剑,得到“中伯通”的称号。最难得的是,周伯通对于武学的痴迷仅仅源于喜爱,这不同于金庸小说里的另一个武痴鸠摩智。鸠摩智对武功的痴迷源于他对名利的追求,他想独步武林、称霸天下,但周伯通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这些东西。

我们不能说周伯通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因为他从不知名利为何物。

在《神雕》的最后,第三次华山论剑,黄蓉和黄药师一起调侃周伯通,在选五绝的“中”这个位置上,提了很多人选,迟迟不提老顽童,希望他心痒难耐,想逗他发起急来,引为一乐。哪知道周伯通天真烂漫,胸中更是无半点心计,虽然天性好武,却从无争雄扬名的念头,绝没想到自己是否该列入五绝之一。黄药师描述周伯通这一点非常精准, “老顽童啊老顽童,你当真了不起。我黄老邪对【名】淡薄,一灯大师视【名】为虚幻,只有你,却是心中空空荡荡,本来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咱们高出一筹了。”

从他跟黄蓉、杨过、小龙女做朋友就可以看出来,他选择朋友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有趣”。这是他不拘于礼法很重要的一点,他选择跟你做朋友,是不会看世人对你的评价是怎么样的,是正还是邪,是逆子还是婊子,他仅仅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一个人。周伯通不拘于礼法的另一点表现是在于他对江湖规矩的漠视。谁说辈分高的人一定要成熟稳重,他偏不,他整天上蹿下跳,拉马珏的胡子,捉小龙女的玉蜂;谁说为人一定要遵循辈分礼法,他管全真教的弟子叫“牛鼻子”,说他们最虚伪,收了耶律齐当弟子却不让他说出来,欣赏的是六指神丐洪帮主,因为他的豪情万丈,更因为他的武功造诣。

他天生的胡闹顽皮,人家骂他气他,他并不着恼,爱他宠他,他也不放在心上,只要能够干些作弄旁人的恶作剧玩意,那就再也开心不过。但如果有人要陷害自己的朋友,他绝对会挺身而出,就像洪七公被困大金皇宫的时候他到处奔波一般。

真是难得,但也可悲。因为周伯通虽然不讲礼法,但是他讲道义,这是瑛姑悲剧的开始。

如果说周伯通这一辈子还有一个人可以让他毕恭毕敬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王重阳。在老顽童心里,自己师兄是个英雄,武功既高,又有着非常人能企及的精神境界。但老顽童偏偏做了对不起师兄的事来。

周伯通为什么要选择离开瑛姑,躲得远远地?是因为他不喜欢瑛姑了吗?很显然不是,从《神雕》结局他在瑛姑面前像个羞涩的孩子这一点,就否定的这种猜测。周伯通在桃花岛上被毒蛇咬了昏死的时刻,嘴里还不停呢喃着那首:“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是因为世俗礼法吗?也不是,是因为道义。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南帝,才不是因为什么“夺人所爱非君子所为”,而仅仅因为南帝是他的朋友。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不起自己的师兄王重阳。从下文可窥其心一二:

周伯通道:“当年我若不是失了童子之身,不能练师兄的几门厉害功夫,黄老邪又怎能囚禁我在这鬼岛之上?你瞧,你还只是想想老婆,就分了心,今日的功夫是必定练不好的了。若是真的娶了黄老邪的闺女,哎,可惜啦可惜!想当年,我只不过…哎,那也不用说了,总而言之,若是有女人缠上了你,你练不好武功,固然不好, 还要对不起朋友,得罪了师哥,而且你自是忘不了她,不知道她现今… ”

这不同于欧阳峰,欧阳锋他不讲道义,哪怕洪七公救了他,如果触及到利益纠纷,欧阳锋对洪七公下手绝不会丝毫手软,但是周伯通绝不会。我说周伯通这点可悲,是因为他虽然不拘礼法,但是仍旧跳不出【义】的束缚活出一个彻底的绝对自私的自己。因为我个人是比较欣赏活的洒脱的人,但这些人在世俗看来往往是很坏很坏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可能也是因为这一点,在金庸小说里,我最欣赏的男主角才会是令狐冲吧。

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讲,周伯通可以作为朋友,但绝不是丈夫好的选择。要说他心中没有情爱,那也不是,但是如果说他是一个重情的人,那更是天方夜谭。虽然他曾在生死关头挂念起瑛姑,但我觉得那种挂念更像是一种愧疚,而非爱。我理解的爱,是追寻,是勇敢面对,是关注,是行动,而绝非是心里的那点念想。

关于金庸为什么要塑造周伯通这样一个性格的人我们不得而知,可能是为了给射雕或者神雕的小说氛围里加上一点让人逗乐的情绪,但这乐里也是有苦和心酸的,也可能仅仅是因为他想把周伯通的故事作为正本小说的暗线,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无法否认,周伯通这样一个角色塑造,让我们看到感受到了很多的快乐,同时也让人揪心,为这样一个心理年轻永远在18岁的小老头而笑着抹眼泪。

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虽然他武功高强,也不能被称为侠,虽然他讲道义。这不符合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高尚追求,但是没关系,我们恰好希望他永远是那个,正打着架,忽然停下来拍手称好,高呼“好玩儿,真是好玩儿” ,一个可爱的,长不大的老顽童。

微博:我不叫饭饭饭

知乎:樊饭饭

~


#汲娴届# 金庸作品中关于老顽童容颜性格的文字描写 -
(13455054220): 《射雕英雄传》第16回,描写如下: 1.日光从花树中照射下来,映得那老人满脸花影,这时他面容看得更加清楚了,须发苍然,并未全白,只是不知有多少年不剃,就如野人一般毛茸茸地甚是吓人.突然间那老人眼光闪烁,微微笑了笑,说道...

#汲娴届# 看看是金庸小说里的谁?? (输入您的生日)
(13455054220): 12月8日.你在金庸小说中是:周伯通 周伯通大抵是一般读者心中最可爱的人物,这个人,到了九十多岁,还要养蜜蜂.不通世务,天真得和儿童一样,所以外号人称“老顽童”.然而,天真如儿童,决非一个人的优点,一个人如果到身体长大之后,智力、兴趣还停留在儿童阶段,通常称这种情形,是一种病态,这种病人一个十分普通的名称:白痴.周伯通的情形,虽然不至于是白痴,但决非正常.而且,儿童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人是逐渐的成长过程,形成种种观念.老是停留在儿童阶段,那算什么?还好,周伯通虽然号称“顽童”,但不是真的顽童.周伯通和瑛姑之间的纠缠,事情发生之后,给不负责,一味逃避,那是典型心智不成熟的弱能表现.周伯通只好算是中中人物.

#汲娴届# 周伯通是谁 -
(13455054220): 射雕英雄传 风流老顽童 神雕侠侣 风流老顽童 内容简介 ] 本书系“金庸武侠精彩人物系列”的首卷.与《绝剑惊绝》等续续书不同的是,此书忠实于金作中的老顽 童性格,笔笔有宗,维妙维肖,货真价实,决不瞒...

#汲娴届# 金庸武侠与星宿 -
(13455054220): 天同星周伯通】 武侠,俨然就是一部成年人的童话,穿行其间,刀剑翻飞,不知令多少人神往,多少人动容.凭着他大师级的武功,以及一颗不折不扣的赤子之心,周伯通遨游四海,只将人间天地,当作是一座供他嬉戏的大公园.不论是相忘于...

#汲娴届#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中神通,还有老顽童周伯通等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
(13455054220): 这个...这些人中有些其实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不过老顽童周伯通一直秉一颗赤子之心,肯定是不会走邪道的,当然给南帝段智兴戴绿帽子这个另说.东邪黄药师其实是亦正亦邪的一位人物,有自己的立场,沉湎于自己的爱恨情仇.西毒欧阳锋...

#汲娴届# 金庸小说人物武功排行 -
(13455054220): 第一名:空缺 中华历百千载,古往今来第一人,谁能担当? 芳草萋萋,侠骨常埋空谷 傲啸江湖,只有故事为人传诵 金庸的理念中,真正的高手是无名的.侠之大者,如郭靖,死如乱军中;武之高者,如黄裳,隐于朝,如无名宦官,老于宫;...

#汲娴届# 历史上真的有周伯通这个人吗? -
(13455054220): 没有,(射雕英雄传)的扉页都有写,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汲娴届# 有哪些演员演过“周伯通”,哪一个演的最好呢? -
(13455054220): 周伯通这个人物,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都有出现,是一个风趣幽默,活泼可爱的人,他非常喜欢捉弄人,举止神态都像是一个小孩子,还要和晚辈郭靖结拜为兄弟,所以有“老顽童”之称.这个角色有很多人扮演过,...

#汲娴届# 朋友说我是周伯通什么意思 -
(13455054220): 他是说你诡计多端 脑子转得快 想东西比较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