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什么被后人广为传涌 范仲淹被后人广为传颂的诗句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后人广为传诵。
  其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是什么?他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义:天下之事,似桑田变幻,如大地沉浮。国家的富强与贫穷,民族的繁荣与落后,对此世人的态度不尽一样。为"贫穷"和"落后”而忧,为"富强"和"繁荣"而乐,大凡是人之常情,而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极有远见,此言就贵在"先忧而后乐"。
大概是"忧"与"乐"交织着。自古以来,为天下事先忧后乐的不乏其人:战国的屈子,为国振兴,"虽九死而犹不悔",最终忧死于汨罗江;宋朝的岳飞,"三尺龙泉走天下",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驰骋沙场,屡建奇功。
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不为乌纱帽落地而愁,却为鸦片输入,白银外流的国难而忧,镇守虎门,誓死禁烟。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千古传颂。堪称中华民族的脊梁。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疾呼,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周恩来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的道路……在旧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难而忧,然而仅是"忧"并不能救国,只有"忧"之余猛然奋起,才有希望。请看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点燃星星之火,燃遍整个中华,给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那无数的觉醒者追随他们南征北战,死了,"处处青山埋忠骨";活着,"敢教日月换新天"!解放后,这些"先忧者"并不因自己先忧而要先乐。他们不求高官与厚禄,却处处体恤国难和民艰,这种品格正是集中体现了革命者先忧后乐的精神。
原文内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白话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廉沾季# 求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范仲淹的故事》的原文如题 - 作业帮
(13384481505):[答案] 《范仲淹的故事》课文原文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他的笔下,文章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后人广为传诵.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廉沾季# 43.《岳阳楼记》能够千古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答: -
(13384481505): 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作者以天下人为己任,常说“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先忧后乐”这种思想,这也是作者自己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病、做官勤政爱民的做法,确实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抒写自己不以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永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含蓄委婉.

#廉沾季# 为什么岳阳楼记会成为千古名文 -
(13384481505): 《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廉沾季# 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 -
(13384481505):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他的笔下,文章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后人广为传诵.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

#廉沾季# 范仲淹岳阳楼记警句 -
(13384481505):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见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宠辱:得宠受辱.这里是偏义词,着重指“辱”.偕(xie鞋):一同.把酒:端起酒杯.这几句大意是:精神愉快,心情开朗,...

#廉沾季# 天下风光在美文阅读答案
(13384481505): 天下风光在美文 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曾作下山水游记名篇“永州八记”,甚为后人称道.其中列为八记之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描绘了他游览西山的经过,...

#廉沾季# 范仲淹是( )朝的政治家,其著作最有名气的一文是? -
(13384481505): 范仲淹是北宋的政治家,最有名气的一文是《岳阳楼记》.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廉沾季# 范仲淹的名句是什么 -
(1338448150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廉沾季# 《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豁达、博大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 --------,------- - . -
(13384481505): 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廉沾季# 岳阳楼记 汪曾祺 阅读题 为什么说岳阳楼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 -
(13384481505): 因为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写了《岳阳楼记》一文,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特别是其中的表达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岳阳楼也因此被人们称道与传诵,成了跨越时空的天下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