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是什么意思?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的意思是:上头有高高的朝廷,下头有偏远的江湖。“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都是定语后置句,其中“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意思分别是“高高的朝廷”和“偏远的江湖”。

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扩展资料: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文章。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的表面意思是:上有高高的庙堂,下有僻远的江湖。现在多指:上有朝廷(国家),下有黎民百姓。

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在朝廷上做官就要为人民分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要为国君分忧。

扩展资料:

赏析: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挥毫撰写的著名的《岳阳楼记》一记叙文,都是看图写的。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想到其中表明范仲淹宽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会赞颂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

可以说,人们把太多的目光和关注给了范仲淹,而很少会有人想到功不可没的滕子京。既是自勉,又是与友人共勉。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的意思是:

上有高高的庙堂,下有僻远的江湖。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里的庙堂指“朝廷”。原句的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就要为人民分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要为国君分忧。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是什么意思~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的表面意思是:上有高高的庙堂,下有僻远的江湖。现在多指:上有朝廷(国家),下有黎民百姓。
  本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里的庙堂指“朝廷”。原句的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就要为人民分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要为国君分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宋代政治家范仲淹在他那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中对自己所追求的“古仁人之心”的描述。其意思是说,在朝廷当官的时候,应时刻想念着怎么样让黎民百姓的生活更好,怎么样让黎民百姓的福利更多;假如被贬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而不是在朝廷里面的时候,也要思念着国君,如何为国君分忧,怎么样做才能对国家、对黎民百姓有好处。按照他的观点,无论是朝廷大臣还是黎民百姓,都必须跳出个人地位的局限,努力做到以天下为己任,这才是一个人的最难能可贵的。


#靳项斌#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翻译
(15182741435): 范仲淹的教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当官的时候,念念想着怎么样让人民的生活更好,怎么样让人民的福利更多. 假如被贬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而不是在朝廷里面的时候,也念着国君、念着人民,怎么样做才能对国君、对人民有好处

#靳项斌# 如何理解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思其君的思想内涵 -
(15182741435): 这句诗主要意思是说在朝廷当官的时候,念念想着怎么样让人民的生活更好,怎么样让人民的福利更多. 假如被贬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而不是在朝廷里面的时候,也念着国君、念着人民,怎么样做才能对国君、对人民有好处.要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就要在诗句的前提上再上一个高度和层次.寓意人活着就要爱国还要忧民,当然古代有忠君思想也是一种爱国的体现.忧国忧民是最崇高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靳项斌# “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 -
(15182741435): 当官和不当官

#靳项斌# 岳阳楼记单字解释 - 作业帮
(15182741435):[答案]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 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50)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

#靳项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汉语意思 -
(15182741435):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靳项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说的是什么意思? -
(15182741435): 意思是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因“居庙堂之高”意为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指在朝中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 本句也可以译成“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王. 扩展资料: 句子出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此句子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文章表达了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靳项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什么意思
(15182741435):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就等于他的君主

#靳项斌# “出江湖之远则优其君”的解释 -
(15182741435): 应该是“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意思是“处于遥远的江湖又担忧自己的君上”.这里的“江湖”意思跟现在的“社会”.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文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整句话的解释是;身居朝廷为官则担忧远离黎民百姓(现在的意思就是“在朝廷当官,又怕脱离群众”),处于嘈杂的闹事,又担心君上是否能明谋善断,的确是进退两难,何时才能体会到乐趣呢?他(这里指滕子京)必然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欢乐之后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欢乐.

#靳项斌# 范仲淹为什么会说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这?
(15182741435):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

#靳项斌# 处江湖而远江湖是什么意思?
(15182741435): 江湖一般指的就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