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兴的手法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比兴手法手法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比”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和“兴”常常联用。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本质是一种心理的主观联想,先写看到或听到的事物,再写由它所引发的 联想,而这种联想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比”和“兴”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 。 区别:“比喻”的这种联想是能找到客观存在的相似点的“,起兴”的这种联想只是一种主观上的心理感受。




~


#潘茗影# 《诗经》中“六义”中的“兴”这种表现手法,按朱熹的说法是什么? -
(13111628874): 所谓《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朱熹《诗经集传·关雎注》

#潘茗影# 在《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中,“兴”是指:
(13111628874): 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潘茗影# 《诗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兴”是指 -
(13111628874): (A)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潘茗影# 诗经的写作手法都有哪些,赋、比、兴的兴是什么意思? -
(13111628874): 、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起兴常常同时用.

#潘茗影# 什么是比兴的手法? -
(13111628874):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

#潘茗影# 在《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中,“兴”是指什么?
(13111628874): 联想.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潘茗影# 诗词修辞手法兴的特征有哪些?诗词修辞手法兴的特征有哪些?
(13111628874):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有的兴与下文意义相联系,有的则与下文没有直接的... 是 诗之至也.”写诗要把事情写清楚,少不了要用赋的手法.诗歌要抒发情思, 驰骋...

#潘茗影# 关雎这首诗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
(13111628874):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潘茗影# 在《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中,兴是指: -
(13111628874): 教科书中的答案为:先言他物,后引起所咏之事

#潘茗影# 在《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中, “ 兴”是指什么 -
(13111628874): “ 兴”是指: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