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玉帛 中的“干戈”和“玉帛”各是什么意思啊? 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戈是什么,玉帛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干戈: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这里理解为战争。
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是变战争为和平。玉帛: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时的礼物。读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译文: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高的城池来保护国家守卫百姓,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
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部落首领上万。

扩展资料: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着的。《原道训》是《淮南子》的首篇。刘安,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是豆腐的创始人,著有《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着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
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化干戈为玉帛

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这个典故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gǔn)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意思是老部落首领夏鲧圈地护国,搞得大家都想挑战他。大禹接任后,拆了围墙,分了财产,毁了兵器,以德服人,反而四海臣服,大家都来敬献玉帛。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为妻,两国非常友好。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内乱,秦穆公帮助晋献公的儿子晋惠公登上了王位;晋国发生了饥荒,秦国运粮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可是,晋惠公对秦国却很不友好。
有一年,秦国遭了灾,去向晋国借粮,晋惠公却不给。而且,他原来答应送给秦国的城市和土地,也想赖掉不给了,秦穆公很气愤,就派兵攻打晋国。晋军一触即溃,晋惠公带兵逃到韩地。秦兵追到韩地,结果晋惠公被俘,秦穆公打算把他带到秦国去。
秦穆公的夫人穆姬听说同父异母的哥哥晋惠公被俘,认为晋惠公忘恩负义,现在又成了俘虏,是她的极大耻辱。
于是,她领着几个儿女登上一座高台,台下堆满柴草。然后,她命令人们穿上丧服迎接秦穆公,并且让他们传话说:“上天降下了灾难使得秦、晋两国国君不能用玉帛相见,而是大动干戈。我坚决不见晋惠公,如果大王把他带进国都,我立刻就自焚而死。”
秦穆公只好将晋惠公暂时安置在灵台。后来,秦穆公又与晋惠公讲和,把他送回了晋国。秦、晋两国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和平相处。


#巴许莲# 古语中化干戈为玉帛中干戈为什么,玉帛为什么 -
(19164389600): 干戈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干和戈是古代的两种武器. 玉帛是古代的贡品,表示两国之间互通有无,礼尚往来的意思. 就是两个国家之间,化解纷争,和睦相处

#巴许莲# 请问,“化干戈为玉帛”中“干戈”指()“玉帛”指(),且成语的意思是? -
(19164389600):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巴许莲# 化干戈为玉帛中有何典故?干戈和玉帛代表什么
(19164389600): “化干戈为玉帛”最早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典故:《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

#巴许莲# 古语化干戈为玉帛中干戈指 ,玉帛指代
(19164389600):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巴许莲# 化干伐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 作业帮
(19164389600):[答案]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解释]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

#巴许莲# 化干戈为玉帛中干戈为( )玉帛为( ) - 作业帮
(19164389600):[答案]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

#巴许莲# “化干戈为玉帛”中的“玉帛”是什么意思? -
(19164389600):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原文]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巴许莲# 化干戈为玉帛什么意思? - 作业帮
(19164389600):[答案]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求采纳

#巴许莲# 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
(19164389600): 化干戈为玉帛是变战争为和平.玉帛: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时的礼物.读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

#巴许莲# 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啥? -
(19164389600):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解释】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结构】动宾式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近义词】转危为安【例句】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了.(老舍《茶馆》第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