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必背古诗少年行 如何学习古诗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少年行四首
唐 ·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臂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译文
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出没都城长安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
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一个人能以双手拉开雕有图画的铁弓,虽然有层层包围的敌人骑兵,但在他眼中却像身处无人之地一样。
侧身坐在马鞍上,从容调配好弓箭,箭射出去,敌方的许多头目纷纷落马。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刚刚结束,就坐在高高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轩殿赐给他们以侯爵的印信,让这些将军佩上步出了明光宫。

《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豪荡使气、舍身报国、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侠精神,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他笔下的少年游侠形象,和盛唐其他诗人创造的形象一样,实际上是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这四首绝句独自成篇,各有侧重,但又蝉联而下,互相补充和照应。用笔或实或虚,或显或隐,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谱写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进行曲。
  这组诗的第一首,写侠少的欢聚痛饮。

  “新丰美酒斗十千”。是说新丰出产的美酒十分名贵,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新丰镇,古代那里盛产美酒。斗酒十千,使用这个数目字,目的在于强调酒的名贵,为下文的“咸阳游侠”作映衬。

  “咸阳游侠多少年”。意思是说:咸阳城里的游侠们多半是青春少年。咸阳,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秦朝时曾作国都,这里实际是以它代指唐朝京都长安。游侠,古时候称那种重义轻生死、勇于救人危难的人为游侠。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游侠都是英雄豪杰,倍受尊重和赞扬。作者在另一首诗中写道:“纵死犹闻侠骨香”,说即便侠客死了,他们的骨头也是香的。可见侠客的社会地位之尊贵。作者特别地点出“少年”二字,写出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英雄,这些少年游侠在“新丰美酒”的映衬下,越发显得豪纵不羁,风流倜傥。

  “相逢意气为君饮”。意思是说:这些少年侠客偶然相逢,为彼此的意气所感动,都愿意为对方干上一杯。“意气”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仗义疏财,除暴安良,轻生重义,都是侠客们所注重的意气。这句把饮酒的性质强调出来了,他们不是为了取乐而饮酒,而是为了彼此的侠义行为而庆功;他们不是熟人聚会而饮酒,而是偶然相逢,一见倾心,便不惜花费重金买酒,相互勉励。这句诗把少年侠客的精神世界揭示得十分鲜明,足以令人敬慕。

  “系马高楼垂柳边”。意思是说:他们把自己的高头大马,拴在那高高酒楼前的垂柳旁边。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走上了酒楼,把“为君饮”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这句景物描写不仅勾画出酒楼的风光,而且对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写“马”,烘托出少年侠客的奔放、刚健;写“高楼”,烘托出少年侠客的豪迈气概;写“垂柳”,则烘托出少年侠客的风流、飘逸。可谓一箭双雕。

  这首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注意选用一系列美好的形象,如美酒,游侠,骏马,高楼等,构成画面,洋溢着一种昂扬振作的精神,具有鼓舞人心的艺术力量。

  第二首,写游侠的出征边塞。

  这首诗里所说的“仕汉”“骠骑”,以及下面两首诗里出现的“五单于”“汉家君臣”等,都是借汉事喻唐,这在唐诗中几乎是习闻熟见的惯例。这里说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担任了羽林郎的职务。由于羽林郎宿仗卫内、亲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闲之辈可以入选。《后汉书·地理志》云:“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由此即可见一斑。骠骑指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统率大军反击匈奴侵扰,战功显赫。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一旦国家有事,便毫不犹豫地随军出征。边关是遥远荒寒的,沙场的搏杀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诗通篇是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加以客观的描述和赞颂,这里却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气反挑,使文势陡起波澜,末句则以斩截之语收束,而“孰”“不”“纵”“犹”等虚词的连用,又在接二连三的转折中不断加强语气,活脱地传达出少年从容朱毅的神情和义无返顾的决心。这种借顿挫的用笔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仅很有力度,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游侠“意气”的内涵。

  第三首,写少年的勇武杀敌。

  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战争情势之中。“虏骑千重”指敌人大军压境,形成包围之势;“众敌酋倾巢出动,来势汹汹,企图以优势兵力取胜。而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剽悍的敌酋“纷纷射杀”,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这里把少年写成孤胆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诗的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写照:“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

  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的艺高胆大。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表现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这样,这首诗就和上一首彼此呼应,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诗中所出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本来是爱其人而及其物,这里的物又为人增色,人与物原不妨是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诗人每喜表现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称“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杜甫自述“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族弟说:“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送从弟蕃游淮南》)等等。这些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第四首,写游侠的功成无赏。

  上一首诗既已写到少年游侠的勇却群敌,那么这一首写朝廷论功行赏,他也理应是受奖的主角了。诗的前三句,极写庆功仪式的隆重和气氛的热烈:君臣欢宴、云台论功、天子临轩、封侯赐爵,正当期待中的主角出场时,领赏者却突然变成了“将军”。

  这里的“将军”和第二首“初随骠骑战渔阳”里的“骠骑”当是一人,指军中的主帅。“将军讽出明光宫”,也即李白《塞下曲》其三所云:“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意谓受皇帝宠信的权贵坐享其成而血战的勇士反遭冷落。诗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复渲染,到头来却翻作他人;而活跃在前三首诗里的主角被悄无声息地推到了局外。这种欲抑故扬的艺术处理,使诗中的不平之鸣得以强有力的表现,这里再加申说反而是多余的了。

1、《少年行四首》
1)原文
少年行四首
唐代: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2)译文及注释
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出没都城长安的游侠多是少年。(新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盛产美酒。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著名勇士荆轲、秦舞阳都到过此地。汉时曾徙豪侠于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
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苦:一作“死”。)
一个人能以双手拉开雕有图画的铁弓,虽然有层层包围的敌人骑兵,但在他眼中却像身处无人之地一样。(擘:张,分开。一作“臂”。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重:一作“群”。)
侧身坐在马鞍上,从容调配好弓箭,箭射出去,敌方的许多头目纷纷落马。(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刚刚结束,就坐在高高云台上谈论战功。(欢宴:指庆功大宴。云台:东汉洛阳宫中的座台,明帝时,曾将邓禹等二十八个开国功臣的像画在台上,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天子亲临轩殿赐给他们以侯爵的印信,让这些将军佩上步出了明光宫。(轩:殿前栏槛。明光宫:汉宫名,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秋建。)

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
作者: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释
  1.出身:出仕、出任。羽林郎:官名,汉代置禁卫骑兵营,名羽林骑,以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唐代亦置左右羽林军,为皇家禁军的一种。

  2.骠骑:官名,即骠骑将军。渔阳:地名,汉置渔阳郡,治所在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又唐置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本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改隶蓟州,天宝元年又改蓟州为渔阳郡,乾元元年复改为蓟州。

  3.孰知:即熟知、深知。此二句说这些游侠少年明知不宜去边庭受苦,却情愿赴死于边庭,以求流芳百世。

赏析
  这首诗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充满了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黄家鼎曰:“说得侠士壮怀,凛凛有生气。”

  诗中描写一位英雄少年、慷慨从军、大义报国、视死如归、可歌可泣的形象。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生动的表现了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其精神永垂不朽、其形象流芳百世的境界。

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52fceee85532.aspx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少年行四首
唐 ·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如何学习欣赏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的欣赏有很多方法的
1.确定自己喜欢的诗歌的类型,比如豪放,婉约等等
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人写的诗歌
2.读你选好的诗歌,多读几次,然后揣测他的意思与情感,按你想的意思再读几次,把你想的容入到诗歌里,接着找到这首诗歌真正的思想感情看一下,再读,把你想的跟他原来的情感融合一下,这样就可以读出情感了,读出了情感也就可以知道这诗歌内涵所在.这样练习久了,你只要一读就可以八九不离十得猜出诗歌的情感了
3.自己写诗歌,写的多烂,多不好也要写,写了好了还要自己多念几次。这样你就可以体会到别人写诗歌时是什么感受了,也就更容易明白别人诗歌里的情感了

古代诗词,言简意赅,几十个字就能讲述一个详尽的事情,有的还朗朗上口,使人容易记忆。写古诗词,看似艰难,实是容易,没有专门的入门指导,纵使“熟读唐诗三百首”,依然是“不会写诗”,也“不会吟”。建议从以下“三关”来进行写作。

押韵关:押韵,顾名思义,即使韵母相押,在同一首诗中,在双句句尾要用韵母相同的可归为一类的读音相近的字。特别在诗词中要求更严。而所为之韵又必须属于平声字一韵到底,或者仄声字一韵到底。

平仄关:平仄,即以诗中字的读音声调来分。古声韵难学,我们暂且不提。只读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新声韵。平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的字;仄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的字。而律诗也就由这些平仄相间的句子组成。且有专门的格式。主要就是以下四种格式:


意境关:意境,又称境界,是诗歌艺术形象的专用名词,初源于佛教,指某种悟道的境地。六朝被借用于论诗,到唐朝皎然,司空图时,研究更深入,他们认为,意境不是客观的“物境”与主观的“情境”的简单相加,而是寓情于景,思与境谐。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说的集大成者,他学贯中西,研究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因素,情景相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征,我们写诗必须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并且王国维还把意境分为写境与造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要求人们要追求“语言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的艺术效果。


文字和音乐的世界最为纯洁,它可以安抚人们走累的心,让人们的灵魂找到停泊的地方。其实写诗词就是写人生,我们要多写诗词和学习诗词中文字语言,来陶冶性情,充实生活情趣。


#通泪沿# 杜甫《少年行二首》原文的意思是什么? -
(17836971911): 翻译如下:不要嘲笑农家陈旧的陶制酒器,从爷爷辈到孙子都用它盛酒.玉杯银樽虽然能让人眼前一亮,但用金玉盛酒喝醉了也如同在竹林里睡觉.燕子抚养的雏燕都飞走了,江边花朵结的子也没剩下多少了.年轻人都意气风发地离开家去追求前程了,却忘记了辛勤养育他们的父母长辈.《少年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旧题而创作的组诗作品.其一为五言古诗,它通过一个少年对荆轲的向往追慕,抒发其对人生的感慨,表现出他的侠骨刚肠;其二为七言绝句,塑造出一个对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心花怒放,对人世间的赏心乐事饱含激情的豪侠少年形象.两首诗均以寥寥数语勾勒少年形象,摹写其个性特征,语言豪迈,刚柔并济,浑然天成,是同类题材的代表作品.

#通泪沿# 写出唐代诗人王维的“少年行”这首诗的意思
(17836971911): 少年行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诗的意思: 新丰有很多美酒,咸阳有很多少年游侠.他们相逢时,因为意气相投,常常将马系在高楼的垂柳边,然后在一起畅饮. 其中的“斗十千”和“多少年”都是代表“多”的意思,且是一种概指,并且用在上下句中作为对仗(是古诗的常用法).

#通泪沿# 少年行、客中作、望天门山、送齐山人归长白山、乌衣巷古诗 -
(17836971911): 《少年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客中作》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送齐山人归长白山》是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全诗如下: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如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泪沿# 少年行之一 -
(17836971911): 少年行(其一)(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唵哈哈哈微三摩地梭哈

#通泪沿# 少年行这首诗中诗人精心选择了怎样的典型场景 -
(17836971911): 少年行 (可以用这三个字来考究他的一些历史)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古代少年侠客的日常生活,颂扬了他们的友情和豪爽气概. 少年行(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是王维...

#通泪沿# 《少年行》这首古诗是唐代哪位诗人写的?
(17836971911): 王维.

#通泪沿# 急需 爱国古诗 -
(17836971911):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

#通泪沿# 写出唐代诗人王维的“少年行”这首诗的意思 -
(17836971911): 少年行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诗的意思:新丰有很多美酒,咸阳有很多少年游侠.他们相逢时,因为意气相投,常常将马系在高楼的垂柳边,然后在一起畅饮. 其中的“斗十千”和“多少年”都是代表“多”的意思,且是一种概指,并且用在上下句中作为对仗(是古诗的常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