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翻译 文言文翻译: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翻译: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水势浩浩荡荡,宽阔得无边无际,清晨,湖上撒满阳光,傍晚天色阴暗,景色千变万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翻译~

翻译: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句话出自《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皇祐四年(1052),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在我看来,岳州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它衔接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灿烂,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变换万千。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前人已经很详尽得描绘过了。既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常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时的心情难道没有区别吗?
如果总是下着连绵的阴雨,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呼号,浑浊的浪头冲击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芒,山岳隐藏了行迹;商人与旅客只能停留,桅倒桨断;暮色渐渐昏暗,虎啸猿啼。此时登楼,就会思念国都及想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笑,满眼萧条,心情因极度感慨而悲愤。


#於吉奋# 文言文范仲淹立志的译文 -
(15058552280):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

#於吉奋# 描写潮水的成语AABB -
(15058552280): 浩浩汤汤. 读音:hào hào shāng shāng 表达意思:意思是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出自《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翻译:它含...

#於吉奋# 然则北通巫峡中 然则 怎么翻译 -
(15058552280): 【然】连词,无实意,【则】表示肯定判断.“是”“这样”“磨埋乃”的意思“然则”联系上下文看,没有明显转折的意思,然则后面是对岳阳楼的细致描述.可以翻印成“既然是这样,那么....”代扮渣入原文可能瞎缺蚂会顺畅点.

#於吉奋#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翻译是什么? -
(15058552280):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出自:《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代〕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翻译: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

#於吉奋# 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气象万千. -
(15058552280): 答案: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一段选自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

#於吉奋# 望洞庭所有诗句的解释 -
(15058552280):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1]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1]相和:相互映衬. 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

#於吉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到底怎么解释 -
(15058552280): 译文: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

#於吉奋# 找出《游岳阳楼记》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
(15058552280): 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上半句是空间描写景物的,下半句是时间描写景物的.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於吉奋# 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描述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象? - 作业帮
(15058552280):[答案] 概括了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色奇丽的特点

#於吉奋# 求岳阳楼记解词翻译,急用!!! -
(15058552280):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