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喻人诗歌 借物喻人的现代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莲,
多少风雨若等闲?
新春到,
只把美名传。

莲,
多少爱心洒人间?
阳光下,
无人可争艳。

莲,
为谁一生送缠绵?
想起你,
夜半犹凭栏。

莲,
为谁流芳到永远?
只有我,
等你一万年。

教学目的
1、能初步品味出三首小诗所蕴含的哲理;
2、能体会诗歌对称和排比的句式结构。

教材与教法分析
三首小诗都是标准的“冰心体”诗歌,其特点是以三言两语的格言式清丽的诗句,表达自己内省的沉思和灵感的顿悟,其诗歌以母爱、童真和自然。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生动的形象中报蕴含的深刻的哲理。同时,让学生体会一般诗歌常用的对称和排比的句式结构。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来设想一个情景:一个春风吹拂的清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你专注地看着一朵不知名的野花,周围静静的,你陶醉了,有了一种和花儿交流的渴望和冲动。终于,你们开始对话,你们是怎么说的呢?注意,这花的特征——“不知名”、“野花”……(对学生的想像在鼓励之后自然导入新课。)
2、品读三首小诗。
成功的花
(1)、读完本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明确: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取得成功后的具大荣誉,要了解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与牺牲。
(2)、诗中的“泉”和“雨”能否省略?
(引导同学们结合“泉”之“涌”的特征和“雨”之“多”的特征谈)
明确:去掉后,不能更好地表现出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程度;同时,也不能更好地照应前面的“透”与“遍”字。
嫩绿的芽儿
(1)、“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三句,能不换位?
(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从这三种事物本身的特点谈。)
(2)、这首诗的题目是“嫩绿的芽儿”,为什么还要写到“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要引导学生分析三种事物的内在关联回答。比如,如果没有了“深红的果”,那么,“嫩绿的芽儿”的“发展”也就毫无意义了。)
青年人
(1)、理解诗中“描写”和“着笔”的比喻义。
(首先要提示学生,是在什么上面“描写”和“着笔”。可以将“描写”可理解成“度过”,“着笔”理解成“珍惜时间、努力工作”。)
(2)、诗人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堂延伸
“形象性”是诗歌的生命,如“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情的发生总是存在着根源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我们所学的三首小诗都有这个特点,都是寓哲理于形象当中。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这是一道中考题,相信同学们能够做得很好!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线星光的暗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意义连贯。
(2)、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样的哲理?
(说明:这段文字本只有两句,考虑到七年级新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多写了一个句子,丰富他们的感知。书,在这里是指“知识”,因此,第一句话可以理解为意在说明,没有知识,家庭生活中就会缺少美;第二句话说明,没有知识,家庭的生活就会单调很多;第三句话说明,没有知识,一个家庭就会迷失方向。这三句话都意在说明知识的重要性,因此第四句话要围绕这个主题写,如:“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棵草的荒原。”、“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片绿阴的夏日。”等。)
小结1:冰心的诗歌,大都有这个特点,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诗歌,说明了什么哲理?留作课后作业。
如果说“形象性”是诗歌的生命的话,那么,“韵律感”就是诗歌的灵魂,诗歌有“歌”的成份在内,这三首小诗都有很强的“韵律感”,请同学们试着谈谈,它是怎样实现这一点的呢?
(这个问题大概没有几个学生能回答出来,可以在学生回答之后明确:对整的句式和排比的使用。如第一首诗的后两句的对句,第二首诗的排比结构。鼓励学生在写作时使用这种手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我们再看她的三首小诗: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涛,/却是他底下细小的泥沙。
母亲啊!/天上风雨来了,/鸟儿躲在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让学生分析这三首小诗是如何体现“冰心体”的特点的。(重在“如何”,即让学生分析:蕴含了什么哲理?使用了哪些手法,让诗歌富有“韵律感的?)

在狭小圈子里自命不凡,实乃井底之蛙

莲,
多少风雨若等闲?
新春到,
只把美名传。

莲,
多少爱心洒人间?
阳光下,
无人可争艳。

莲,
为谁一生送缠绵?
想起你,
夜半犹凭栏。

莲,
为谁流芳到永远?
只有我,
等你一万年。

借物喻人的古诗有哪些~

1、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云》 来鹄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3、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薛网

4、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王冕

5、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燮

7、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8、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咏蝉》 (唐)李商隐

9、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罗隐

10、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蝉》 虞世南

1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松》 陈毅

1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13、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郑思肖

《致橡树》
【现】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鉴赏:《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
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扩展资料: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
借物喻人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精神,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 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物喻人


#鲁温何# 古诗七十首里面借物喻人的诗 -
(18294641525):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鲁温何# 一首借物喻人的诗歌 -
(18294641525): 咏蝉 (唐)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画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鲁温何# 借物喻人的古诗 -
(18294641525):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首都是.、

#鲁温何# 借物喻人的诗有哪些?
(18294641525):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鲁温何# 借物喻人的诗 有哪些?
(18294641525): 很多啊 ,梅兰竹菊都是借物喻人的.你要哪种物.还有莲花啊 《爱莲说》中称赞道:“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

#鲁温何# 有关借物喻人的诗词
(18294641525):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首都是.、

#鲁温何# 写一首借物喻人的诗. -
(18294641525): 石灰吟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鲁温何# 有没有人知道借物喻人的诗
(18294641525):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鲁温何# 借物喻人的现代诗 -
(18294641525): 《致橡树》 【现】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

#鲁温何# 借物喻人的诗有哪些? -
(18294641525):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比喻老师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