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新)(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图形

顶点

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



对顶角



∠1与∠2

有公共顶点

∠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即∠1=∠2



邻补角



∠3与∠4

有公共顶点

∠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3+∠4=180°



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AB,同P到直线AB的距离是PO的长。PO是垂线段。PO是点P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5.2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记作‖。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

∴‖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

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

①∠1与∠5在截线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的上方,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②∠5与∠3在截线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内且交错)

③∠5与∠4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A”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

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⑴∠1与∠2;⑵∠1与∠7;⑶∠1与∠BAD;⑷∠2与∠6;⑸∠5与∠8。

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

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

不是,因为∠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

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符号语言:

∵ ∠3=∠2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2 有理数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有理数的分类
数集的概念
数轴的概念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
相反数
绝对值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用计算器对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倒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项,项的系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的项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5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的意义
乘方的法则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中的负指数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http://www.baidu.com/s?wd=%C8%CB%BD%CC%B0%E6%C6%DF%C4%EA%BC%B6%CA%FD%D1%A7%C9%CF&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2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的归纳?~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二、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内生殖器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万门大学崔亮基础班初中数学七年级上(超清视频)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LVQSu-2TAKZe9KoG76oAQ
提取码: mm7k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戎沾柴# 人教版七上数学每章知识点是什么
(17083424590):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图形 顶点 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 对顶角 ∠1与∠2 有公共顶点 ∠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

#戎沾柴#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本知识点整理 -
(17083424590): 可用目录法整理知识点:一,看书前目录,整理出大概框架二,每个目录翻到书中对应章节,整理大标题,小标题,以及重要的公式定理 如果想好好补下数学,把书上例题自己做下,好好想想,再做下书后练习,这样数学会慢慢提上去的~以后就不会头疼O(∩_∩)O哈!

#戎沾柴# 人教版数学初一上册复习点!
(17083424590):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

#戎沾柴# 七年级上册数学重点,把所有重要的知识点列出来,要简洁点 -
(17083424590): 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1正数、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2数轴:用数轴来表示数 3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4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

#戎沾柴#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总结 -
(17083424590): 初一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

#戎沾柴#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
(17083424590): 其实这些什么归纳的不如自己的理解,他们只是辅导作用, 关键在于自己的基础打牢~ 觉得这个不错: http://wenku.baidu.com/view/f9719d0d4a7302768e993983.html

#戎沾柴# 初一数学人教版上册的知识点500字内容:正数负数、数轴、有理数(不需要有理数的加减法与乘除法). -
(17083424590):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1正数、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2数轴:用数轴来表示数 3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4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

#戎沾柴# 寻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
(17083424590): 1.1正数和负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正数,正分数和...

#戎沾柴#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知识重点总结 -
(17083424590): 有理数运算知识点分析 1、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点,它比算术中的加法运算复杂,而且容易出错. (1)有理数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的依据,进行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是异号或是有一个零,从而来确...

#戎沾柴# 七年级上人教版数学知识脉络总结要4个章节飞知识脉络总结~ - 作业帮
(17083424590):[答案]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1、 整式:只含“*”“÷”运算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含“*”“÷”“+”“—”的代数式叫多项式2、 整式的加减:(1)去括号时,括号前是“+”时,直接去括号.(2)去括号时,括号前是“—”时,括号内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