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的“我欲因之梦吴越”怎么解释(翻译)?梦从哪句开始?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如何理解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的“我欲因之梦吴越”解释(翻译)为: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翻译: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翻译为: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原诗节选: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译文: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扩展资料
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梦游天姥吟留别

意思是我将为此而梦回祖国辽阔的河山,在我芙蓉盛开的家乡朗照着清晨的光辉。
“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诗句,是说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这一句以“寥廓”代“吴越”境界更为扩大,可谓其地域之辽阔,其意境之高远矣。随着这寥廓苍茫的晨景,诗人似乎真的梦回到他芙蓉盛开,朝霞满天的家乡。
“芙蓉国”代指湖南,诗人疾呼:“让我的灵魂在芙蓉国里享受灿烂的朝晖吧”。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两句诗,既寄寓了他的怀乡念旧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家乡乃至整个中国的明天的展望。

扩展资料
近代毛泽东《七律·答友人》原文: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译文:
九嶷山上空白云飘飘,两名妃子乘着微风翩翩下山。青青的竹枝上闪烁着泪光,片片红霞若天风织成绚丽的衣衫。
洞庭湖水波浩荡卷起白色的浪花,橘子洲当歌一曲感天动地。我将为此而梦回祖国辽阔的河山,在我芙蓉盛开的家乡朗照着清晨的光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写给毛泽东的同学,青年时代办《新民学会》时的老友周世钊的,兼寄李达、乐天宇。
当收到湖南老同学、老朋友乐天宇、李达、周世钊送来诗词及斑竹等礼物时,毛泽东读诗思友,睹物思乡,兴奋之情难以自禁,欣然命笔谱写了这首灵动而瑰丽的友谊之歌,深厚而情浓的怀乡之曲。
毛泽东此诗初稿写于1961年,当时他的秘书林克曾对毛泽东的一些诗词进行抄写,该诗的标题是“答周世钊”。1963年,毛泽东在这个标题的周世钊名字后加上了“同学”二字,最后他将“周世钊同学”五字去掉,把标题改定为《答友人》。
诗词赏析
《答友人》的首联与颔联,写的是有关楚地的娥皇与女英的神话传说,但却一洗古代传说中那种哀怨悱恻的情调,展示的是一个神奇而瑰丽的浪漫主义的艺术世界。
首联第一句突兀不凡地展现一幅白云缭绕九嶷山峰巅美丽景色,不仅调动读者无限的想象力,而且为第二句“帝子”临凡做好铺垫。“帝子”指唐尧的儿女,舜帝的两名妃子娥皇与女英。二位仙子乘风从飘渺的白云降临耸翠美丽的九嶷山。
上句的“飞”字,下句的“下”字,形象再现九嶷山的灵动景象和二妃的神采。诗人以“白云”“翠微”,明丽词语,鲜明的色彩,寄托对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内心无比的喜悦。而今社会主义巨大的变化,令二妃摆脱愁苦断肠的心境,来到美丽的人间。
颔联诗人咏尧之二女娥皇、女英二妃乘风飘然而下,她们的衣裳如同万朵红霞。
毛泽东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寄托他对早年为革命牺牲妻子杨开慧无限绵绵哀思。那“红霞”就是光彩照人的杨开慧的化身,那斑斑含血的“千滴泪”饱含、他万般苦痛和深厚的情思。
诗的颈联与尾联虽然也呈现出飞腾的幻想与强烈的夸张,更侧重的却是对现实的抒写和对未来的展望。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此即秋风萧索,落叶飘零伤秋的哀叹。然而,毛泽东为读者展现的是一幅波涛汹涌,水天连接,气势磅礴的画面。诗人展望现实寄托无限希望,新中国阵阵汹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浪在洞庭湖畔、橘子洲头翻卷一曲曲感动天地的颂歌。
“长岛”狭义指的是橘子洲头,也可指湘江两岸,广义是960万平方公里祖国神州大地。“动地诗”是中华儿女在国家困难时期,泰山压顶不弯腰,谱写一首首震天地、撼山河的战歌。
诗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浪漫主义手法,形成绚丽飘逸,飞动高远的意境,把古代神话传说与美好的现实和未来的明天交织在一起,给予读者无限的联想和艺术美的享受。


#栾鸿厕# 关于月亮的诗句(把作者,朝代写上)有多 -
(15716312964):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栾鸿厕#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全诗 -
(15716312964):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浙江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

#栾鸿厕#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是?
(15716312964):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

#栾鸿厕# 怎么样赏析诗歌?发个例文并说明
(15716312964): 李白诗歌赏析 —— 兼谈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 李白是盛唐时期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兴酣落笔撼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栾鸿厕#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长诗:
(15716312964): 梦游天姥吟留别

#栾鸿厕# 使我不得开心颜,前一句是什么?
(15716312964): 安能摧眉折腰视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栾鸿厕# 李白的诗词 -
(15716312964):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

#栾鸿厕#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李白的诗句吗 -
(15716312964): 是的,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句子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栾鸿厕#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下句是:
(15716312964):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

#栾鸿厕#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15716312964): 上面的很对